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1:26:3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朱啟榮

香港大學教育博士,多間幼稚園、小學、中學校董,現任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校長,曾任多間中學校長、副校長。曾任津貼中學議會執行委員、黃大仙區中學校長會副主席、香港中學校長會執行委員及屯門區中學校長會秘書;並擔任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兼任講師。 過去連續三年,朱校長帶領中華基督教會協和書院,在2013、2014及2015年獲得香港最受推崇知識型機構大獎(Hong Kong Most Admired Knowledge Enterprise (MAKE) Award),為第一所本港獲此殊榮的中學,2014年度更獲全港首名得獎機構及榮獲亞洲最受推崇知識型機構大獎。

多關注社會價值的教師 表現更優秀?
作者:朱啟榮2024-10-10
筆者平日觀察所見,表現優秀的教師大多比較關注社會效用價值。筆者建議校長或學校管理層,可以多在教師會議上分享,校內教師能表現出關注社會效用價值的故事,鼓勵教師關注社會效用價值觀。
3個關鍵結構 預測教師職業選擇
作者:朱啟榮2024-09-03
在教育範疇,期望值理論則可以用作分析教師的離職動機;Watt和Richardson(2007)依此認為,FIT-選擇動機框架則可以預測教師職業選擇。
善用價值觀框架 了解教師工作需要
作者:朱啟榮2024-07-29
校長或學校管理層應多關心教師,盡力避免他們離職。他們大可以利用本文所介紹的人類基本價值觀及工作價值觀框架,檢視學校的工作氛圍,進一步關心教師。
教師為何離職?
作者:朱啟榮2024-06-18
研究發現教師幸福感是最能預測他們離職的機會率。因此,教師與其工作環境之間的匹配(即個人與組織的契合度)最有力地預測教師流動意向。
教師的情緒勞動與幸福感
作者:朱啟榮2024-05-07
研究顯示,情緒勞動可能對教師幸福感不利,但對教學效能提升有利,結果似乎與一般香港教師,甚至與東方國家的教師做法一致。
教師滿意度和教學品質的關係
作者:朱啟榮2024-03-22
校長或學校管理層應多了解整體教師,對工作的滿意度及學校的師生關係,並了解有否個別教師對其工作及與學生的關係是否滿意。
教師與學校價值觀的差異對教師的影響
作者:朱啟榮2024-02-09
教師的價值觀與他們的教學行為有關,一些研究表明,體育教師較重視學習過程,更注重學生的技能發展;而重視社會責任的教師則傾向關注與學生的關係。
教師個人價值觀對工作滿足感有何影響?
作者:朱啟榮2024-01-02
個人價值觀某程度上影響個人的動機與決策,據學者研究個人價值觀會對個人行為有所影響,也會影響幸福感。
教師幸福感的內涵
作者:朱啟榮2023-11-20
倘若教師在自己的職涯中感受快樂與有幸福感,則教師會對教學充滿熱情與活力,如此直接與間接地影響着學生、激勵着學生,進而促使學生真正喜歡學校,熱愛學習。
教師的幸福感的初探
作者:朱啟榮2023-10-12
教師流失已成為學校發展一大問題,並非以往退休、進修、轉行等原因。筆者希望探討教師流失是否與幸福感相關。
解決學校知識管理障礙的出路
作者:朱啟榮2023-09-07
校長必須擔當學校變革推動者。香港學校在知識管理實踐方面較為冷淡及消極,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校長未能理解在學校推行的好處。
香港學校知識管理能力初步探究
作者:朱啟榮2023-08-09
筆者在自己服務的學校中已推行知識管理已有十多年,體會推行知識管理的好處和難處,但本港大部分學校對之看法和態度較為冷淡及消極,往往是有限的和初步的。
透過知識管理 適應世界急變 教商實行有差異
作者:朱啟榮2023-06-28
知識管理是最重要的工具,通過知識管理的過程可以促進個人隱性知識的增長,以致學校成員可以彼此分享個人知識,並從與其他人交流分享知識過程中獲得嶄新的詮釋。
學校透過知識管理適應世界急速的轉變
作者:朱啟榮2023-05-15
學界如何運用知識管理的理念,讓學校更能適應世界急速的轉變,以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效能?
學校透過知識管理累積學校組織知識
作者:朱啟榮2023-03-27
為了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學校或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需要檢視學校成員已有知識,關注現有知識的重要性並有效地使用它,亦需要探索仍欠缺或不足哪些知識。這正是學校的「知識審計」過程。
學校如何透過知識管理提升教師素質?
作者:朱啟榮2023-02-17
知識就是學校的智慧資本的核心,也是教師專業能力及專業技能的基礎,也是提高學校績效的策略。教師需要裝備自己的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技能以適應未來的發展,以協助學生在未來世界立足。
如何幫助老師建立分享知識的文化?
作者:朱啟榮2023-01-09
人們對分享知識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恐懼。身為機構管理者需要體諒及明白,不要操之過急,趁機鼓勵同工間多分享,才能建立分享知識文化及信任的氛圍。
跨越知識管理應用的障礙
作者:朱啟榮2022-11-28
在資訊共享過程中,關鍵不是所交流分享的資訊內容有多少,而是有沒有建立分享文化及信任的氛圍,鼓勵大家分享及交流,以及更強大的橫向和縱向溝通,知識管理才能落地生根。
知識管理在學校應用要注意什麼?
作者:朱啟榮2022-10-20
學校推行知識管理並非輕而易舉,當中一定遇到大大小小的挑戰和困難,但從筆者多年經驗,可知學校推行知識管理是值得的。
明確資訊流和數據系統對學校知識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朱啟榮2022-09-09
學校要「以人為本」方式,以用家為主導的態度發展系統的功能,以員工的需要作為出發點以鼓勵同工彼此間多交流分享,他們就會有需要使用相關系統儲存、交流及分享資訊。否則,相關系統只是閒置而沒有人主動使用。
知識管理在學校的實際應用
作者:朱啟榮2022-08-09
知識管理的力量始終在於以人為本,必須關注教職員工和學生以及他們對數據和資訊的需求,讓不同持分者了解到參與知識管理實踐的價值。
知識管理與學校改進
作者:朱啟榮2022-07-08
近年,學校需要不斷適應教育局的政策,鑑於對教育改進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教職員工作的需求,如何更有效地收集、傳播並分享數據及資訊?
學校領導如何促進學校累積智慧資本
作者:朱啟榮2022-06-06
校長透過個人品格、性向及行為方式可以有效建立信任與尊重的校園文化,這是建立教職員的「人力資本」的重要根基。而不斷積極推動同工持續發展時,教師在實踐中的知識必然增加,學校的智慧資本也相應地逐漸累積。
如何透過教師知識分享累積學校的智慧資本
作者:朱啟榮2022-05-03
構建老師間的共享文化是實施知識管理和創建學校智力資本的關鍵,而校長的角色對於突破共享的障礙非常重要。期望擁有更多智力資本的學校能夠以更大的信心和能力,面對教育改革和社會變革的挑戰。
學校的智慧資本──結構資本
作者:朱啟榮2022-03-25
學校的結構資本是教師和學生以外,一切能為學校增值的制度、慣例和基礎建設等;亦是指一切能促進學校內部組織、對外關係,和能支持學校更新及教師發展有關的資本。
學校的智慧資本
作者:朱啟榮2022-02-23
學校的知識管理可以鼓勵教師檢索、應用、分享、創造和儲存靈活智慧的知識以改進教學和學校行政的效能。靈活智慧的知識管理可以加強員工的專業能力,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從而積累學校智慧資本。
學校與智慧資本
作者:朱啟榮2022-01-18
作為學習機構,學校必須發展其核心無形資產之一:為公眾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的智慧資本(Intelligence Capital)。
「探究作為立場」的教學知識
作者:朱啟榮2021-12-16
「探究作為立場」的想法可能成為未來教師學習的主流,教師學習不再只被理解為個人的專業發展的歷程或成果,而應理解為對學校教育甚至整體社會帶來改革的長期集體項目。
教師知識的再思
作者:朱啟榮2021-11-15
教師「以探究作為立場」所獲取的知識比傳統理論式知識──實踐知識區別所釋放出的知識概念具更豐富的含義,突破了「實踐(Practice)等同於實用的(Practical)」概念的局限。
教師的「探究式知識」
作者:朱啟榮2021-10-04
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探究再結合更大的社會、文化和政治處境建構一些新知識,對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而言,均屬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