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

中國還未崩潰──大家認知的差距有多大?
作者:謝祖墀2023-12-18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衝突是必定仍然會發生的,但不少國家(特別是有着共同利益追求的某部分南方國家)亦會尋找合作和共同發展的機會。和平與穩定是共同發展的基礎。
香港2023年區議會選舉分析
作者:盧兆興2023-12-18
區議會選舉可視為成功。然而,仍有相當多的領域需要進一步改進,包括選舉管理、投票過程中的危機管理、候選人和團體之間缺乏進行更深入辯論的選舉論壇,以及3個委員會成員「權力過大」。
猶太人神話
作者:陳文鴻2023-12-18
歐美資本主義的興盛使以色列國的猶太人強大,並不源自猶太民族的真實歷史。以今天以巴之戰,若美國停止援助,以色列大有亡國之虞。以色列或猶太人的強大,不過是西方媒體製造出來的神話而已。
日韓的價值觀外交失靈
作者:張建雄2023-12-18
「價值觀外交」完全失敗,日韓均是如此,完全只知道捧美,而不知「全球南方」早已轉向,不以美國意志為先。
雷鼎鳴:美國打壓中國七大戰場為何無一獲勝? 制裁、加息、抹黑招數無損中國經濟發展勢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7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分析指,美國開闢了七大戰場來打壓中國,但無一個能獲取好處,反而為自己帶來負面影響,而且也折射出其國際影響力日益萎縮。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新區議會在本地政制扮演什麼角色?
作者:陳景祥2023-12-16
當年區議會的定位,是港英政府逐步推行代議政制的試驗場和起步點。經「完善選舉制度」後,區議會全面「去政治化」,還原了本來「地方行政」的角色,從此區議會不再是踏入政壇的起步點。
中國如何跨越「中等技術陷阱」實現高品質發展?
作者:鄭永年2023-12-15
中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為發達經濟體?通過對發達經濟體及長期面臨發展問題的經濟體的比較分析,作者提煉了一個新的概念,即「中等技術陷阱」。
盡地一煲動員27%可收貨 選舉公平順利就算成功
作者:阮紀宏2023-12-15
陳慧嫻的《千千闕歌》中一句歌詞「可惜即將在各一方」,給人的印象是:你要不贊同國安法無所謂,你要移民遠走他方,誰也不攔你;我們繼續我們原來的生活,繼續享受「這宵美麗」,香港依舊穩定繁榮。
陳文鴻教授:中國為什麼不能選擇投靠美國? 西方經濟的好日子完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5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美國和其主導的西方經濟體,素來以強制別國開放以掠奪資源。但隨着中俄等非西方國家崛起,這種做法無法持續下去。
從移送盧旺達方案 看西方雙重標準
作者:關品方2023-12-15
英國自詡尊重人權,有其本國的法律《英國人權法》,同時也受到《歐洲人權公約》的限制,但在國家利益面前,決定將這些政治和經濟難民想方設法急急送走唯恐不及,充分反映英國所謂尊重人權的雙重標準。
向最受台灣人民尊敬的經國先生學習:明年接任新總統的必修課
作者:高希均2023-12-15
過去的35年已經過去了,明年5月的新總統,務必要細細研讀經國先生如何做出了對台灣的貢獻。
張翠容:聯合國氣候峰會為何在血汗波斯灣舉行? 中東國家對加沙危機動口不動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4
聯合國氣候峰會於11月30日至12月12日期間舉行,資深傳媒人張翠容認為,峰會目的之一是終止使用化石燃料,但今年卻選擇在全球十大產油國之一的國家舉行,而且大會主席是石油公司主席,十分諷刺。
回歸河套創科園的初心
作者:張量童2023-12-14
機遇不等人,這個「快、好、省」的替代方案建議大家認真考慮。還望當局重新檢視兩個方案的優劣比較,讓大河套創科園的規劃、設計和實施,得以在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進行。
財政預算開源節流的挑戰
作者:劉勵超2023-12-14
「今時唔同往日」,這些支出是否依然「應使」和推行以來有否達成背後的政策目標,社會應趁政府剛開展的《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多加討論。政府也要毋懼面子問題,認真檢討現時各項巨額及難以控制、不可持續的開支。
從歷史看俄烏和以巴衝突
作者:張建雄2023-12-14
這次48日衝突,雖是哈馬斯首先殘忍發難,但以色列卻以此為理由無差別殺死巴勒斯坦平民。美國為了爭回一局,要沙特和以色列建交,奪回中東主控權,不惜巴勒斯坦,歷史必記上一筆!
與局長對談 實現香港「八大中心」定位
交通配套是支撐香港發展的大動脈,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聯繫國家、與世界接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當局正積極優化香港對內、對外的交通配套,推動航運和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香港競爭力。
中越簽30多項合作文件 兩國關係重新定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3
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強調,越南是國際社會的朋友、信任夥伴和積極、負責任的成員。越南將發展對華關係視為首要優先和戰略選擇;支持中國發展強大,為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作出日益重要的貢獻。
從周庭流亡加拿大說起
作者:馮應標2023-12-13
以筆者過來人的經驗,守得雲開見月明,萬事退一步海闊天空,用平常心去「迎着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便可無悔無懼一生愛自由、民主!祝願周廷能盡快完成學業、康復,在未來的歲月闖出一翻新事業。
習近平:中越要保持戰略溝通 妥善管控海上分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2
不僅菲律賓與中國近期在南海衝突升溫,中越雙方在南海問題上仍然有爭議。習近平訪越前,在越南《人民報》上撰文指出,要擴大中越命運共同體共識基礎。雙方要妥善管控海上分歧,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
血汗波斯灣──迪拜氣候峰會的諷刺
作者:張翠容2023-12-12
去年卡塔爾主辦世界杯,在全國歡慶之時,不少媒體反而聚焦該國聲名狼藉的勞工剝削議題。不僅卡塔爾,其他海灣國家亦然,阿聯酋也不例外,今年COP28場外示威組織中,有勞工和人權組織便借機提出海灣外勞的問題。
新局面
作者:陳文鴻2023-12-12
正因大勢已去,烏克蘭軍方對俄羅斯的襲擊,包括深入俄境破壞中俄鐵路,都是最後的騷擾,起不了多少作用。
黃錦輝教授:美商務部長無法阻止企業與中國做生意? OpenAI人事傾軋暴露美國商人什麼特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1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年度國防論壇上呼籲議員、矽谷及盟友阻止中國取得對國安至關重要的半導體及尖端技術。對此,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表示,「國安至上」與商人逐利的本性衝突,美方此番言論成效不大。
拜登因以巴付出大代價
作者:張建雄2023-12-11
美國人不能隨意花錢就是最大的管治失敗,勉強度日是不可接受的。何況71%的選民認為81歲的拜登年紀已經太大,即使再健康,也不宜連任。
基辛格的外交策略和處理台灣問題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3-12-11
基辛格在整個美中關係正常化過程中的外交才能可以概括為:他是一位耐心、靈活、現實、有韌性、有技巧的外交家。他依靠信號,即向中方傳遞訊息,並接收來自中方的訊息。
投票率僅27.54% 李家超形容區選高質量 學者指改制後乏認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1
因應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故障,投票時間延長至午夜12時,多名立法會議員先後於社交網站批評相關甩漏,促當局嚴查。
基辛格之後 中國的老朋友還剩下多少?
作者:陳景祥2023-12-11
關於基辛格與中國,史家津津樂道的都是他「詐病」飛往北京密會中共領導人,為中美關係破冰打開第一扇門。環顧現今西方國家,還有哪一位政治人物能夠稱得上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會不會是最後一個?
世界正經歷大變局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中美博弈是陣痛 星不重與港競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1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表示,當前擾亂世界的緊張局勢並不是衰退的跡象,而是從美國主導的秩序過渡到多極秩序的一部分。針對香港與新加坡之間的競爭,他則認為港人的困擾比新加坡人要多。
投票日票站電腦故障 轉用紙本紀錄核實身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0
區議會選舉投票日,有票站晚上出現電腦故障,無法正常投票。有選民稱未能投票感失望,政府轉用紙本紀錄核實身份,並延長投票時間至午夜12時。
安理會促加沙和平決議草案遭否決 中方斥美虛偽雙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09
古特雷斯引用《聯合國憲章》第15章第99條,致信安理會主席,呼籲安理會成員努力避免加沙出現人道主義災難,呼籲實現全面的人道主義停火。雖然草案在15個成員國當中取得13票支持,擁有否決權的美國反對。
陳文鴻教授:以巴休戰結局將是和還是戰?以色列被阿拉伯國家圍堵處於存亡之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08
以巴衝突休戰戞然而止。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以色列面對阿拉伯國家和武裝組織圍堵,前景並不樂觀。一起聽聽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