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

少數族裔、本地生同參與STEAM嘉年華 推廣多元文化共融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30
「智引未來──四驅車STEAM嘉年華」8月27日於油尖旺多元文化活動中心舉行,逾50名少數族裔兒童及青年,與本地學生共同參與設計四驅車和競速比賽。
從喝茶、品茶、悟茶看教育
作者:陳許華2024-08-29
從喝茶到品茶,再到悟茶,這3個階段體現了教育的不同層次和深度。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教師和父母可以嘗試和兒童不斷探索和成長,追求一種更為和諧、美好的教育境界。
讓自己成為別人的祝福:透過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 幫助群育學生實踐愛與奉獻
作者:江浩民2024-08-27
筆者近日聽到來自明愛樂恩學校的同學分享拯救小貓的故事與掙扎,體會到學校愛惜生命、包容接納的氛圍,配合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課程與活動,有助同學正面人格發展,追尋滿全生命。
梁錦松設晚宴 款待財商領袖計劃學員 領學生開眼界拓社交圈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26
100名來自全港不同學校的中四至中六學生,參與為期3天的財商領袖計劃,聆聽商界、政府、大學科研機構各界別精英領袖分享人生及工作經歷。
Excellence, Respect, Friendship
作者:陳家偉2024-08-26
何詩蓓確能做到運動員的最高境界,即享受過程、感謝對手和勝不驕、敗不餒的體育精神。其實無論獲獎或今屆未能獲奬的運動員,都很值得同學們學習!
科技的挑戰:考試!
作者:程介明2024-08-23
最新出現的ChatGPT,功能遠遠超過了搜索引擎。它能產出、製作、創作、分析、論證,連「能做什麼」都可以替代學生。那考試還可以考什麼?對「考試」這個概念的衝擊,可以說是致命的。
香港潮籍學子陳梓夏獲史丹福大學錄取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22
Clarence Chen的成功故事展現了他的勤奮努力、出眾才華和志在必得的恆心決心,而他對學業的執着追求、對夢想的全力以赴,也體現了潮汕人堅韌不拔的意志、拼搏吃苦的精神。
奧運會給教育的啟示
作者:楊佩珊2024-08-21
奧運的聖火隨着閉幕禮熄滅,但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帶給教育界什麼的啟示?我們如何從萬人關注的體育盛事中把握教育契機,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奧運精神,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及成長?
香港理工大學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2024圓滿結束 成功發掘中學生科研興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19
為發掘中學生對科研的興趣,理大今年成功舉辦第四屆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讓高中生在理大學者的指導下參與研究項目。今年計劃有約70位來自不同學院及學系的學者參與,並取錄了180名來自58間中學的學生。
測評.數字.全人
作者:程介明2024-08-16
最近中國內地不斷有把教育的前景,稱為數字化教育,筆者甚有保留。科技發展,往往是盡量把人的活動歸納為數字參數,然後把機器的活動,盡量模擬人的活動。但是人的活動,其實遠遠超過數字可以覆蓋的。
如何瞬間看地球?善用虛擬實地考察無難度!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14
虛擬實地考察為學生提供了突破時空、資源及地理限制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得以領略世界各地的風采,筆者建議教師可多探索這些虛擬工具,讓學生在不離開校園的情況下,就可以盡情探索廣闊的世界。
成長思維·如何推動?
作者:吳文軒2024-08-14
在學校裏,我們常見形形色色的頒獎禮,這樣建構出的是一種強調結果的讚賞。然而,要發展成長思維,我們必須多強調的是學生奪獎前的努力和付出,以至他如何面對各種困難。
向培養精神西人說不
作者:劉鴻輝2024-08-13
回歸快要30年,今日國人已憑自身力量上天入海,港人還改不了崇洋媚外的意識形態,教育沒責任嗎?2019年的動亂不是這種心態作祟嗎?
看《大道薪火》有感
作者:陳奕偉2024-08-09
《大道薪火》以獨特的視覺,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中金融行業發展的空白,也讓我們知道,其實中國共產黨發展金融業以推動社會發展,並不是1978年改革開放才出現的新事物,而是在1931年已經開始。
我知道,但我不想
作者:陳月平2024-08-08
閱讀應是快樂的,並且要容許每一位讀者有個人的感受和想法在其中。但如果每一篇文章都有既定的感受要認同,每一個成語或故事都必定有教育的意義在其中,這將令充滿好奇的孩子感到乏味。
怎樣有效實踐校本管理制度?
作者:顏雋2024-08-01
筆者認為校本管理要有效實踐,辦學團體必須擔任一個積極進取、務實有為的角色,而教育局應為此訂立行政準則,令辦學團體及法團校董會能領導學校推展優良教育。
學術人文 川流不息
作者:陳玉燕2024-08-01
總結一年,學校、師生實受益匪淺──親炙學者、探研歷史、考察學術文化機構、交流互動……除了深深感受到我國文化的活力外,更建立了深厚情誼,着實貫徹人文學術川流計劃的精神。
旅遊之意義
作者:彭智華2024-07-31
旅遊已超越了個人消閒的用途,而是學習成長必不可少的學習形式,也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重要渠道,更是未來事業發展的黃金機會。
好學校的迷思:我校沒有狀元、超級狀元又如何?
作者:鄒秉恩2024-07-30
在公開考試成績以外,要全面評估一間學校的表現成效,還要檢視學校的不同表現指標,才能較準確地評論一間學校的表現優劣。
學校早已播下廢物管理的種子
作者:黃冬柏2024-07-26
如前所述,環保是需要成本的。當前境況明顯反映出社會如未有配合,學校施教過的成效會漸漸消逝。
混合式學習2.0:超個性化學習鏈
作者:馮穎匡2024-07-25
隨着AI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教育將更加智慧、高效和人性化。
善用不濫用 AI浪潮不可怕──走在前沿的資訊素養與價值觀教育
作者:江浩民2024-07-22
資訊科技帶來道德隱患,價值觀培育也要跟上時代。
別掉進學時另一個陷阱──學生家課壓力的困惑
作者:徐俊祥2024-07-20
只有能深切理解教與學兩個概念的微妙關係與區別,才可能領悟到由課時轉換到學時的意義所在;只有讓學生能真正掌握學習的自主權(可惜只能靠我們的學校與家長去付予),學時的有效運用才有可能逐步建立。
HKDSE放榜 8校誕10狀元 蔡若蓮:冀以好心情迎接成績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17
今屆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有8男2女成為狀元,即考獲6科5**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達標。其中8人是超級狀元,即是在數學延伸部分亦取得5**,人數為歷屆之冠。
2個必須要知道的混合式學習迷思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6
學生於學習過程的主動性不能僅限於提升硬件配套本身,而是需要教師有意識到創造有利發展的條件,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趣遊贛州後傳
作者:楊佩珊2024-07-16
學習,從來都不應困於四壁之內,這次和多位校長和老師們一起走出校園,到訪了于都。這個學習之旅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將價值觀教育融入到了不同的體驗學習中。研學後的老師將所見所學融入校園,將學習帶給學生。
聖士提反書院重視全人教育 學生發展多元 今年IB成績是疫情後最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8
赤柱聖士提反書院助理校長鄞學研說,學校給與同學廣闊空間及自由度選擇自己喜歡走什麽路,由中一開始可以作各種嘗試,考獲最好成績的同學不一定只選擇修讀專科,也會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城市研究、建築及地理等。
香港教育城舉辦應用程式設計比賽 促進國民身份認同 超800位學生踴躍參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3
是次比賽總計有來自89 間中小學超過 800 位學生報名,共 191 隊參賽隊伍參加,反響熱烈。通過應用程式的構建,學生們展現了良好的觀察力和對國家歷史文化的深入理解。
友善社區學校:香港教育的新路向
作者:何樹顯2024-06-27
我們期望更多學校能發揮各自所長成為友善社區學校,增加學生接觸社區的機會,也讓社區人士增加對學校的認識,做到「學校即社區」。
共融與可持續的綠色明天
作者:陳晴2024-06-26
要有效應對氣候危機,不僅僅需要國家層面的推動改善,更需要社會各方的認同,自發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