回歸初期,董建華「八萬五」計劃夭折之後,歷任特首對解決土地房屋問題都顯得束手無策,明明香港有大量未開發的土地,土地運用率僅及新加坡一半,但歷屆特區政府都陷入「無地建屋」的困境。香港的土地究竟去了哪兒?
我認為,反修例風波的深層次根源不是房屋,而是年輕人對自由和民主的追求。不過,政府能夠重回正軌,收地發展而不怕觸動既定利益,肯定是件有益民生和符合公義的好事。
在去年的「土地大辯論」中,香港的社運人士似乎是最大力支持發展棕地的群體。不過,東北發展超過十年的爭議顯示,收回東北棕地和農地的最大阻力,恰恰是來自香港的社運人士。
有錢好辦事。林鄭上任之初提出理財新哲學,就是要「採取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善用盈餘」。她也表示對過去幾年本地經濟增長的表現「不甘心」,認為增長幅度可以更快。
無論支持或反對明日大嶼都好,增加供應對遏抑樓價升幅都不會是隔山打牛。我們還是討論哪一個土地選項合乎成本效益的計算吧!
在「明日大嶼」上,林鄭說身為特首,倘待社會得出共識才行動,是不負責任,也不符社會期望。
搵地小組是棧道兵,作用是掩人耳目,亦達到目的,林鄭今次做法比「議而有決,決而有行」更進一步,就是「行而不議」,政府認為應該做就去做。
林鄭在記者會上說,人工島的開支難以評估,但強調每項投資都有經過評估。在不透露,甚至不知道、難以評估造價之下,仍然要上馬。那就等同不知道一架車或一層樓多少錢,卻還要去買──只是這個還要貴10萬倍。
社會和政治問題卻沒有一套人人接受的基本原理,所以社會矛盾和政治矛盾不能像數學矛盾那樣,通過理性辯論解決。
我希望在這次土地大辯論之後,大家會對以下兩個問題取得共識。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用心良苦,搞諮詢又搞民調,然而大部分諮詢會都變成不同團體公開高喊他們的訴求,甚而互相對罵,卻看不到不同意見互相交流的場面!
單偉彪指出,填海最起碼可以預測,其他方式例如談判收回棕地,時間要多久難以預測,「梁特首那時開始,到現在都未談完。如果當時開始填海,今日已經見到土地」,他慨歎。
如果你不在土地大辯論略盡綿力,提一提你的高見,恐怕你和你的高管又要繼續為香港的基建發奮,累積更多財富,持續成就一個接一個令人遺憾的故事。
土地供應公眾諮詢,提出的多個土地選項都有爭議,是意料中事。但受爭議的不只是各個具體的選項;連諮詢活動本身也遭到來自不同方面的批評和反對。
沒有願景,便不需要等待。沒有願景,眼前的一切都顯得難以忍受。耐性,似乎成為了少數人可以負擔的奢侈品。
大辯論將在今個月26號結束,不過,從辯論的質量來看,肯定會令市民失望。
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在其個人網誌撰文,就土地政策提出四項重點。筆者看過任志剛的四個論點,感到這位「金融沙皇」的樓市知識真是「有限公司」。
今天,政府承認有地產商囤積單位不賣,因而需要推出空置稅。假如政府又同時推動與可能是同一批地產商合作,市民不會覺得奇怪嗎?
陳帆最大原罪是做一份不適合他的工作,如果讀者批評陳局長識條鐵,筆者也難以為他辯護。
平心而論,香港樓價狂升有很多內外因素,不能只靠政府某些行政或稅務措施便可以完全遏止。
試問少數人玩高球多一個場地重要,還是千萬個家庭改善居住環境重要?
不同土地選項的確並非均等,有需要衡量和討論利弊,發聲並不等於自私。
多了土地,發展空間增大,市民不用耗費太多的收入在房屋之上,那麼社會便有較多的資源去改善環境,保育工夫可能做得更好。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推動的土地大辯論,遭到來自不同方面的質疑和抨擊。有批評者甚至認為,這場大辯論根本不應該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