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

9月1日開學日
作者:卓王詠詩2022-09-02
以興奮的心情面對開學日,珍惜實體上課的日子,讓孩子享受及喜愛學習。
觀第二屆「腹有詩書」問答比賽有感──兼論本地古文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作者:施林海2022-09-02
去年女兒代表學校參加第一屆「腹有詩書」比賽,時隔一年,我再次坐在台下觀賽。當日會場内嘉賓雲集,學生竭盡所能,比賽氣氛相當熱烈,讓我們經歷了一次很有意義的文化之旅,也令我對本地古文教育有一些觀察與感想。
疫情的轉變
作者:陳章華2022-09-02
不輕言停止面授,積極鼓勵家長為子女注射疫苗,以及多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才是最有效及有利的方法。
今天校長不易為之「有淚不輕彈」
作者:鄒秉恩2022-08-30
校長在學校管理上必須勇於向行政、持份者及專業問責之餘,在不違背辦學團體的工作期望之下,更須遵依教育專業法例與教育局所頒布的守則及行政指引。不過今天的世情不斷地轉變當中,從前所學的已不適用於今天。
不一樣的體驗學習
作者:程介明2022-08-29
傳統的「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的劃分,已經不頂用,因為兩者基本上都是課堂傳授。筆者目前的認識,廣義的教育,體驗學習將會逐漸佔一個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社會體驗。這也是人類回歸到學習本質的方向。
重要的國民教育時刻
作者:何漢權2022-08-29
教師要按事實向學生解說,國際政治的風雲色變,美英列強與日本的橫蠻,挾台灣而害中國統一的劣行。佩洛西竄訪台灣,這是重要的國民教育時刻,是大是大非,價值教育的堅持。
新政府、新思維
作者:蔡世鴻2022-08-26
我們教學生創意解難,希望新政府也要打破舊思想、打破以往的諸多限制,以新思維行事,為香港創造一個新的局面。
也談「殺校」的必要性?
作者:黃冬柏2022-08-25
可能出現的殺校策略,多以家長選擇為由,以非專業力量扼殺辛苦營建起來的專業事工,那是至為愚蠢的浪費。
一年易過,把握時間
作者:陳家偉2022-08-24
今年,我送給畢業生每人一張小書籤,希望物輕情義重。書籤上寫了8個字──「自強不息,止於至善」,也希望讓所有梁省德的同學都追求這個目標奮鬥!
淺談97後小學校長培訓情況
作者:劉煦元2022-08-22
一個理想的校長不只是處理校務、執行由上而下的教育政策、監督學校是否達標,而應該更加高瞻遠矚,追求卓越。
一所從「零」走至「兩個零」的學校
作者:翁美茵2022-08-19
學校的建立就是要造就學生成長,讓家長認同及信任學校,以致攜手共建孩子的未來。
基督徒投身社創的啟示:社創作為價值教育的可能
作者:紀治興2022-08-18
基督徒社創家的故事,正是活生生的見證,如能放諸當下的價值教育和生命教育,所能強調的就不只包括生命價值,更包括生命的技能(與知識)。
價值教育──公信力的重要
作者:何漢權2022-08-18
具有權力的一方,是製造公信力的最優先者。政府的一個政策,立法會的一個建言,司法機構的一個判決,以及媒體的一篇報道,都可以吸引大眾注意,觸發公信的建設力及破壞力。
教材統一表述香港非「殖民地」,全方位推展國民教育──專訪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作者:編輯精選2022-08-17
新任教育局長蔡若蓮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表示,教育永遠可以做得更好,課程設計、師資培訓、校園環境等都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幫助不同年代的學生裝備自己。
甲午戰爭對學生的意義
作者:劉鴻輝2022-08-17
在不同學習階段,按程度教授甲午戰爭,能使學生由淺入深,牢牢領會戰敗的慘痛教訓,從而鑑古知今。
香港學界如何把「返大陸」變成歷史名詞?
作者:陳奕偉2022-08-16
既然深港是位處同一塊大陸上,這「返大陸」就不是地理上的,而是政治上,不能再在香港的校園出現。
梁錦松:幫助孩子獲得幸福人生 所羅門教育推出「Project M² 暑期領袖計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15
財務智商 Financial Quotient(FQ)是每個人的基本生活技能,如何有效分配資源是孩子學習獨立的重要一環。Project M²平台致力教育孩子良好價值觀、理財觀念及實用理財技巧。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作者:何漢權2022-08-15
面對教師人手流失,學童人數下降,大灣區必然要發展,國際形勢卻又變動不居,學界逾百萬持份者,如何以「認真團結、實踐目標、持續進步」相互砥礪,有力逐頁翻閱回歸第二個25年的新篇章?這是大考驗、大跨越。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13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周六(13/8)下午在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大講堂舉辦總決賽,四間晉級總決賽的學校表現出色,競爭激烈,最終由英華小學蟬聯,奪得冠軍。
蔡若蓮:從小欣賞經典作品 培養文化素養及品德情意
作者:編輯精選2022-08-13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教育局優化課程,舉辦學生活動,製作學與教資源,提供學習津貼等,旨在營造中華文化的學習氛圍,希望以活潑的方式培育同學的學習興趣,希望同學可以從中領悟,真正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借MIRROR說教講學
作者:黃冬柏2022-08-11
做事絕不可馬虎,這是起碼的,也是專業責任要承擔的;危機一旦出現,帶來的損失可能是想像不到之大。這種做事態度,都是每個人在做每件事時必須持有的!
第19屆「十本好讀」名單出爐 反映師生閱讀喜好多元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10
教育城周一(8月8日)公布「十本好讀」得獎名單,類別更趨多元化,涵蓋科學、推理、繪本、社區文化、 歷史、文學等。本屆共有471間學校參與,總票數超過45000票,足證校園閱讀氣氛更趨濃厚。
從境外引進生源以解決學界困境
作者:曹啟樂2022-08-10
如善用資源,從境外引進生源以解決學界困境絕對是可行的,並且令學生群體變得多樣化。
知識管理在學校的實際應用
作者:朱啟榮2022-08-09
知識管理的力量始終在於以人為本,必須關注教職員工和學生以及他們對數據和資訊的需求,讓不同持分者了解到參與知識管理實踐的價值。
救,還是不救的生命教育
作者:陳章華2022-08-08
我們知道在某些地方,動物的生命並未得到尊重,甚至人的生命,也未曾得到尊重,我們能夠有能力讓生命得到應有的看待,這是我們的福氣。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06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準決賽及復活賽比賽於8月6日舉行,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成功晉級,將參與下周六於中文大學舉行之總決賽。
學童人口下降 教評會促吸引外地尖子來港升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06
教評會指出,教育局提議縮班、調遷、合併和殺校等方案只能處理眼前的問題,並不是長遠的策略。為了提高中、小學就讀學生,倡議港府應檢視入境政策,容許及鼓勵內地及海外學生以特殊簽證來港就讀。
從「不再教書」開始──我的教學經驗
作者:黃顯華2022-08-06
作者先後任教了3年小學、11年中學、20多年大學和研究院,教學經歷豐厚。受到陶行知和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的啟示,開始探求多元化啟發學生學習及思考的方法。當年的多元智能學習是怎樣的?
教評會發表聲明 譴責佩洛西訪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03
教育評議會執委會周三(8月3日)發表聲明,嚴正譴責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教評會呼籲香港學界携手向年青一代加以說清楚美國種種行徑,讓香港年青一代深切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國家完全統一的必須。
「國」泰民「安」──國民教育的大方向
作者:許志榮2022-07-30
如今《國安法》雷厲風行,敏感的課題諸多避諱,專業發揮已受到動輒得咎的外緣侷限。留下來的教育工作者最需要的是理據分明的指引,提振士氣的支援,以及「授業」、「解惑」因材施教的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