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

把歷史文化帶到現場
作者:邱國光2021-05-27
過往一學年,夥伴學校囿於疫情,需間歇性停授實體課,老師們仍各出奇謀,設計不同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文化之心,誠屬難得。
校長的專業操守與道德領導
作者:鄒秉恩2021-05-25
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專業道德操守、我們的品格素養以至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強烈影響著我們的屬員和跟從者,也直接左右到我們負責單位的聲譽與教學成效。
課餘導師的非凡任務
作者:彭智華2021-05-24
雖然托管導師的入職條件不高,但他們的實際工作卻有一定的難度。家長雖然不難找到媬姆或鄰居協助照顧孩子,但那些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當他們有學習或情緒上的困擾時,即使是有專業教學資格的教師都感到棘手。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完成準決賽 拔萃女小學、吳氏宗親會泰伯紀念學校及英華小學晉級總決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22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5月22日繼續假寶馬山樹仁大學舉行準決賽,結果由拔萃女小學、吳氏宗親會泰伯紀念學校及英華小學晉級,將於5月29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的總決賽。
人工智能科技 賦能藝術創作與學習
作者:林桂光2021-05-22
近月一則「無實體數碼畫5.4億成交」的新聞,應該可算是全球AI藝術屢獲熱炒的代表,也反映AI藝術已漸現初型,美術老師應該多加關注和學習,為美術教育科普化做準備。
害怕跟別人不一樣 台灣孩子為何容易自卑?
作者:洪 蘭2021-05-22
台灣的孩子缺乏自信心,假如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那必然是自己的錯。片中原住民的孩子去參加歌唱比賽,聽到別人唱的與他們不同,馬上驚慌想逃回部落,不敢上台。
疫情下如何促進學生跨文化學習?
作者:編輯精選2021-05-21
雖然此類活動每次只有個多小時,較難提供海外交流團那樣為期5至6天的沉浸式經驗,但其優勢正在於能以比海外交流團低得多的成本,讓更多學生更容易從當地人的視點看不同地方,並與當地人深入互動和交流。
開埠以來最駭人的虐兒案
作者:鄧兆鴻2021-05-21
兩名被告都是年紀輕輕便結婚、生兒育女,人生經歷不足,可能還是大孩子心態,沒有清楚考慮及準備便結婚、離婚,以虐兒為「遊戲」,更漠視自己行為對幼兒的傷害。
教育的記錄
作者:陳章華2021-05-20
就算口中不說出來,小孩心裏也有被認同被注視的期望。如果我們都能把握時候,捕捉到進入孩子們心坎的時間,我們很可能成就了一個科學家。
爲期兩年數萬師生參與 「禮行天下」中華文化傳承活動揭幕
作者:編輯精選2021-05-16
培養下一代擁有良好的品德和正面價值觀,是整個社會的共同目標和責任。希望為我們的下一代營造富關懷和具正向氛圍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促進實踐良好的品德。
人工智能教育走入課室,助新一代培育未來技能
作者:屈家妍2021-05-16
人工智能(AI)技術可以改寫世界的面貌,其廣泛應用是大勢所趨。
校貓
作者:海星2021-05-15
小黑的離去,讓學生傷心,但也讓學生學會面對離別的傷感。剛出生的小貓,讓學生學會照顧幼小的生命,珍惜生命。校貓的存在,讓自校的學習生活,添上一道活潑的色彩,也輔導了曾經迷失的孩子。
一生一師與十公斤的啟示
作者:黃智華2021-05-14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喚醒孩子的生命,讓他們從「種子」中萌芽、成長,誘導出真正的生命。
教師專業問題 政府應強化規管
作者:趙炳權2021-05-12
《香港教育專業守則》理應是每一位老師都知道和重視的,但僅僅出現在《學校行政手冊》作為參考文件,而教育局的政策只懂不斷向前,不處理操守問題,真是令人擔心。
國史 vs 中國歷史
作者:邱國光2021-05-10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的名言:「溫情與敬意」,正好道出了本國史與他國歷史在本質上的不同。
「腹有詩書」第二回合比賽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及英華小學晉級準決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08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5月8日假寶馬山樹仁大學開始第二回合次日比賽,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及英華小學出線晉級。
教孩子這一招,讓霸凌者傻眼、不再靠近
作者:洪 蘭2021-05-06
當孩子面臨霸凌,該如何讓對方放棄?大腦可以訓練做不擅長的事,對付霸凌者時,就是鼓勵孩子改變自己,讓對方自動遠離。
解決深層次矛盾
作者:馮文正2021-05-03
我們看見的問題如貧富懸殊、樓價高企、青年缺乏向上動力及歸屬感,是因還是果?若是現實的果,那麼因是什麼?
校友
作者:梁振威2021-04-30
作為校友,該時刻反思自己當年「以學校為榮」,今天有否讓學校「以你為榮」。
香港的身份教育:重回原點的省思
作者:曾家洛2021-04-29
香港人身份的獨特性就在於一國兩制。因此我們需要好好思考「中國香港人」身份的內涵和培育條件,特別是為了延續一國兩制的生命力。
老師探索和改善學科教學知識的方法
作者:朱啟榮2021-04-27
本文繼續討論從知識管理角度對學科教學知識的另外三個觀察,解釋老師如何從過去的具體經驗,套用在新的情況以調整教學方法,適應不同的教學情況。
「腹有詩書」第二回合首日比賽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拔萃女小學、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出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25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4月24日假寶馬山樹仁大學開始第二回合首日比賽,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拔萃女小學、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出線晉級。
疫情下的課堂變革
作者:李立中2021-04-22
疫情下,老師的面授課時大幅減少,學生在學習上要有突破,不能再以傳統課堂的思維,過分倚賴老師課堂教授的知識,必須要成為自主學習者。
教師與疫苗
作者:鄧兆鴻2021-04-20
接種疫苗是對抗疾病的最佳途徑,有紀錄以來,曾經發生的種種疫症,最終都是以疫苗控制。一生人接種的疫苗也夠多了,多一種又如何?
林浣心:小一入學面試需要準備嗎?父母先問自己與孩子有多少優質相處時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18
不少家長為子女入讀小學奔波,甚至面試不下10次。然而,最名校到底對學生有哪些要求,卻不多人知道。英華小學前校長林浣心親身解說,小學面試事項,以及家長與子女的關係應如何處理。
繪本故事中的真善美
作者:陳家偉2021-04-18
繪本是一道橋樑,連繫父母和子女的心。愛和陪伴是親子關係的核心價值!
透過閱讀 認識世界
作者:吳凱霖2021-04-15
我們為每次閱讀做好準備,閱書時盡量令讓幼小孩子把自身感受與文本結合,感同身受,孩子才會投入其中。我們經常強調,世上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只有用錯方法讓孩子離開閱讀。
大哉!孔子
作者:陳家偉2021-04-14
孔子的偉大之處,實在多不勝數,中國歷朝歷代,多少人前赴後繼,以傳燈火。
疫下老師變出「教育魔法」
作者:屈家妍2021-04-13
利用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等先進科技是促進創新教育,構建快樂課堂的法寶。香港教育城日前頒發「創新教師獎」給得獎者的故事,為香港教師帶來很好的榜樣。
小喜鵲和岩石山
作者:陳家偉2021-04-12
岩石山這個小島蛻變成世外桃源,驚歎大自然的奇妙,神的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