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余華:生活是屬於自己,不屬於別人的──「文學自由談」座談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8
很多人說是福貴是一個悲劇人物,我就一直不同意。我覺得,生活是屬於自己感受的,不屬於別人的看法。
歐陽修《朋黨論》冤枉了哪兩個皇帝?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05
歐陽修乃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寫的《朋黨論》更是一篇文采不凡,流傳千古的名篇。不過,此文雖然立論精闢,但所舉的例子卻似是而非,並不準確。
蜘蛛在詩歌中的意趣
作者:招祥麒2023-08-05
本文由《詩經》賦、比、興的寫作手法入手,縷述古典詩中的蜘蛛世界。
重拾文以載道的大旗:周聞道如何緩解在場主義散文難題?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05
周聞道的自我介紹顯得有些謙虛了,他只提到自己是「作家」和「經濟學家」,其實他還有一個重要的稱謂尚未提及──文學活動家。
米蘭·昆德拉下筆的時候
作者:張灼祥2023-08-03
昆德拉就是太愛講道理,不管他講的是《小說的藝術》,還是《可笑的愛情》。當他放慢步伐,不再用文字來諷刺人世的不堪,他還有什麼話要說呢?
另類金庸百科全書
作者:鄭明仁2023-08-03
鄺啟東可能已預知金庸小說的版本研究已達極限,很難再有什麼新發現,與其再鑽牛角尖,不如另闢蹊徑。鄺啟東轉而研究「另類金庸」,結果大有所成。
阿濃:回首來時路漫漫 寫作豈止稻粱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3
阿濃坦言,儘管他想當「香港的安徒生」,但能夠寫出這麼多本書,主要是因為投身了教育事業,了解師生所思所想,說出他們的心裏話,也收穫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這令他既快樂,又感動。
一剪梅.徽州
作者:張楨2023-08-02
未了塵緣怎奈他,飛去寒鴉,吹斷胡笳。
鳥的天堂
作者:招祥麒2023-07-29
鳥是大自然一物,觸目可見,可是到了詩人眼中,竟生出無窮之意,發而為詩,就將一時所見所思所感的,衝破時間和空間,感發遠方,昭示來世。如此,詩歌,使鳥的生命延展永生,也就是鳥的天堂。
揭露731部隊罪行 日本作家森村誠一耆壽去世 中國外交部表哀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7
日本著名作家森村誠一24日(周一)病逝,終年90歲。森村生前撰寫多部暢銷作品,其中包括揭露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行的報告文學《悪魔の飽食》。
念念不忘,千里傳音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27
庚戌子搜索出數之不盡的證據之後,已清楚見到金庸對梁林的往事「念念不忘」,而「千里傳音」就是他費盡心思,以畢生精力為梁林所做的一切。
一年容易又書展 漫談3位李偉民、陳煒舜、西西新著
作者:張灼祥2023-07-27
年初問何福仁:「西西講足球的文章,可以結集成書呀。」「字數不夠出一本書。」半年過去,《港島吾愛》出版了,第一部分講足球,是為《再看足球》。西西談「看足球」,讓我們也看出人生道理來。
書展2023|韋婭:塵封於我們每一個人心裏的童真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26
7月21日香港作家韋婭在書展演講。她表示,兒童文學從來就不只是孩子們閱讀的,它屬於每一個保有童真的心靈。無論你是老人還是少年,捧讀一本兒童讀物,你就已成為兒童文學世界裏的一位公民。
醉花陰.上海
作者:張楨2023-07-26
青蔥散盡如飄絮,何處能安寄?
阿濃文字的魅力
作者:陳家偉2023-07-26
阿濃是香港文壇的傳奇,由1970年代《華僑日報》時期的專欄「點心集」開始至今已60多年了,但他的創作仍然源源不絕!
書展2023|《文學世界回眸》出版感言
作者:廖書蘭2023-07-24
筆會的作家與作品大都創作於50年代後,時移勢改,顯晦興亡,當時的政治環境有別於現今,今人不宜以今日眼光厚薄古人。當年人和事已成歷史,但具有研究近現代史的價值,讓後來者對前賢都可多一分「同情地理解」。
花花世界
作者:招祥麒2023-07-22
春花秋月,有人視而不見;有人見了,如在夢中。只有真性情,真心靈的人,才體會、感悟出僧肇「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的深意,才見得到鮮花之美,明月之美,領悟人和萬物存在的真實涵義。
典故的迷宮──乾隆皇一首情詩的敗筆
作者:許志榮2023-07-22
最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一個展覽讓觀眾在地上躺着欣賞詩歌。現場的設計效果當然有新意,至於感受如何則見仁見智。不過就乾隆夢見孝賢的情詩而言,只要讀懂詞句,再探究其典故,總有尷尬的感覺。
〈惟其是脆嫩〉中的辛棄疾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21
金庸畢生從事文藝事業,成為影響幾代華人文化的作家和報人。〈惟其是脆嫩〉中慷慨激昂的言詞,亦必然令他深受牽動,而其後他亦徹徹底底地用小說作品回應了林徽因的託付了。
東北望
作者:張楨2023-07-19
清輝大漠臨玉頂,驛路流雲悵闊遼。
清麗其詞,端莊其品──千載才女李清照的跌宕人生和文學藝術成就
作者:李大齊2023-07-18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大時代,前半生享受北宋繁華,中年之後金兵南侵,靖康之難,國破家亡,人民流離失所。她的作品可以分開兩期,前期作品渴望愛情,寫好多少女心事,傷春悲秋,後期作品悽苦哀怨,物是人非事事休。
延春芍藥續芳華
作者:招祥麒2023-07-16
芍藥便是如此豪麗,開在春盡夏初之時,也來爭春寵,也來僣花王,就在你慨歎花之美的同時,下一刻她就香消玉殞,那一堆如雪飄飛的落紅,連唏噓都不曾等待,便向人間拜別,將最美一刻留駐,也在最短的瞬間謝幕。
何文匯主持《唐詩三百秒》節目 慶祝母校利瑪竇宿舍成立93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14
知名語言及文學學者何文匯博士主持《唐詩三百秒》節目,慶祝母校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成立93載,7月7日(周五)於港大黃麗松講堂舉行首映禮。
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言易好:千載詞帝李後主《玉樓春》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作者:李大齊2023-07-11
李煜詩詞歌賦,音樂藝術樣樣精通,由於太子突然逝世,冷不提防隨即當上皇帝, 當時只有24歲。沒有經世之才和訓練,怎樣治理好國家呢?無奈造化弄人,把他放在一個不適合的位置,吃力不討好。
不能錯過的第一課
作者:陳家偉2023-07-09
久違了的「香港書展」終於可以在今年的暑假舉行;為了隆重其事,各大小書店和出版社都把握最佳檔期,日以繼夜努力,推出琳瑯滿目的新書,所以最近的新書已令人目不暇給及。
文相濡:詩人不自覺地求對求工穩,卻令詩篇充滿節奏感
作者:文相濡2023-07-07
《詩經》、《楚辭》等先秦典籍當中就有很多的對偶句式,譬如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之落英」等句,或許詩人無意識不自覺地求工求對,卻令整篇詩篇充滿節奏感。
教學評估與文明之間
作者:何漢權2023-07-06
香港學校的評估發展,需要苟日新,若要真正實踐評估促進教學,而教學最重要是建立學生的全人發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是很重要的一環,教育的評估內容,也要將中國文明元素加進,從而優化教育。
一剪梅.吳越
作者:張楨2023-07-05
相思紅豆鎖重樓,月影微波,人影輕舟。
張惠教授主講:《紅樓夢》用小說人物的學習方法 讀懂創意寫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3
傳統經典《紅樓夢》中包含很多創意寫作的元素,在立意、煉字、推陳出新、創作方面均有值得細味的地方。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張惠教授以《紅樓夢》與創意寫作為例,啟迪聽眾如何將經典化為我用。(第三部分)
張惠教授主講:《紅樓夢》意象與纖語 經典之中的詮釋與象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3
傳統經典《紅樓夢》中包含很多創意寫作的元素,在立意、煉字、推陳出新、創作方面均有值得細味的地方。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張惠教授以《紅樓夢》與創意寫作為例,啟迪聽眾如何將經典化為我用。(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