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

美國學者歐漢龍:拜登怎樣看待中國? 美國重返亞太戰略 只因中東危機太困擾? 以哈戰爭將在夏天完結前平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5
美國學者、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歐漢龍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剖析選舉年,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核心。一起聽聽華府最關注哪些危機?又有什麼對策?
陳繁昌校長:西方覺得香港與中國已無分別 如何用新手法說好香港故事? 香港怎樣與深圳協同發展 追趕最後機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3
香港科技大學前校長陳繁昌教授轉戰中東10年間,他看到了什麼?石油美元協議結束後,沙特阿拉伯和香港的教育制度有什麼分別?我們的教育有什麼改進的地方?一起聽聽他一系列的分享。
黃錦輝:為什麼烏克蘭突襲俄羅斯邊界? 美國是幕後黑手 為和談做準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3
為什麼烏克蘭突襲俄羅斯邊界?美國是幕後黑手嗎?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熊貓經濟定位妄自菲薄 重提亞洲國際都會品牌
作者:阮紀宏2024-08-23
香港以亞洲國際都會作為發展的定位,不單是要吸引國際遊客、發展旅遊經濟,應該還有更高的使命。「說好中國故事」是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應有之義。
兩岸和平統一 香港特區具體可以做什麼?
作者:關品方2024-08-23
在海峽兩岸的經貿活動與及人員往來兩方面,香港民間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兩岸民間交流的工作應長期堅持,不可小覷香港特區在這方面可以發揮的作用。
關於德國的兩則新聞
作者:郭一鳴2024-08-23
台積電到德國設廠,不僅需要台積電同意,更須得到美國放行,所以德國才不惜高調試圖介入台海,在地緣政治上和美國保持一致。到了關鍵時刻,在美國人面前,德國的態度和日本相比,差別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
鄧小平誕辰120周年 中國全民紀念 改革開放「總設計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2
《人民日報》及央視新聞22日分別發文表示,「今天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緬懷!」官方推出紀念郵票、20集紀錄片,《求是》重提揭開改革開放序幕的1978年11屆三中全會。
蔣匡文博士:賀錦麗八字勝特朗普贏面高? 女性出任總統易招戰火? 中國經濟習慣自力更生 美國禁令無阻企業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2
術數名家莊匡文繼續為我們剖析2024年下半年運勢,包括從命理角度看美國總統大選,以及從術數角度看中國發展。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香港改革的挑戰和道路
作者:劉兆佳2024-08-22
那些問題屬於日積月累的結構性的問題,不是一時三刻便可以解決,這便要求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齊心協力,認真和持之以恆地以改革和創新妥善應對,此中特區政府的強大、果斷和睿智領導至為關鍵。
賀錦麗來了,你頂得住嗎?
作者:崔少明2024-08-22
華人最關心的,毋疑是比拜登左得多、擁一半印度血統的賀錦麗,對華會否比拜登更「兇」。我猜賀錦麗客觀上比拜登難應付,尤其是中國至今領導層清一色男性,從外看行為較拘謹,與美國人的豪放差距較大。
科技人才爭奪戰 應向美國搶精英
作者:雷鼎鳴2024-08-22
香港可以從內地輸入人才,這雖無可避免,但並非最上策,因為這等於把家人的飯搶過來自己吃,內地也是殷切需要人才的。更好的方法是盯着歐美的人才,尤其是美國的華裔科學家或工程師。
北溪管道是烏克蘭人炸的?俄羅斯不接受 默克爾遭質疑!
作者:趙靈敏2024-08-22
在紛紛擾擾的關於北溪管道爆炸原因的分析中,《華爾街日報》提供了一種新的說法,但是由於缺乏可以拿到枱面上公開的人證和書面證據,北溪管道被炸的真相依然是羅生門事件,各說各話。
新田科技城的備呔方案──回歸河套創科園的初心
作者:張量童2024-08-22
還望當局重新檢視兩個方案的優劣比較,讓大河套創科園的規劃、設計和實施,得以在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進行,更好地實現國家主張發展和保育並重原則,回歸大河套創科園的初心。
許楨:日本體育發展對中國和香港有什麼啟示? 怎樣培養更多江旻憓、張家朗成為精英運動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1
巴黎奧運圓滿落幕,但過程中不乏一起又一起的事件,不少與政治有關。運動員又是怎樣培育起來的?一起聽聽香港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的分析。
譚新強:巴黎奧運中國隊為何飽受歧視 ? 北京怎樣爭取國際奧委會話語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1
巴黎奧運於8月初期間舉行。資深投資人譚新強認為,奧運難免爭議和負面新聞,包括中國隊飽受外國人歧視和針對。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統戰大會在港舉行 冀借一國兩制成功 「喊話」台灣統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1
石泰峰提出5點希望,首先是中華民族認同,二是強調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三是反台獨分裂,四是增進同胞福祉,要充分發揮港澳和海外連接兩岸的獨特優勢,最後是營造良好環境,要講好中國和平統一故事。
趙雨樂:英國經濟不濟 引入廉價外勞 引爆深層次矛盾?騷亂持續 反移民已成社會共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0
英國反移民騷亂持續,成新任首相施紀賢的燙手山芋。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剖析,此次騷亂背後反映的社會深層次矛盾和經濟問題。
香港開設賭場  關鍵議題是什麼?
作者:羅祥國2024-08-20
根據《基本法》第119條,特區政府已獲中央授權制定促進旅遊業發展的適當政策。所以,香港開設賭場不是能不能開辦的問題,而是如何能開辦得更好的問題。
蘇林訪華隆重接待 彰顯「同志加兄弟」 學者:南海爭議不若中菲關係緊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0
習近平逾半個月來首次公開露面,歡迎蘇林接任越共總書記後首次出訪中國。觀察家認為,中越領導人均展現鞏固雙邊關係的意願,但兩國在敏感的海主權爭議上均沒有讓步。
巴奧彰文化之都 港辦「全運」怎部署
作者:黃錦輝2024-08-20
大會策略性地利用奧運品牌,向全世界弘揚法國文化之都,值得香港借鑑,例如在計劃明年的全運會及其他國際盛事時,有關組織可以多加入香港文化元素,推動「全運+盛事經濟」。
烏軍攻入俄羅斯的目的及其作用
作者:施永青2024-08-20
澤連斯基為了突破對他不利的局面,突然揮軍進入俄羅斯的領土,並宣稱已獲得重大勝利,但他的如意算盤看來不易達到。
以色列伊朗的明槍與暗箭
作者:張翠容2024-08-20
伊朗在中東地區雖是大國,無論在人口、土地面積和軍事規模上本應將以色列比下去,但不要忘記,以色列背後有美國這個高科技大國撐腰,令伊朗倍感壓力。
大選之年: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作者:彭泓基2024-08-20
在《孔子家語》中,孔子曾言天下有5種人千萬不可用,就是心逆而險、行僻而堅、言偽而辯、記丑而博、順非而澤。特朗普的性格與過去的表現,看來與上述特徵有不少相似之處。
古代奧林匹克精神何在?
作者:譚新強2024-08-19
香港和中國隊在今屆巴黎奧運均取得佳績,唯中國運動員在奧運中飽受歧視,外媒報道也幾乎看不到中國運動員的身影。並且,有外媒文章形容金牌榜上,除中國外的其他頭15名國家,全都是所謂高收入民主國家。
突襲後如何
作者:陳文鴻2024-08-19
庫爾斯克突襲是美國總統換屆的一個插曲,真正目的如何,難以判定,但至少這證明美國攻俄已無紅線可守,俄羅斯再沒有幻想的餘地。中國在旁觀看,應吸取教訓,早作相應的規劃。
習近平與訪華越共總書記蘇林會談 中越雙方料加強經貿合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19
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稱,越南既要得到美國戰艦的保護,同時希冀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經貿關係,如意算盤是否能打得響?
賀錦麗何許人也?
作者:馮應標2024-08-19
最令筆者大惑不解的,是不少一般的黃絲和多個黃絲KOL大台,仍對特朗普含情脈脈地痴戀、一往情深,難道他們為了打壓大陸,便對特氏的反民主、企圖顛覆美國現有制度、行獨裁君主制聽而不聞、視若無睹?不會的吧?
中國的睦鄰外交:王毅出訪東南亞
作者:盧兆興2024-08-19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人類共同未來倡議,可以有望在東南亞取得突破。王毅東南亞之行及睦鄰外交的深層意義和影響,需要正確和客觀的認識。
奧運表現中國少年強
作者:張建雄2024-08-19
中國00後,在相對富裕的環境長大,教育普及,自信滿滿,有愛國情懷,不再如前輩般仰視西方,心直口快,有話說話,自信而不張揚,有高情商,完全符合「少年強」的定義。
特朗普成功上位的要素:知識精英的共謀與兩個平行的美國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17
出現於主流媒體的那個美國,是運籌帷幄的全球中心,大都會的生活,然而,之外的世界,許多人的真實生活是一連串的失業、轉業與再就業,以及不動產淪為移動式房屋的心酸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