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01 2025 09:55:5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名家論教育
錢穎一:教育如何體現育人?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9-04-16
在我們當前的教育中,相對而言,我們更缺乏對人文精神、人格養成、人生發展的教育。理解人文價值,堅守人格底線,反省人生意義,應該成為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的必修課。
名家論教育
陳志武:童年被透支的孩子,很難形成健全人格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9-04-09
我們之所以送孩子上學,並不是因為孩子必須要上學,而是因為他(她)要為未來的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接受教育,是一個人為了實現人生目標而必須經歷的過程。
名家論教育
鄭也夫:不輸在起跑線,這是在毀掉孩子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9-04-02
教育改變命運,有兩種解釋,一個是教育提高了你的能力,改變你的命運;一個是教育給了你學歷,這個學歷説明你改變了命運。
名家論教育
周海宏:感性素質低的孩子,是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站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9-03-19
21世紀中國開始全面邁入了小康時代。小康時代,是感性需求全面升級的時代!小康經濟是感性經濟,因此這個時代企業家的感性質素,對整個企業的生存發展,是生死攸關的影響。
名家論教育
周國平寫給兒子:爸爸是你的童年守護人,明天你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9-03-14
你要有一個決心,就是「做自己學習的主人」,今天做自己學習的主人,明天你才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名家論教育
錢穎一:人工智能將令中國教育的優勢蕩然無存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9-03-05
創新人才的教育僅僅靠知識積累是不夠的,教育必須超越知識。對於創新人才的教育,有3個十分重要的因素:知識、好奇心和想像力、價值取向。
名家論教育
日本的教育是在培養能力,而中國的教育是在灌輸知識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9-02-14
別人的教育是在培養能力,而我們的教育是在灌輸知識,這才是中國值得深思的部分,這才是中國未來需要警惕的地方!
名家論教育
史丹福大學教授:父母如何幫孩子尋找到目標和動力?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9-01-22
父母、老師們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應只是單單考高分、考不好會讓父母失望等,這些真的是很短期的目標。
名家論教育
教育,不只是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12-18
文化是心靈裏面的事,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是課本、課文,很多文化是需要感受的,文化教育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需要想更多的辦法讓孩子從小心靈裏就有文化的情感和情懷,這是建設文化強國的根本。
名家論教育
學英語,發音不標準怎麼辦?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12-07
不要太糾結於發音或是口音的問題,聽得懂,說得出,能閱讀,能寫作就可以了,因為決定你英語能力的上限絕對不是發音。
名家論教育
育兒是場馬拉松,終點線有兩條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11-27
育兒是場馬拉松,起跑線有兩條,終點線也有兩條,孩子從父母的肩膀上出發,父母依照孩子的發展規律引導孩子開始長跑,跑到孩子可以獨立生活,追求幸福的終點為止,這就是父母的任務。
名家論教育
龍應台:天天說國際教育 那什麼是真正的國際化呢?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11-20
從北京到吉隆坡,國際化成為一個舉國上下努力追求的目標。但是,慢一點,究竟什麼叫國際化呢?我們不妨來看看龍應台這篇文章。
名家論教育
教育者不要再痴迷於製造標籤化的「教育特色」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11-15
若教育者對教育特色或差異的追求極端到這樣一種程度,只求特色,不重共識,不尊重規律,為特色而特色,為創新而創新,那麼就會捨本逐末,將特色創建活動引導到完全錯誤的方向。
名家論教育
金庸與學生暢談大學與人生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11-08
武俠小說的讀者一般會有一種幻想,一旦自身受到委屈、受到欺負,就幻想能有俠客來幫他鳴不平。金庸希望,讀者應該想像自己就是一個俠客,一個好人,一個有本事的人。
名家論教育
金庸與教育的不解之緣:江湖路遠,青春再見!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11-06
有人說,金庸吝嗇,但對於教育,他一直默默付出。他還告誡同學們要安心做學問,不要有為了掙錢、為了發財而做學問的念頭。
名家論教育
中國課堂VS美國課堂,區別究竟何在?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10-30
對一個中國學生來說,美國課堂是陌生而又有趣的,只要有足夠的信心和積極的態度來適應美國課堂的文化,就能收獲很多。
名家論教育
潘光旦: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人以自由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10-23
改革開放以來,在人才強國戰略和望子成龍思想的影響下,加強兒童的早期教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風尚。這很可能是許多獨生子女缺乏溫柔寬厚的性格、不容易與別人和諧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因。
名家論教育
周國平:我們怎麼能讓教育變得那麼「野蠻」!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10-18
我的擔心是,今日的學生在將來回憶自己的人生歲月時,腦中不再會出現值得感念的老師形象。
名家論教育
周國平:當今教育的種種問題,實際上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9-27
我理解的人文精神,簡單地說,就是「以人為本」。也就是說,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價值。
名家論教育
資中筠:大學文科,關乎文明和價值的根本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9-25
現在一提到某個學科或某項研究課題,最常出現的問題是「有什麼用?」以這個標準來衡量,那麼這次會上不斷提到的那些清華引以為驕傲的大師所做的學問,或賴以成名的著作,都經不起一問。
名家論教育
錢穆:近代教育忽略了人道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9-20
莊子說:「道術將為天下裂。」今天世界的道術,則全為人人各自營生與牟利。德性一觀念,似乎極少人注意。職業為上,德性為下。從事教育工作者,亦被視為一職業。
名家論教育
耶魯大學校長:成為模範公民 建設美好將來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9-18
希望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持有不同觀點的耶魯人都能享受耶魯大學帶來的權利,同時在校園外也能實現自己作為耶魯公民的義務──抱有好奇,善於傾聽,尊重文化,服務他人。
名家論教育
占士‧莫理斯:教育有沒有靈丹妙藥,能夠幫助我們變得具有創造力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9-10
創造力的培養需要學習新的知識,我們需要學習大量的知識才能夠有創造力。有沒有教育方面的一種靈丹妙藥,能夠幫助我們所有的人能夠變得具有創造力,能夠解決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問題呢?
名家論教育
中國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學的東西太「有用」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9-04
中國父母所說的教育「有用」,多指的是立竿見影式的馬上有用。衡量知識的尺度,是以分數、考級和升學為標準,有助於此則有用,無助於考試則無用。八個字形容我們當下的教育:「急功近利、急於求成」。
名家論教育
朱永新:學習的革命,未來需要我們重新界定學校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8-27
教育是什麼?教育是為生命存在的。我們把人的生命分成: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
名家論教育
吳軍:為什麼我們要接受教育?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8-16
我們說「教育改變命運」,那麼,究竟受教育和沒受教育的差別在哪裏呢?
名家論教育
吳軍:時代決定你的命運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8-09
你最終這一輩子有多大成就,首先取決於你的時代。你不能把控時代,因為你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時代,而有些事你能把控,比如教育,你是可以把控的。
名家論教育
吳軍:教育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和階層嗎?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8-02
這個時代,讀書無用論正在興起,教育還能改變命運嗎?如果教育不能改變命運的話,那我們階層是不是固化了?
名家論教育
林清玄: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7-17
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
名家論教育
易中天:中國教育不見得比中國足球更有希望
作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2018-07-09
中國教育的毀人不倦的癥結,似乎連瞎子都看得明白問題在哪兒。然而,易中天喊出「我反對勵志,反對培優,反對成功學,反對望子成龍」。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熱門文章
四叔金句 畢生受用
胡孟青
長和賣港口風波──做足功課 理智應對
黃賢
一身傲骨 三千詞作夜點睛 76歲詞聖盧國沾告別戲劇人生
本社編輯部
關品方:長和一筆交易牽動國際棋局 中方如何突圍免受美箝制?港口布局只求經濟利益 還是攸關國安戰略?
本社編輯部
冷戰與國際秩序的變化:美式霸權的動態演化
鄭永年
長和繼續爭取出售港口 學者籲交易雙方須顧及中方商業利益
本社編輯部
國際生愛香港國際化、港大英語教學、大灣區多工作機遇
本社編輯部
馬時亨:香港要改革公共財政 實現量入為出
本社編輯部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有港商建言政府改變聯匯 冀減息度樓市寒冬
本社編輯部
邵志堯博士:長和賣港口餘波未了 事前未深思政治風險?商業物業市場未回暖 可引導內地平錢來港?港交所換女CEO後 港股有運行?
本社編輯部
推低美元利率 旺了香港樓市?
何國良
杜寶玉貼地氣的水墨情
益行
樓市的夢醒時分
湯文亮
葉秀亮教授:美國步步進逼 巴拿馬運河會花落誰家? 長和不配合北京 將有什麼嚴重後果?
本社編輯部
律師夢見特朗普 引粵劇名師龍貫天:做人「三要」和「三不要」
李偉民
科大入學處處長:科大着重創造知識 而不只是傳授知識
本社編輯部
香港故宮全新特展「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即日起至6月中展出
本社編輯部
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
張灼祥
感懷「新」世:兒時‧光陰
李偉民
劉兆佳教授:美國如何通過間接管治 建立橫跨五大洲的帝國? 哪14個現象反映大美帝國逐步走向終結?
本社編輯部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