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

人手不足影響施政
作者:孫明揚2023-08-17
前陣子郵輪客下船等車大排長龍,影響香港旅遊形象。箇中原因眾說紛紜,立法會旅遊界議員不愧為行內過來人,一語中的。讓我們拭目以待,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會否在「海洋光譜號」再抵港前做好準備。
「黑碼」健康申報阻人員流通 冀盡快取消加速兩地經濟復甦
全面通關是方便了很多,但「黑碼」措施令過境旅客必定涉及到使用手機,增加了旅客過關所需時間,亦導致關口不時出現擠塞情況。
葉兆輝教授:人口升勢難持續 老化挑戰仍嚴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16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表示,通關後有14萬名的外傭或持單程證人士重回香港,令人口數字上升。他相信長遠升幅不會持續,本港仍然面對人口老化挑戰。
金磚會議舉行在即 人民幣匯價將何去何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16
金磚國家創立之初,是考慮到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對新興國家不利。正如奧尼爾所稱,無論(美聯儲)為了美國的利益決定做什麼,新興經濟體都受到這種周期性、且永無止境的扭曲,美元霸權窒礙它們發展模式。
從中國「傳統東亞秩序觀」看中美衝突
作者:尹瑞麟2023-08-16
無論如何,以中國當前的實力和經濟狀况,能否支撐以「傳統東亞秩序」為本的鴻圖偉略,頗成疑問。再者,在全球化的今天,以上述的對外交往指導方針,又是否符合今日世界的客觀現實?
解決違章建築問題的良方
作者:張量童2023-08-15
香港違章建築如此普遍,究其原因,一是香港寸土尺金、二是刑罰未達到阻嚇作用、三是執行清拆及提出檢控的手續繁複且時間頗長。過往據新聞報道,涉及違章建築人,竟然也包括多名前高官或其親屬。
呂大樂:郵輪碼頭營運模式出了問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15
香港教育大學客席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指出,今次事件令市民知道,並不是有大型郵輪泊港,便可以隨之解決所有問題。如何妥善經營一個大型場地,需要投入資源、心思,缺一不可!
香港正在面對什麼內外挑戰?
作者:陳文鴻2023-08-14
內外挑戰都是百年不遇,頗多部分是香港無法獨力應對。內外挑戰再互為因果,壓力更大和更迫切,已不是中央政府動員內地旅客來港個人遊所可克服。香港只能在逆境困境中自求多福、自找生路來突破。
南海水炮事件的地緣政治
作者:盧兆興2023-08-14
水炮事件表明地緣政治的複雜性,中美競爭使菲律賓和中國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化,中國與美國其他盟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也可以在水炮事件中輕易看出。
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中美感嘆
作者:張建雄2023-08-14
大運會表現出大學生的實力,中美之間更明顯,美國大學生只留下一身債務,要政府豁免。有運動素質都去了職業隊,不讀書了,是如此嗎?
如何解讀「軟對抗」
作者:馮可強2023-08-12
特區官員應多講正面說話及採取相應政策,平衡處理國家安全、經濟民生和民心安穩的關係,避免令人覺得香港很不安全,或是以國家安全為「政治掛帥」的「政治城市」。
2023年《施政報告》的我見
作者:張量童2023-08-11
面對種種挑戰,過去一年,特區政府上上下下都不遺餘力地去尋求短、中、長期的解決方案。筆者認為,在這些努力的背景下,政府仍可考慮很多策略性舉措。
美國限制敏感技術投資中國 鄧希煒:遲早發生唯不致擦槍走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11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表示,美國近年正一步一步地在限制中國在科技敏感技術,例如晶片及AI方面的發展,以減少中國對美國造成的國家安全威脅。
《羅剎海市》啟迪眾生 直擊美國雙標嘴臉
作者:關品方2023-08-11
《羅剎海市》帶出了人類根本的問題,這時代之問就像一面照妖鏡。例如在國際政治的層面上,就足以尖銳地指出美國雙重標準的虛偽和混淆是非的偽善。
黃錦輝教授:從列根到拜登 美國為何債台高築? 兩黨聯手提升債務上限隨時爆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11
美國國債信用評級下降,是否美國債台高築的體現?美國緣何屢屢陷入可能「倒債」的窘境?債務上限危機又為何是威脅世界經濟穩定禍源之一?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一書熱賣,一葉知秋
作者:郭一鳴2023-08-11
書展是城市消費的晴雨表,一本深圳旅遊指南的熱賣,暴露香港無論留港消費還是吸引海內外遊客,都存在不少問題。一些人移民外國,更多人北上消費,海內外旅客減少,香港的消費水平靠什麼來維持?
周永新:香港如何「復和」?觀念必須修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11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認為,香港要「復和」,必須修正一些觀念。「港人必須認識回歸的意義、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什麼是港人的核心價值,以及香港『一制』與內地『一制』的關係」。
日本政客仍欲改寫二戰歷史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10
以安倍為代表的日本自民黨領導人近年來用各種手段拒絕直面歷史,影響了中日關係的發展。另一方面,前幾年中國的電視劇等文化產品也出現過反日浪潮,這對中日文化交流毫無益處。
香港引優才吸財無憂 大灣區雙向移民重現
作者:阮紀宏2023-08-10
港人到內地退休,加上留在內地發展的香港年輕人,而移居香港的有優才與有財之士,雙向移民重現,只要特區政府與大灣區各地政府合作將事情做好,也是體現共建大灣區的精神。相信隨着時間推移,雙向流動的質量將改善。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作者:孫明揚2023-08-10
過去不同場合都有人垂詢於我,所謂官場馬房文化。現在讓我揭開神秘面紗背後考量。
《羅剎海市》爆紅與完善內地資本市場促消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8
內地歌手刀郎的新歌《羅剎海市》,推出短短數日,全球網絡播放量已超過80億次,其可能帶動的消費潛力,不容小覷。但對於老百姓來說,有錢才能消費、才敢消費。
陶傑:特朗普被控什麼罪?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08
這種對抗在美國歷史上並無先例,後果也不可預測。其他非主流媒體暫時按兵不動,視乎形勢發展。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在明年11月,一場看不見硝煙的內戰,已經在美國爆發。
垃圾圍城 香港堆填區還可以撐多久?──專訪香港理工大學潘智生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8
眼見堆填區即將飽和,港府近年實施「減少堆填,盡量焚化」的方針,但按已規劃的焚化爐處理量,遠遠未能滿足每日處理逾萬噸的廢物的目標。
日媒:核廢水最快月底排海 免耽誤捕魚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7
「朝日新聞digital」引述日本政府消息表示,將在夏季前後進行釋放核廢水,預計最早將於8月底開始。 多名政府官員證實了這一點。
國民黨侯友宜政見淺析
作者:盧兆興2023-08-07
侯友宜獲國民黨正式提名為2024年1月台灣總統選舉參選人後,不斷表述自己的政見,為提高自己的人氣,追趕另外兩名候選人。
經濟復常的易與難
作者:劉銳紹2023-08-07
把各種因素放在一起考量,香港經濟復常同時存在有利和不利因素;只要對策運用得當,相信可以逢凶化吉。當然,困難也不能輕視。例如,政治上的氣氛仍然令人感到困悶。
讓我歡喜讓我憂
作者:郭一鳴2023-08-04
日本人對島國生存環境,包括經常颱風地震、缺少礦產資源等等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危機意識。這幾百萬噸核污水一天存在,日本政府就一天睡不好覺,全部倒進大海,一了百了。
由治及興起始的「亂」中磨合
作者:阮紀宏2023-08-03
香港批評內地人和事的文章,不絕於耳;內地批評香港人和事的文章而成為罕有,是不正常的。兩地溝通與交流,應該包括對互相批評文章與觀點的探討,不應該成為禁區。
蕭澤頤:一切為了市民安居樂業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03
近年來,警務處面臨多方挑戰,儘管挑戰重重,警務處仍多年如一日地認真扮演着公民生活守護者的角色。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說,面臨種種挑戰,他的責任是傾聽前線聲音,改善政策,令前線警員工作更有效快捷。
福岡游泳世錦賽表現了國力
作者:張建雄2023-08-03
世界不再是美國獨霸,體育也表現出來了,至於如何報道?你報你的,我報我的就是。反正世界是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