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習史3年上高中,中史科被編進選修之列,理科生走入高中,自此,便與中史科絕緣,不知唐宋元明清民國是自然不過,殊甚可惜。從初中中史獨立必修科設定看,不能無頭無尾。
何詩蓓和張家朗的故事對港人有很大的啟發,他們正正告訴我們:「有夢就要追,只要堅持夢想,人生必然有無限可能!」只要不放棄追逐夢想,事情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香港教育只能保證一個學生有12年接受免費教育的權利和機會,但不能保證學生都有中學生應有的中學畢業學能。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難題呢?
畢業露營讓學生親近自然,不少學生因此而愛上露營,也有城市孩子,變得更獨立自主。
香港既然擁有一個具使命感的博物館,又身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份子,塑造灣區人文精神也應出一分力:透過博物館這個平台,可以把優秀的傳統中華文化彰顯及傳承,有助建立灣區人文精神。
踏入21世紀的未來,筆者認為品德及情意教育有助學生培養積極的態度和正面的價值觀,加強下一代的抗逆能力,以面對日後各種困難和挑戰。
學界在推動5G的同時,必須做好教師培訓,教師在擁有專業能力的同時,須具備創新科技的能力,這才能從專業角度作出思考,為學生構思最適切的學習活動。
新冠疫情使全球經濟下行,教育問題亦不容忽視,3位講者相信推動女性就學,達至教育及經濟男女平等是改善全球經濟的不二法門。
今時今日培養新一代正面和積極的價值觀,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建立堅毅精神、勤勞盡責的核心價值,不但有助國民身份認同的建立,更能促進中港融合,間接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今集《冷思熱話》請來鄒秉恩校長和鄭家寶校長談教育界哪些地方易受詬病,哪些範疇需要問責?如何改善?一齊聽聽兩位校長深入分析。
學校可包裝一些主題式的「跑出課堂外」學習活動,設計具有焦點、切合某些學科的教學課程,大灣區城市群可以成為短期考察的對象。
疫情急遽轉變,雖為教育界帶來衝擊,同時迎來改革的機遇,各位同儕應繼續拓展國際視野,善用創新教學,發掘學生無限潛能,並照顧學生於疫下的身心靈健康發展,共同實現「教育當下.立足未來」的願景。
我們的國家根本不需要虛構一個「中國隊長」,因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人、甚至每一位革命烈士已是中國的「超級英雄」。
我們的國家根本不需要虛構一個「中國隊長」,因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人、甚至每一位革命烈士已是中國的「超級英雄」。
本文展示學生退學的情況、退學學生的去向、教師離職的情況、離職教師的去向,以及學生離校及教職員離職的趨勢。
我們無法改變學生的家庭條件,但絕對可以製造符合他們成長經驗的學習環境。若我們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選擇,使擁有不同興趣和才能的他們感到有自己一展所長的機會,這樣,他們才可看到自己的未來。
聰明的學生,慢慢就會學會揣摩老師的意思,希望答中老師心中的答案。這是什麼學習?請想一想,學生是在心中尋找最好的答案,還是在尋找老師認為標準的答案?
體罰雖然可能有立竿見影的快速成效,一般在體罰孩子後他們都有機會立刻變得聽話或改變行為。可是體罰孩子也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的策略,當沒有了太陽,立竿都沒有影。
香港政府的共融教育政策長期被批評不足。一直強調有教無類的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校長惲福龍與何漢權校長對談,探討如何更有效培養非華裔學生,以及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持份者是誰,要扛上責任的又是哪些族群?
作為學習機構,學校必須發展其核心無形資產之一:為公眾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的智慧資本(Intelligence Capital)。
作為老師,需要學會在自己已經習以為常的教育生活中提出問題、發現精采。好奇心會引領着我們,拓展對世界的認知,探索對教育的變革。
此講座為「攝・寫・文人」推廣中文計劃 (2021-2023 學年)中學活動,本計劃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
今天學校的教學模式已經改變了,當我們討論每班人數時,不可以再用舊思維,只看成本開支,停留於工廠化的年代。我們必須要問:我們期望怎樣的教育?我們願意為所期望的教育方式、為社會的未來投放資源嗎?
圍繞公祭日引起的風波,既突顯出教局與學校欠默契,更透視出人心未穩、反動蟄伏。政策上,確立中文的價值是建構身份認同的可行辦法。過程中,可預想必然遇上反彈,但無須忌諱強硬,必要時其他政策需讓路亦在所不惜。
「看動畫、悟生命、學品德」生命教育項目以動畫呈現歷史人物的事蹟,讓中小學生學習高尚德行情操,潛移默化,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近年,大灣區增加港人子弟學校,對於香港教育制度是好是壞?曹啓樂校長與鄭家寶校長大談港人子弟學校數量、採用香港師資、香港少子化問題,認為業界不應視內地升學為損失。
保護兒童會內的虐待兒童文化已經形成。長期以來關愛文化沒有建立起來,監管制度完全失效,員工的訓練明顯不足,如果這次不是被附近居民揭發的話,這種令人髮指的虐待兒童慘劇不知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社會要更珍惜我們的年輕人,傾聽他們的所思所想,並創造更多空間讓年輕人發揮,這就是真正的與青年同行。
在學校教育體系內,要擺脫形式主義,於國史、國學(中華文化)、國情、國安及國語(普通話),要一步一腳印,因材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