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Mar 30 2025 09:48:0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周慧儀

學習友坊教育顧問總監,秉承「學習有方,博思明志,愛群新民」的教育使命來服務社群,積極推動自主學習、閱讀與寫作、中華文化與品德教育,致力協助中小學開展新世代全人教育。廣泛閱讀生命教育專家,《知識雜誌》和灼見名家教育專欄作家,5本結集書《校長也上課》作者,教育文章刊登於《大公報》、《明報》、《經濟日報》、《教育現場》、《文路》和《教師中心傳真》。曾擔任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項目經理、語文資優教育講師和中學中文科主任。曾應邀參與香港課程及考評改革小組會議,並與香港大學協辦閱讀教育研討會,擔任國內城際和本港校際閱讀、寫作、講故事比賽評委,深圳年度十大童書評審作香港區代表。公職包括香港兒童基金會名譽顧問,教育評議會執委,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校長會成員。誠邀各界交流合作、共創教育。joeychow317@gmail.com

價值重整之旅
作者:周慧儀2019-12-05
請問各位香港政府高官、教育局局長、各大學和中小學校長們,您們在價值教育這片教育板塊上,曾花上多少經費與心血去作深入研究與探討呢?
品讀國學經典 讓人看通世情
作者:周慧儀2019-09-30
筆者寫作本文的目的是盼望能以國學經典知識和智慧,來孕育年輕的生命,讓我們珍愛的下一代可在中華文化寶庫中,愉悅地遊歷四方,踏實地借古鑑今,並嘗試去認真思考:究竟什麼才是為學之道、為民之責?
時事通識廣泛閱讀
作者:周慧儀2019-08-28
廣泛閱讀,同時包括了通識閱讀。在此資訊爆炸、知識浩瀚的世代,我們仍要再追問:究竟怎樣才能獲取有效的資訊和所需的知識?
港大辦閱讀推廣研討會:圖書館如何傳承文化?
作者:周慧儀2019-06-27
立德樹人,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務,而文化的傳承與開拓更是我們文化人的時代大使命。
獲得快樂與幸福是有方法的
作者:周慧儀2019-05-22
快樂與幸福有一個共通點,兩者皆是由人隨己意而決定享有與否的一種自由選擇之結果。
杭州文學文化遊學之旅──體驗遊學的真諦
作者:周慧儀2019-04-12
所謂遊學,即「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過程,萬里路上人文風光和自然景色滿目皆是,根本就是一本又一本活着的書。所以我們走在萬里路上,必要如讀書一樣認真,要用心觀察,反覆比較與品味,才能有所學、有所長。
聽聽孔夫子如何說為學之道
作者:周慧儀2019-03-08
至聖先師孔子在2500年前已教導人們有關為學之道:(一)要好學,要立志為學;(二)學與習並重,持之以恆;(三)為學要謙虛、謹慎、好問;(四)學習與思考結合。
隨心率性地閱讀有時 認真深入地閱讀有時
作者:周慧儀2019-01-30
閱讀,是按讀者自身的不同需要,在不同時空中,進行不同形式的閱讀體驗:隨意式閱讀有時,功課式閱讀有時,探究式閱讀也有時。
香港教育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作者:周慧儀2018-12-27
尊師重道是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然而,現在香港的社會風尚弘揚尊師重教嗎?香港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專業地位足夠高嗎?我們對教育新時代有深度的了解和適切的應對嗎?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我們的角色與使命又是什麼?
親子閱讀20招
作者:周慧儀2018-11-23
親子閱讀有許多不同的良策,建議大家從如下20種方法中,選出那些適合您現況的建議,認真地嘗試一遍。
教育,從學習動機說起
作者:周慧儀2018-10-22
學習時出現各式各樣的學習問題,正常不過,例如,學習態度不理想,欠認真;學習基礎知識不牢固,欠認知;學習方法不恰當,欠策略。
獻上由衷的感激,我的好老師!
作者:周慧儀2018-09-14
筆者自小幸蒙屢遇恩師,我的恩師造福了我的人生,讓筆者充滿能量,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挑戰。
提升閱讀質與量 培育自主學習能者
作者:周慧儀2018-07-17
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優秀的語文老師起着關鍵作用,因他們能在閱讀教育課程內容、教材和教學方法上,有清晰的概念和有效的施教策略。
閱讀繽紛 · 悅讀愈趣
作者:周慧儀2018-06-11
千萬不要強逼孩子看書,否則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愛上讀書也要講究方法的。
倡導香港全民閱讀的20個教育提案
作者:周慧儀2018-05-08
從「城際閱讀文化交流會」中,就各地閱讀教育領導和學者專家中所獲得的真知灼見,作一些歸納和分析,謹供各位教育有心人參閱,懇請多多賜教。
人生的文學課:漫步文學花園
作者:周慧儀2018-04-03
大家只須單純地跟隨着文學大師的心靈思路往前行,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行,便一定會成功走進那個花團錦簇、清香四溢的文學花園,在那文學花園中漫步人生!
反思教育之源與學習之法
作者:周慧儀2018-02-28
若大家想在這無邊際的「學習禾場」中取得豐碩纍纍的收成,我非常鼓勵大家要時常反思及活用「GET CROPS」這八大學習機制。
生命教育:讓人回家,讓人愛回家
作者:周慧儀2018-01-25
近月接二連三的虐兒案,反映香港缺乏「生命教育」和「家庭教育」。現在務必重新檢討,做一個有愛心的父母。
心中光明真摯 · 詩中光華睿智
作者:周慧儀2017-12-21
余氏寫下千多首詩歌,他把生命全情投入於詩藝之中: 詩歌創作是余氏的最愛,是他的終極關懷,更是他人生意義之所繫、 生命價值之體現。
語文寫作課:遨遊寫作天地
作者:周慧儀2017-11-21
我們平時多看、多聽、多讀、 多想,並把所見所聞記在心中,以備他朝寫作之用, 則我們的文章不用再被批評為言之無物、貧乏單薄,而是給讚揚為選材切題、內容豐富充實、能旁徵博引了。
語文學習:閱讀與寫作,讀寫互進
作者:周慧儀2017-10-20
寫作教育,寫作的本質是甚麼?寫作能讓渴望表達自己的意願,渴望讓別人了解的需要得以實現。我們為何而寫?寫給誰看?該怎樣寫?怎麼才能寫得好?如何立意取材才能讓思想更顯深度和廣度?這些全是重要的問題。
大學之道 · 領袖之風
作者:周慧儀2017-09-19
大家都會同意人要彼此尊重,不應打壓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但言論自由理應在自律、理性、客觀和平和的環境中進行,是要以知識和道理先行。
香港的廣泛閱讀教育
作者:周慧儀2017-07-24
若我們願意虛心地多閱讀,則廣泛閱讀必引領我們走進一個繽紛璀燦的大千世界。
廣泛閱讀,從兒童繪本閱讀談起
作者:周慧儀2017-06-26
閱讀使人跨越自身和環境的限制,走入一個更寬廣、 更豐盛的美妙天地:古今中外、宇宙未來。
自主學習的三大成功因素
作者:周慧儀2017-05-19
自學是人的本能,人人都有獨立學習的能力。
教育的意義:經歷「復活」的大能
作者:周慧儀2017-04-20
復活有何意義?教育又有何意義?
從「德智體群美」到「身心靈德智體群美事情」
作者:周慧儀2017-03-13
香港社會雖然繼承了中國傳統「德智體群美」五育觀,然而,要反省的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能夠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中,取得「信望愛」這人生三大至寶呢?
春節隨想:自主學習學通識
作者:周慧儀2017-02-08
作為中國人、文化人、教育顧問、母親,究竟我與農曆新年有何關係?我想透過漸趨清明的自我概念,朝向一種能自主學習的境界邁進。
2017,愛您一切,學會感恩:教育從愛開始,並以愛相傳
作者:周慧儀2017-01-05
此人緣之結,要感恩,確實難,確實十分難,但非不可能!
香港STEM數理科技教育現況
作者:周慧儀2016-12-01
筆者認為 STEM 數理科技教育的進路是「從統整學習、體驗式學習、合作學習、創意解難到培育社會創新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