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大

羅光富:8次參與極地科考 親歷雪龍交接 雪龍2號有何升級? 想探索極地的學生 有什麼專業合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22
雪龍2號做了哪些升級?中國科考隊一次次努力下,有何研究成果?AI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在科考中有什麼應用?如果想加入南極科考,有哪些專業是目前考察團需要的?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中風可致殘及認知障礙 十大保健法降風險 中大新法溶血栓減後遺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02
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成人永久傷殘及認知障礙最常見成因。中大研究團隊研發了新型納米機械人治療缺血性中風,溶栓速度較傳統治療快5至20倍,有效覆蓋末梢血管,有望減少腦損傷,並提高病人癒後生活質素。
中大醫學院于君教授獲吳楊獎 成今年本港學府唯一獲獎學者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07
于君教授從事消化疾病研究30年,現為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及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她擁有多達31項授權專利,並獲批將自主專利研發的腸癌和胃癌早期診斷標誌物應用於臨床檢測。
毛傳斌教授:噬菌體是治療癌症生力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04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毛傳斌教授領導的賽馬會「師法自然精準醫學工程」創科實驗室,擅長把自然物轉化為精密醫學工具,以應對癌症等疾病的挑戰。
科大、城大、中大與理大合辦香港夥伴週 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作者:編輯精選2023-12-20
透過這樣的國際交流和合作,香港四所領先大學不僅為本地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海外學習機會,也進一步推動了校園的國際化,加強了與世界各地高等教育機構的聯繫,助力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的重要樞紐。
中大推出「賽馬會 We WATCH 優活健康計劃」 助中年人預防慢性疾病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30
「賽馬會We WATCH優活健康計劃」所採用的「生活方式醫學」模式,旨在透過非藥物、非手術方式改善參加者的生活習慣。被評為有較高風險患上慢性疾病的參加者會接受個人化健康管理指導,涵蓋運動、營養等。
中大盧煜明教授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未來將集中研究癌症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23
有「無創產前檢測之父」之稱的盧煜明教授表示,十分榮幸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未來這幾年會集中研究癌症,希望能透過早期檢測技術,將癌症的死亡率降低。
時代的應許和挑戰 經濟學巨擘的大同理想
作者:張家偉2023-10-24
我們需要全球協作,但世界卻以民族國劃分和運作。這意味着我們的國際機構,像我效命的聯合國,是脆弱的。世界和平,有賴國家互融體諒,尤其是美國、俄羅斯和中國。
陳德章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23
陳德章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2023年「終身成就獎」,表彰其對全球鼻咽癌研究的領導地位及重大貢獻,是該獎項設立以來,榜上僅有的三名亞洲學者之一。
恒生x惠理學界精英ESG挑戰 三校聯隊勇奪2023冠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28
「恒生x惠理學界精英ESG挑戰2023」終極挑戰2023年3月25日假惠理基金總部舉行,經過一番激烈競爭,最終由恒大、科大及港大學生組成的隊伍獲得冠軍。主辦單位期待他們成為具備ESG知識的業界精英。
財政預算案2023|多間大學樂見財政新猷 推動科研及人才培育 成為創科重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2-24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月22日)發表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多間大學表示歡迎當中推動創科發展的相關措施,並會配合實現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
中大學者研新方法 為肺癌研究帶來新突破
作者:編輯精選2023-02-08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廷峰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RNA計算方法,有助科學界了解肺癌形成、轉移和進展的潛在機制。
評核學生STEM活動成效 推動香港科普
作者:黃錦輝2023-01-03
面對香港近年科技人才短缺問題,政府出招「搶人才」只能治標,長遠而言政府要做好科普教育。中大與英大學近日引入STEM活動評核標準,對於推動科普十分重要。
「牛丸」的世盃夢──港產足球教練北上潛能爆發 用生命影響生命
作者:編輯精選2022-12-23
世界盃落幕,在地球這一邊,港產足球教練陳婉婷(綽號「牛丸」),繼續向她的世盃夢進發。
林冠傑中醫師:新冠肺炎為什麼容易復陽?怎樣防範?中醫如何清痰、保養脾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2-19
新冠肺炎常見復陽個案,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講解背後原因,並指出疫情第六波的特色,以及保護自己的方法。
孫玉菡:從新移民到問責局長 自嘲異數屢不跟隨主流
作者:張家偉2022-12-07
勞工及褔利局局長孫玉菡自嘲在人生不同階段,包括小時候從山東省移居香港後的求學生涯,到加入政府工作,自己都是「異數」。
專資會調查:市民移民意欲下降 支持政府設KPI和搶企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1-15
專資會建議當局盡快公布有關簡約公屋的細節,加快興建簡約公屋、考慮放寬「辣招」,適時考慮在年期和稅率兩方面調整額外印花稅,穩定市場信心。
中大揭港人面對健康不平等 籲關注青年人精神健康
作者:編輯精選2022-11-12
中大及倫敦大學發表報告,當中一項研究發現,45.6%的青年人患有疑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此外,政府與商界須正視員工超時工作問題,報告顯示17.6%的低薪行業員工每周工作60小時或更長時間,影響員工健康。
七大校長聲明《施政報告》有助吸引關鍵人才 支持香港經濟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20
7家政府資助大學校長周三(10月19日)發表聲明,歡迎行政長官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多項支持本港高等教育和創科產業發展的新政策。
中大港深兩校合辦課程  裝備畢業生投身大灣區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2-10-15
中大與中大(深圳)將合辦全港首個讓學生於兩地校園修讀的雙主修課程。學生將修讀跨學科數據分析課程,及在指定學術範疇中選讀由中大或中大(深圳)開設的課程作為另一主修,並於兩地校園上課。
本港5大學位列世界百強 城大躍升逾50位 清華位列亞洲第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2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本港5所大學位列世界百強以內,除港大微跌一位,其他大學排名均有顯著上升。
中大協理副校長金江(Laurie Pearcey):為什麼香港是最有競爭力的亞洲教育樞紐?哪些是作為中國與世界橋樑的優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06
中大協理副校長金江鍾情中國文化,他認為香港是中國與世界的橋樑,後疫情時代香港高等教育如何突出自己的優勢?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中大協理副校長金江(Laurie Pearcey):山東淄博英語義教改變一生 我與中國文化如何結下不解之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30
中大協理副校長金江(Laurie Pearcey)2022年加盟中大。他對中國文化為什麼一見鍾情?當年他來華英語義教,又如何與中國結下不解緣?他接受本社獨家專訪,侃侃而談他的人生路。
鄧炳強重訪母校 憶青葱歲月
作者:張家偉2022-09-23
鄧炳強認為,中大校訓「博文約禮」最能概括中大精神,「我希望中大畢業生慎思明辨,成為有獨立思考能力和責任感的人,並擁有愛國愛港的情操,貢獻香港,貢獻國家。」
新學年開始 多校首辦升旗儀式 校長籲大學生肩負社會責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6
踏入9月新學年,多間大學均舉行開學典禮,標誌新學期正式展開,多家大學也於迎新活動上舉行升旗儀式,希望增加大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因應疫情,大部分本科生課程將全面回復面授教學。
心繫地質尋夢想,胸懷萬壑山水情──專訪地質學家陳龍生教授
作者:馮珍今2022-08-24
陳龍生在港大任教地球科學系多年,今天的香港,不少的地質專才,都曾是他的學生。為了帶領學生進行野外考察,親身探索山石的奧妙,他付出了自己假期和私人時間。在教學的過程中,他孜孜不倦地引導學生思考…..
酷熱天數未來愈來愈多?港大揭全球綠化空間規劃不公 中大倡長遠增設降溫設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2
氣候變化加上城市化的影響,本港酷熱天氣的情況愈來愈多。中大聯合研究團隊建議政府建立長遠規劃及增設紓緩設施,以減低極端高溫天氣對市民健康的影響;港大則倡議政府推動綠色地段供求和布局平衡。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11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於剛過去的書展2022分享自己的新作品《吾生有杏2──點滴在心頭》,記述自己作為醫生及作為院長的日子,同時陳家亮教授更邀請了中大醫科6年級生沈思彤、 鄧童一同分享新作。
中學文憑試放榜 8狀元4超級狀元出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20
香港中學文憑試7月20日(周三)放榜,今年有8位考生考獲7科5**佳績成為狀元,當中2男2女在數學延伸部分亦取得5**,成為「超級狀元」。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出爐 港大中大各升1位創新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10
今年6月8日,QS公布了全球大學的排名,香港有7間大學上榜,其中香港大學位列全球第21位,香港中文大學位列全球第38位,躋身全球前3%的頂尖大學之列。中國內地有5間躋身全球前50名頂尖大學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