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2018數碼競爭力排名榜的表現比在2018世界競爭力排名榜遜色得多,這不禁令人懷疑香港所擁有的一流世界競爭力主是靠「食老本」維持,數碼含量極低。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焯芬教授指出,日後香港科研工作者可直接申請內地研究經費。未來香港高教界及科技界多了一個重要資助來源。
浸會大學榮休校長陳新滋教授認為,如果每個人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不理睬別人。香港只顧香港事,結果香港連自己也發展不好。將來要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的話,九個珠三角城市和兩個特區一定要互相幫助。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教授指出,目前內地、台灣、韓國和新加坡都把科技視為支柱產業之一,有明確的科技計劃,反觀香港的經濟過分依賴地產和股票,是不健康的發展。
各大學使用硏究基金時,必須嚴格遵守政府專款專用之大原則,掣肘重重。例如,基金投放作創新科技管理之用的金額甚少,從而影響項目發展,尤其是科技轉化,例子屢見不鮮。
創新科技能為經濟帶來什麼新的發展方向和行業革新?當中有什麼隱憂和要解決的問題?
未來的「出行機器人」除了要配備無人駕駛技術,車廂内必須設置具對話能力並能「觀人於微」的「聊天機器人」。現時工商業界對聊天機器人的需求已甚為殷切。
中興事件即使「把大家打醒了」,中國醒後面對着更大的考驗是走哪條路。若中國以為科技就是一切,便陷入了一個「芯片陷阱」,踏進了唯我唯科技論誤區。
星際航行已從夢想轉而為一個有機會實現的希望,至於要到哪個明天才能變為現實,則正是本書要探討的問題。
内地創科産業發展蓬勃、求才若渴,企業不會耽誤時間,要求受聘的科技人員一上班便馬上交出所有背景知識產權,這現象絕對不健康。
矛盾的是,隨着世界變得更加透明,算法驅動的世界也將變得愈來愈神秘。新世界和我們所知道的世界有什麼區別?我們將如何生活在其中?我們將如何管理人工智能、改進人工智能,或者至少防止人工智能造成傷害?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勸勉香港與內地新一代的年輕人,抓緊中央政府支持的機遇,實現夢想同時,亦推動產業的發展。
保險業界對促進創新産業起了關鍵性作用。保險產品的設計要與時並進,覆蓋較高風險的創新産品及服務。
王明鑫希望應科院可以成為科研界的「少林寺」,不少員工離職後創業,或加入其他科企擔當要職。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強調國家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支持本地科技界為建設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筆者認為,AI發展於中國而言,它除了是經濟與科技力量的互相結合,其實也牽涉民族使命感。
5月本是多雨的月份,但是今年5月12日之後,天文台涓滴全無,難以想像。由於少了雲遮擋陽光,又沒有雨水的清涼作用,結果5月高溫超越33度的日數破了天文台歷史紀錄。
現實不會因為發明了機器,人類什麼都不需要做,因此全部失業。
筆者希望在政府積極推動創新及科技策略之下,香港可以加快經濟轉型步伐,由傳統的服務型經濟成功過渡至創新型經濟模式。
區分彼此群體是一種生物本能,但只有人類建構了種族的概念。人類確實存在着差異,除了種族,我們應該有更好的分類方式。
在人工智慧崛起的現在,你希望看見什麼樣的未來?當超過人類智慧的人工智慧出現時,人類會變成怎樣?
我們在尊敬和懷念霍金之時,也應同時思考為什麼他生長的國度會重視他這樣一個研究天文、宇宙的理論物理學家,而我們香港卻會嫌學生太少和「浪費資源」而把大學的天文主修砍掉?
讀《時間簡史》,對「我們是怎樣來的?」及「為什麼宇宙是這個樣子?」這些問題未必找到答案,但對霍金願意窮一生的精力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頗有體會。
霍金有一個天才的頭腦,但風趣又幽默的他,不單把這顆頭腦用於學術研究,更將它和一顆熾熱的心結合,為社會事務發聲。他是一個真正可敬的公共知識分子。
粒子前身的弦絲,同質相聚,異性相吸,同性相斥,而這些弦絲有極性,在宇宙間震蕩如電波,也可以和人的腦電波共諧或干擾,最後改變人的性格和行為,出現生命中的吉凶。
對於霍金的離世,各方紛表惋惜,其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特別指出,霍金是與疾病頑強鬥爭的科學鬥士,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打開這本攝影集,映入眼簾的盡是飛翔之美,不期然想起膾炙人口的詞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再細細地看,就會發現,史維教授苦心孤詣地捕捉飛行瞬間,其實是跟他專長的航空航天工程學有關。
以色列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成了國際不敢蔑視的國家,除了做事的態度,我們沒有差他們什麼,以色列能,我們怎麼不能呢?
筆者認為預算案只是針對基建投資並不足夠,政府應該盡快制定香港「再工業化」的策略,包括明確的「關鍵成效指標」。
當前社會已經進入指數時代,變化加速,處處可見不對稱的顛覆技術、複雜的跨域知識,以及不確定的未來。未來會是如何,沒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