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經典《紅樓夢》中包含很多創意寫作的元素,在立意、煉字、推陳出新、創作方面均有值得細味的地方。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張惠教授以《紅樓夢》與創意寫作為例,啟迪聽眾如何將經典化為我用。
原配、續弦、知己,這三位佳人,陪伴着蘇軾走過宕蕩不平的人生。蘇軾與三位夫人的鶼鰈深情,觀照出人世間最誠摯的愛情。
嶺南大學利榮達中國文學講座教授兼環球中國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長主任蔡宗齊博士接受本社專訪,分享他多年來致力推廣西方社會正確閱讀中國詩歌及文學的心得,以及這種想法的源起。
《中華文化論衡》的風格大開大闔,兼具縱向的歷史維度及横向的東西跨度,於世界史視域中評點中華文化,對讀者有一定的啟發。
人間君是真秋色,獨我林中一落枝。
在蘇軾筆下,寫盡了無限的愛戀深情。他與3位夫人的款款情深,演繹了愛情最好的模樣。
浮生一日暫相羊,青燈觀古卷,對影兩彷徨。
讀蘇軾的詩詞,足以淨化心靈,提升氣質。以上名句,宜細讀,宜品味,更宜參悟!
時代的進步,令文藝創作的要求已默默起變化。電視連續劇已取代了長篇小說,今天極少人再看長篇小說了。小說更好像已死亡,不大受歡迎。但筆者卻沒有這樣悲觀,因為無論電影或電視劇,都要由懂得寫好小說的人動筆。
寫日記,是有些人的生活習慣,也是有些人在艱難歲月、人生逆境中的生存方式。本講座探討日記與日常的關係:日記體文學如何記錄生活,反思社會,譜寫生命?(第三部分)
寫日記,是有些人的生活習慣,也是有些人在艱難歲月、人生逆境中的生存方式。本講座探討日記與日常的關係:日記體文學如何記錄生活,反思社會,譜寫生命?(第三部分)
寫日記,是有些人的生活習慣,也是有些人在艱難歲月、人生逆境中的生存方式。本講座探討日記與日常的關係:日記體文學如何記錄生活,反思社會,譜寫生命?(第二部分)
寫日記,是有些人的生活習慣,也是有些人在艱難歲月、人生逆境中的生存方式。本講座探討日記與日常的關係:日記體文學如何記錄生活,反思社會,譜寫生命?
小樓蟬鳴夏夜涼,山圍空谷意茫茫。
嶺南大學利榮達中國文學講座教授兼環球中國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長主任蔡宗齊博士接受本社專訪,分享他多年來致力推廣西方社會正確閱讀中國詩歌及文學的心得,以及這種想法的源起。
「横渠四句」中所揭櫫的四種「為」,自天而人,自人而學,自學而生的萬世抱負,這是儒家哲學最終極關懷的體現,具有凜然浩瀚之氣勢美;在文句中兩兩相對,語意上層層遞進,言簡意賅,具鏗鏘有力之音律美。
一個國際大都會,衣食住行不必外遊,模擬的異國風情都擺設在眼前,甚至連大眾儀容裝扮的風格也亦步亦趨了。可是與族群相關的土產卻可令人產生豐富的倫理和審美想像。
今日社會在致力推動培養同學掌握科技領域知識的同時,更需要培養充實的文化內涵,尤其對於人文精神的認知與提升學習。
我和西湖有着特殊機緣,每次來此,都很容易進入狀態,有神馳古今之感。北山路、抱樸道觀、雲栖竹徑、虎跑寺、柳浪聞鶯、蘇堤,還有孤山,每一處都留下了我的足跡,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能夠給人無限聯想。
古都春綠楊柳岸,炎黃故里軒轅殿,百萬莊園階前月,客旅漫漫人不倦。
很少有風景名勝能像西湖這樣,在並不算大的空間裡薈萃了如此豐富的極致風景和歷史文化。在這裏隨便一座廟宇,一座小橋,乃至一座亭台,都是歲月滄桑的濃縮,見證過千百年的風雲變幻和悲歡離合。
張愛玲創作3個階段,都和香港有關。一起繼續收看許子東教授主講,張愛玲作品中的香港是怎樣的,談談《傾城之戀》如何描述兩性之間的愛與戰爭。
張愛玲創作3個階段,都和香港有關。一起聽聽許子東教授主講,張愛玲作品中的《第一爐香》,如何描述華麗背後的清醒沉淪。
《紅樓夢》第七十六回中,林黛玉對出一句「冷月葬X魂」。林黛玉「葬」的是什麼「魂」?究竟應該是花,還是詩?
張愛玲創作3個階段,都和香港有關。早期小說為上海人造香港夢,描寫她的殖民地經驗,文字華麗,意象蒼涼。3年港大生活,對張愛玲早期寫作有什麼影響?一起聽聽著名文學學者許子東教授的講座。
香港中國筆會成立於1955年,迄今已經68個年頭,當初我加入筆會是受朋友之邀,之後獲選為會長是一個意外賦予的責任。擔任了12年的會長出版了這一本文集,算是完成了歷史任務,並為青史留一份見證。
笑傾天下亦三分,醉霞芙蓉面,花隱玉佳人。
哲學家追求真理,文學家追求人世間的感受而體悟生命的價值,歷史說出往事以為待人處事的借鑑。方知文史之中,卻往往包含著更多人生智慧,信焉!
首先,金庸認為楊過需要有福爾摩斯的偵探頭腦,而這其實是在暗示讀者也同樣需要。當大家明白金庸的這個指引,便自然要去深入調查,連結線索,設想關係。
行宮秋夜寒,往事何堪,至今長恨印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