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Feb 24 2025 19:39:5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張惠侶

曾任電台、電視記者。2005年隨丈夫帶同女兒駕雙體帆船 Jade 在太平洋遊歷四年八個月,並進行在家自學。回港後重歸陸地生活,有感香港的教育壓力太大,遂與其他家長於2014年成立教育大同,希望透過展示不同的教育可能,鼓勵大家反思教育。著有《一家帆遊》上下集及《我的孩子學的不一樣》。

芬蘭朝聖之後的「實習」老師 :反思教育在「趕」什麼?
作者:張惠侶2018-06-19
我們的社會太重視結果,忽略了過程;太在意比較,漠視了個性。一趟芬蘭之旅不會讓我變成教育界的超人,但確實讓我反思和警覺更多,願意嘗試改變。
芬蘭有個快樂圖書館 反思學習空間的多元性
作者:張惠侶2018-06-12
過往香港政府去芬蘭取經,但是回看今日的圖書館,取經之旅似乎無功而還。香港的圖書館大部分都是閱報的老人家。如何才能吸引更多市民,尤其是年輕人,使用圖書館設施?
朝聖芬蘭:尊重多元就是尊重孩子
作者:張惠侶2018-06-05
這次芬蘭之旅,有一點讓香港老師無不讚歎,就是在芬蘭學校中看到的信任。我們相信,信任是建基於他們的文化對人的尊重,對小孩作為個體的尊重。
朝聖芬蘭:尊重學生 做功課都有得揀?
作者:張惠侶2018-05-25
芬蘭的老師認為,學生覺得有選擇,就會樂意參與。這樣一來,功課不用劃一,不同能力的學生也各得其所。
老師也朝聖:帶着問號去芬蘭
作者:張惠侶2018-05-17
課堂不講求教得多、教得快、教學內容豐富,而是要孩子學得懂,容讓每位學生有選擇、自主學習、自由發揮,讓他們學會欣賞自己卻是真實的。
考試可以有選擇嗎?
作者:張惠侶2016-04-01
從女兒自決教育方向,談到歐美漸吹不考試風。
家長們:你可幫助建立教育的大同世界!
作者:張惠侶2015-11-08
社會上主流家長的願望是要孩子愈早學得愈多愈好,要贏在起跑線,考得好成績,上大學,這才叫幸褔,可「教育大同」卻唱反調,實在是專門破壞主流幸褔感的「邪惡組織」。究竟,我們是什麼葫蘆,賣什麼藥?
家長們:你可幫助建立教育的大同世界!
作者:張惠侶2015-11-08
社會上主流家長的願望是要孩子愈早學得愈多愈好,要贏在起跑線,考得好成績,上大學,這才叫幸褔,可「教育大同」卻唱反調,實在是專門破壞主流幸褔感的「邪惡組織」。究竟,我們是什麼葫蘆,賣什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