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習近平率領七常委亮相 勾勒未來五年治國方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10-25
習近平強調,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於人民,只要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
一國兩制習時代 港人有為有不為
作者:王永平2017-10-25
要理解關鍵詞「牢牢掌握」的精粹,大家可以參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哲斯被拒入香港時的回應︰「允許誰入境、不允許誰入境,是中國的主權!」
分析十九大涉港新表述
作者:劉迺強2017-10-24
這並非中央對港政策改變了,政策本來就是如此,不然的話,花這麼大力勁恢復行使主權為了什麼?
中國應與美國保持友好關係
作者:駱惠南2017-10-23
即使今天,中國需要美國之處大大多於美國對中國的需要。那些聲嘶力竭叫喊打倒美國的中國人不是無知,就是別有用心。
中國強起來後 台灣處境為何?
作者:施永青2017-10-23
只要台灣一天不宣布獨立,北京仍可以讓現狀繼續維持,不會採取激烈手段去解決台灣問題。
十九大中的港澳角色
作者:陳文鴻2017-10-23
林鄭政府忽視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合作,與回歸後政務官主政的結果一樣,挫傷內地對香港的信心。
十九大後入常 或有李汪栗趙
作者:丁望2017-10-20
本文以解構的視角,分解政治局常委會的結構,比較十六屆至十八屆的成員,分析其組成模式。
十九大與政商關係的重建
作者:鄭永年2017-10-19
中國已經進入從中等收入社會邁向高收入社會的過程,也是需要確立有效政商關係的時候了!
三居其一還是中國獨步天下?
作者:劉迺強2017-10-17
三居其一這局面,我看到2049年,共和國建國100年之前,必將打破。
美國其實是紅色中國最重要的支撐力量(上)
作者:駱惠南2017-10-16
因為各種原因,美國一直沒有把中共當作如蘇共一般不可接受的政治力量。日本投降後,美國更派出超重量級的領導人馬歇爾來華調停國共內戰。
十九大前熱身 頌核心說擁戴
作者:丁望2017-10-13
這種「緊跟說」,類似文革時的「擁護偉大領袖」:「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按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做毛主席的忠誠戰士。」
中美衝突殃及香港?
作者:陳文鴻2017-10-09
林鄭月娥在國慶慶典上說感受到國家的底氣。但是香港不能只感受,需要坐言起行,實實在在的有所作為。
中國為什麼那麼神氣?
作者:關愚謙2017-10-07
中國軍備科技快速突圍,西方國家真的需要調整心態了。近15年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研究經費停滯不前了。聽了真讓我們中國人出口氣。
若非七上八下 岐山當委員長
作者:丁望2017-10-06
十九大如果把原來的「七上八下」規則,改為「九上十下」,69歲的王岐山便可能留任政治局常委,成為「黨老三」當委員長。
何明修:為什麽一國兩制在台灣沒有市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26
何明修:「台灣人普遍認為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行是失敗的,香港民主未來是悲觀,兼且反對在台灣實行一國兩制。」
反腐:從巡視看制度
作者:胡舒立2017-09-25
一旦反腐力度減弱,腐敗氣焰就會重又囂張。如何鞏固巡視成果,舉一反三,找出病灶,總結經驗教訓,扎緊制度籠子,是需要全局謀劃的系統工程,也是今後公眾衡量反腐成果的標尺。
中大、教大怎麼辦?
作者:洪清田2017-09-22
毛澤東說世界是年輕人的、打大學生沒好下場,教育就是「拔尖補底」,不善用年輕人的長處、社會國家民族不會有前途。
《戰狼2》背後的真問題:海外遇到事,誰來保護你?
作者:趙靈敏2017-09-19
外事部門不可能對中國公民到海外的任何要求都做到有求必應,大包大攬,也不是派的船派的飛機愈多就代表工作做的愈好。
《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學批判綱要》讀書札記
作者:彥山2017-09-18
中國要對人類做出大貢獻,必須做好目前自家的事情。
九一三:紅色中國歷史最重要的轉折點
作者:駱惠南2017-09-18
要不是林彪的地位和性格,以及他在文革中擔當的角色,九一三事件未必出現。
對一帶一路的初步評估
作者:鄭永年2017-09-07
近年來,國企在海外虧損的新聞也並不少見。
龍是龍 象只是象──再論中印衝突
作者:劉迺強2017-09-05
中國是大國,周邊都是小國,而這些小國當中有突然壯大的,中國便會遭殃。所以我們不會做世界警察。
深化改革,防止資本「政變」
作者:彥山2017-09-05
現在閉上眼睛,隨便扳起手指,中國民營企業和混營企業有多少家富可亂國?
颱風天鴿反映了香港的價值
作者:駱惠南2017-09-04
香港社會不盲從內地,才是孝子,對國家才更具價值。這是天鴿窺濠去後的啟示。
北望中共十九大——指導思想和核心價值觀
作者:林鴻復2017-09-01
習總書記主政以來,奮發有為,多所建樹,成績斐然。中共十九大定有實事求是的、合乎時宜的總結。
莫迪在中印關係上的算計
作者:盧麒元2017-08-31
中國必須學會搞軍事摩擦,必須對印度進行軍事擠壓而非恫嚇,必須逼迫印度走上軍備競賽的道路。
經濟復興與社會新危機
作者:彥山2017-08-30
由於近年貧富不均日益嚴重,社會主義平等與均富的要求呼聲愈來愈強烈。
壯哉岐山
作者:盧麒元2017-08-24
觀看境外小醜的表演有一段時間了。本以為我國的主流媒體會有明確表態,很遺憾,中國的知識精英集體啞然了。
改革開放加速進行 釀成全國政治危機
作者:彥山2017-08-23
鄧小平南巡是一個時代拐點,中國的改革開放是空前大步邁進。
美國倒得太快不是好事
作者:劉迺強2017-08-22
從我國利益出發,我不想見到美國轟然塌下去,情感上我也不喜歡這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