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地契年期與土地價值
作者:區雅俊2023-11-29
因應2025年起至2047年將有數以萬計的地契到期,沿用傳統機制與業權人逐一查核業權及簽訂新地契的安排並不可行,當中的不確定性或對業權人及樓市造成困擾。除簡化地契手續安排外,有關可續之年期亦值得探討。
香港股民是全世界最慷慨
作者:湯文亮2023-11-29
不少人以我做燈,見我不停買樓,他們不但唔買,仲將手上唯一的自住單位賣走,60歲人仍然要租樓住,我都唔知點講,唯有減少發表預測文章,費事有人搵我做燈。
樓價指數跌幅加大 政府補招莫猶豫
作者:施永青2023-11-29
現實是政府至今並未為樓價進一步下跌作好足夠的防禦措施,顯然是對樓價下滑可能導致的生態影響估計不足。政府可有想過,若然市道持續下沉,發展商投地將不再積極,政府可如何補充這方面的收入缺失?
既然冇人買 何必推出土地
作者:湯文亮2023-11-22
如果政府唔理會業界意見,強行推出土地,再一次零入標,對政府威信是一次嚴厲打擊,就算是平常心都會受傷害,如果唔信,政府可以試多次。
減辣成效漸有顯露
作者:施永青2023-11-22
現實是發展商之前投入的資金現在都沒法及時回收,令資金鏈變得很緊張。這叫他們何來餘力去買政府新推出的土地。少了賣地收入,政府的財政就會出問題。在這樣的壓力下,政府將不得不考慮推出第二輪的穩定樓市措施。
負資產雖然續增 幸銀行甚少逼倉
作者:施永青2023-11-15
或許有人覺得,貸款人應自己承擔貸款的風險,怎可以要求政府出手救市來幫助他們擺脫負資產?這對未買樓的人不公平。然而,負資產除了會增加社會的金融風險外,還會破壞社會的內需,令經濟停頓不前。
政府減辣措施未有惠及市區舊樓併購市場
作者:黃芳人2023-11-10
長遠而言,香港對住屋仍有剛性需求,現在樓價回調,只要政府推出適切的措施扶持一下,支持發展商積極在舊區併購舊樓作重建,將為香港締造多嬴局面。
經濟順暢運作才能切實改善民生
作者:施永青2023-11-09
房屋當然是民生所繫,但對民生更有關鍵作用的是一個運作順暢的經濟生態環境,那就不是光靠有樓住就可以達致的。對此,政府需要用更複雜的方式去看問題。
租户司法覆核房委會
作者:孫明揚2023-11-09
1997年初有立法局議員以私人條例草案方式提出修改《房屋條例》,限制房委會調整公屋租金幅度和次數,規定房委會對任何更改租金的釐定,須於對上一次所釐定租金的生效日期起計最少3年後方可生效。
未來數年香港樓價、銀行業和經濟前景
作者:葉秀亮2023-11-08
一旦出現「樓價續跌心理預期」,長期物業投資者、真正置業者和炒家的房屋需求將快速消失;一些聰明的發展商見形勢不對,也會帶頭劈價,繼而引發其他發展商跟隨劈價去庫存。
「內保外貸」及「資產負債表衰退」修復
作者:尹瑞麟2023-11-07
修復資產負債表的起步,是盡量維持企業經濟活動,重點是現金流轉正,爭取至少能夠償還利息,減少企業倒閉和失業。亦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注入信心和正能量,防止「資產負債表衰退」滑向「躺平式衰退」。
有錢都唔買樓收租
作者:湯文亮2023-11-01
如果閣下是收租佬,有租客做得唔好冇租交,租客不會自我檢討,只是話租金太貴,如果業主唔收租,他其實是有錢賺。
「先免後徵」是撤不是減 應有較明顯效果
作者:施永青2023-11-01
在市道興旺的時候,買家入市意欲高漲,減辣應該會起一定的作用。不過,現時市道異常淡靜,連有剛需的用家亦轉買為租,在這種情勢下,不要說減辣很難起作用,就算是全面撤辣,也只能排除阻力,卻沒法為買家提供助力。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盛大舉行 重量級嘉賓齊聚 探討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7
灼見名家傳媒10月27日(周五)舉行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邀請了多位國際、港澳權威人士剖析錯綜複雜的時局,為香港尋找出路,逾500位政、商、學界翹楚出席。
施政報告公布減辣招稅 業界料可短線刺激樓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5
莊太量表示,股票印花稅率是財政重要收入來源,上年度達600多億元,而樓市辣招稅的作用是壓抑樓市過熱,收入亦僅有數十億元,所以股票印花稅的減幅,所以股票印花稅的減幅只能有限,否則對香港財政構成太大壓力。
信心不足加上加息是窒礙樓市發展的兩大元凶
作者:黃芳人2023-10-20
「息魔」從來都是左右樓市去向的指南針,而置業人士對後市的信心,則是影響樓市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記得2003年沙士期間,香港經濟一片愁雲慘霧,幸得中央出手,推出「自由行」措施,市民恢復信心,樓價就上升。
香港樓價的推算跌幅和最佳撤辣時機
作者:葉秀亮2023-10-18
須指出的是,此泡沫爆破之禍,始終是源於地產商群將樓價以一波又一波形式,推升至現今連地產商群都托不住的極限(若非近期利率急升,相信樓市泡沫和泡沫爆破後的傷害會更大) 。
投資地產 應小注怡情
作者:湯文亮2023-10-18
投資者與賭仔都是一樣,贏咗就會縮,不但唔敢買,甚至因為有錢賺而將手上優質物業出售,佢哋仲會話有糊唔食、罪大惡極。當樓價下跌,投資者見到市場上不時有筍盤出現,真係唔買都要睇吓,最後依然「落搭」。
恒大危機是中國增長模式的終結?
作者:陳景祥2023-10-13
過去幾年市場不時傳出恒大出現債務問題,但每次它都能化解危機、安然渡過。很多投資界人士都不明白,這種高槓桿、「債冚債」的營運模式為何可以「歷久不衰」?
香港房地產如何應對極端天氣?
作者:區雅俊2023-10-11
地庫停車場內無自然通風及陽光,而地庫內亦有密集的渠管或沙井等,長遠而言容易有衛生問題。對於發展商而言,興建地庫停車場的成本亦會較高,有違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地產已屆最壞時候
作者:胡孟青2023-10-11
機構投資者、股民對派息特別敏感,短期始終袋少咗,但長遠理性的投資者都會理解減息還債及出售非核心資產是極正確的部署。同時港府已出口術本月25日《施政報告》有機會減辣,樓市最黑暗時間似已過。
陳浩華:房地產企業ESG轉型之路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3-10-05
ESG計劃的實施是把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納入公司戰略和運營的過程。實施ESG計劃需要考慮可操作性,包括審查現有系統、重新設計不一致的政策、制定變革方案、進行員工培訓和持續審查。
內地樓市在9月份有所改善
作者:施永青2023-10-04
所謂限價措施,是政府為了防止樓價大起大落,而要求開發商按政府認為合理的指導價格來開盤賣樓。結果,政府的指導價常與市場脫節,嚴重扭曲市場,令開發商無所適從。
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9
恒大逾900億元人民幣分紅中,大部分由許家印及丁玉梅夫婦全資控制的英屬維京群島及開曼群島的離岸公司取得,並在許出事前轉移到境外,最終透過「技術性離婚」落到丁玉梅手上。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8
陳茂波表示,政府留意到現時樓市的情況跟當年「辣招」引入時的境況有些不同。今年來說,樓市基本上穩定下來,交投量跟長期平均數的月均約5000宗比較仍是稍低,但總的來說仍是穩定。
新時代下的房屋改革
作者:張量童2023-09-27
房屋供應短缺,房價不斷攀升,表面上是可開發土地供應緩慢、發展項目審批過程冗長和建築成本持續上升所致。然而,房屋對於某些群體是一項投資工具,既得利益者包括大量已經擁有物業資產的家庭、個人及機構投資者。
鬆按保樓價上限真係咁筍?
作者:胡孟青2023-09-27
政策雖有助減輕樓花物業買家首期負擔,政策目標擺明幫助上車客,並非要幫助貴重物業價買家。基於經濟環境未改善,預期新措施難以長期提振新盤交投,價與量均難以長期受惠。
量化本地土地用途管制
作者:梁天卓2023-09-24
由統計處的數據可以看到,近年來,香港的「地積比」一直在下跌,這可能意味着發展商在相同面積的土地上所能建設的樓面面積減少了。這一指標反映了政府對土地使用的管制愈發嚴格,從而可能導致新樓盤供應減少。
內地宜及早撤銷限購
作者:施永青2023-09-21
社會上不斷有呼聲,希望政府可以出手「救市」。而政府方面,雖然認為問題的確嚴重,但推出的「救市」措施卻只是杯水車薪,效果並不明顯。
辣招令政府少收很多印花稅
作者:湯文亮2023-09-20
生意人做生意的基本要求很簡單,就是「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蝕本的生意冇人做」,不過,政府唔係生意人,最鍾意做蝕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