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滯必有消,有瘀必有化,有阻必有通,有塞必有開,有結必有散,有生必有剋,因此世間並無「不治之症」,只因未得良方。
經脈是運行氣血、濡養全身組織的通道,而且這通道能影響人的健康,必須保持通暢。身體上的疤痕組織堵塞了經絡,以致經絡不通,氣血不能到達引致局部組織失於潤養,久久不能痊癒。
出身嶺南中醫世家的羅頌慧博士,繼續為大家講解人體體質和因應調理。除了寒底、熱底,羅博士解釋體質可細分為九類,當中最理想,也最難達到莫過於平和體質,羅博士將在影片透露改善體質的方法。
中醫治療治療腰腿痛,有什麼飲膳方、針灸法和腰肢功值得借鏡?
飲食上,無論蔬菜、生果、肉類、家禽都有温熱、寒涼之分。出身嶺南中醫世家的羅頌慧博士指出,人應適量進食與自己體質相反屬性的食物,調節身體。
列缺、照海二穴合用有理肺氣、滋腎水、寧神志、清虛之功效,對食辛辣煎炸等引起的實火、夜睡眠少等引起的陰虛或外感所致之咽喉腫痛,均能醫治。
有些人容易燥熱,有些人很能吃辣,為什麼呢?因為不同人有不同體質,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教你如何分辨自己是寒底還是熱底,以及如何透過食療改善自身體質,活出健康的人生。
俗語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腰腿酸痛,代表健康亮起了警號。今期推介一些腰腿痛方藥及針刺方法,可以補益腎精,祛腰脊之患。
基於中華醫藥「醫食同源,藥食同用」的觀點,以食性藥、藥性藥相配為藥飲、藥膳,在數千年的防病療疾中,產生了良好的祛病救疾的效益。
養生不單指生理,更重心理。人的七情六慾,影響着人的精神、情感、意識、作為、生活、健康。中庸之道,是否養生之道?我們又應該如何實踐中庸之道?
2021年快將過去,哪些議題最受市民矚目?一些老大難議題,未來有沒有機會解決?從灼見名家今年十大最受歡迎的YouTube影片中,或者可以窺視2022年的世界政經趨勢。
上期說到晉朝的道士葛洪,在煉丹時發現了許多治療疾病的簡單藥物和方劑,為中華醫藥作出過很大的貢獻。今期續談兩位同是著名道士的古代醫家陶弘景和孫思邈。
口周皮炎的病因主要是偏食辛辣或油膩之品,致使脾胃濕熱內蘊,循經上擾而成或肺脾內鬱熱邪,複感風邪外襲,阻於肌膚所致。
西方傳統醫學對於性上癮的觀念和治療方法已經過時,而中醫傳統治療依然有效。我等凡人均有慾念,分別只是程度多少,以及如何處理和轉化而已。最重要的是,這屬於私人自負盈虧的範疇,道德標準在此顯得軟弱無力。
香港醫療體系以專科醫生和急症治療為重點,正面對基層醫療體系墮後、公私營醫療體系割裂,以及醫療服務碎片化三大問題。當務之急,是鼓勵社會早期檢測並管理常見慢性病、策略性運用現有資源,發展基層醫療服務。
中華醫學在發展過程中,受到道家的深遠影響,晉朝的葛洪、南朝齊、梁的陶弘景、唐朝的孫思邈,這些歷史上著名的醫家,同時也是知名的道教人士,他們對中醫中藥的發展,有着巨大的貢獻。
古代不管是道家、佛家、儒家、法家、醫家皆同意,安神定志,少欲不貪,保存元氣,便是長壽的根本。
鮑魚殼又名石決明的中藥材。中醫歷來用於血枯月經閉止、乳汁不足及血虛肝硬化等症。石決明是眼科、高血壓的常用要藥。
養生之道,道在自我養益、善飲善食、節制七情、活動筋骨、起居有常、防病療疾,為什麼?
鮮人參口感有點像鮮淮山,性味溫和,溫補功效不會很猛烈,功效:益氣助陽、氣血雙補,飲湯後讓人頓感溫暖。
人,真正酷愛生活,確實熱愛事業,當知講究營養,有利身體;鍛煉身體,有益健康;重視醫藥,可保生命。
以往乳癌病人經歷手術後,大多失去乳房。柳漢榮醫生表示,如今現今科技不但可以盡量保住乳房,而且也可為病人進行重建手術。一齊柳醫生講解。
從道家養生觀點看,要保存陽氣不受損,睡覺姿勢有講究,更有歌訣來教導大眾如何睡眠好。
睡眠予人的健康長壽,有着重要意義,可是不是睡的愈長愈好?良好的睡眠習慣又應該如何培養?
氣溫下降,有些人便秘會加劇。今日(11月7日)是「立冬」,其後早晚溫差會增大,氣候變得乾燥,有些人的便秘會加劇,我們應該如何改善?
冬令時節來臨,我們應該如何保養身體?今期作者再介紹一道家養生食方供大家參考。
秋去冬來,食宜補腎益精,強筋健骨,健脾和胃,和氣血,以養生機。
「霜降」將於23日(周六)到來,代表冬天臨近,從中醫角度看,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天氣驟降?選擇進食不同植物和動物時,又如何各取所需?
都市人精神緊張,容易失眠。老人家亦少眠易醒,難以安睡。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張群湘中醫師今集教一套練傳統安神功,幫助大家入眠。
秋季天氣乾燥,日夜溫差較大,宜驅寒生熱,補肺養腎。秋季滋陰有哪些要點,平時又可以如何利用「五味之養」,濡潤斂藏之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