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11:03:3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吳文軒

90後教育界斜桿工作者、人文學學士(專修:溝通藝術)、教育碩士、註冊教師、教育教練學倡導者、資深機構/團隊及生涯教練。深信柔韌性是全球及社會未來變幻中核心態度和能力,現職於人材培育機構教思(EduMIND)任服務設計總監及首席教練,晚間於港專教授人際傳意技巧科、香港社會與社會福利科及活動設計與執行科。曾任港專成人教育中心(九龍工業學校)夜中學校長、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教育主任(培訓及課程)、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人生規劃主任及創意教師協會理事。吳亦積極實踐教育教練學,現為MetaCoach Foundation香港分會主席、明愛專上學院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學生事務處顧問,並於19/20及20/21年度利用教練學協助學友社培訓傑出中學生領袖得獎者及C Me Fly毅恆之星夥伴計劃同行教練。

學科教學更要教提高效率
作者:吳文軒2025-03-19
系統性的效率提升訓練,例如明智地使用能量、設定界限及防範完美主義,比單純的知識灌輸更能助學生突破瓶頸。
借鏡追星局長:愛有度・活出工作
作者:吳文軒2025-02-14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曾在訪問中提到,「一直以來信念都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不會忽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這種想法和很多年輕人也相同,是一種思想觀念上的同步,產生很強的親和力。
四位女大學生的嚴冬考古實習
作者:吳文軒2025-01-08
動手,是一個促進香港青年認識和了解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最好方法,學生也能透過深入認識國家對考古的重視和相關政策,進一步提高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不可輕視的班主任課
作者:吳文軒2024-12-02
老師和學生都是獨一無二,老師和學生在每個學年的相遇既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有機結合。
42.195公里的心戰
作者:吳文軒2024-11-14
「為什麼跑步對自己這麼重要?」從教育教練學的提問流程中,這亦是一條至關重要的問題。為了突破自己?為了給自己一個難忘回憶?筆者的是希望成就更好的自己,在自己陌生的領域中重新探索自己的不足和可能。
從再培訓課程談中學生的素養培育
作者:吳文軒2024-09-19
有學生曾經和筆者分享,過往參與過一些導師帶領的個人素養和求職技巧課程,不斷玩遊戲,要求他們分享得着和感受。他感到,連自己都沒有概念或理解,導師想我說些什麼呢?到頭來也只是很片面的分享:就是要負責任吧!
成長思維·如何推動?
作者:吳文軒2024-08-14
在學校裏,我們常見形形色色的頒獎禮,這樣建構出的是一種強調結果的讚賞。然而,要發展成長思維,我們必須多強調的是學生奪獎前的努力和付出,以至他如何面對各種困難。
「過3爆4」是錯?
作者:吳文軒2024-07-09
筆者認為能夠「過3爆4」的同學更多是一個擁有全人發展能力,能夠在多元挑戰中掌握成功脈落,擁有抗逆力、有自我實踐追求心,和懂得調節自己適應環境的人。
疫情後遺症:勿忘社交潛規則或環境規則
作者:吳文軒2024-05-27
疫情打斷了社會規則的「傳承」, 導致學生無意識地忽略了很多過去被認為重要的社交潛規則或環境規則。對於一些成年人來說,這些學生便顯得欠缺禮貌,實情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犯了哪些非成文規則。
里程碑的重要
作者:吳文軒2024-04-15
學生懂得把人生不同階段和不同目標拆解,可避免無謂的失落。有些人認為定立不同的里程碑給予人一種欠大志、欠長遠的感覺,這只是因為定立里程碑的時候忘卻了自己的大願景和大目標。
採購的思考:到校師生活動/服務
作者:吳文軒2024-03-08
教育同工應該要就服務供應商的表現作出監管,亦應該有充分的前期溝通工作,這樣才能夠為學生帶來不一樣且有效的學習體驗。
等待學校釋放的校友潛力
作者:吳文軒2024-01-19
校友是學校的寶物,擁有着多元的經歷和專業知識,同時見證着學校的發展。他們總有一顆心在母校,潛力亦不少,但基於種種原因,仍需要學校師長或校友會成員細緻策劃,才能把他們內裏的潛力釋放起來。
讓學生領袖學習顧客服務
作者:吳文軒2023-12-07
學校的學生領袖時常扮演多個角色,要是他們在領袖基礎訓練中接受專業的客戶服務訓練,相信學生的品德及領袖素質,以至學校整體形象都會因此有所提升。
惡劣天氣的教育思考
作者:吳文軒2023-10-30
筆者認為惡劣天氣是一個很好的教育課題,當中涉及各種不同的價值,不同的抉擇判斷。借助惡劣天氣這個題目給予學生一些情景遊戲, 讓他們代入不同的持份者,思考每一個人的需要、感受和限制。
屯元天的反思
作者:吳文軒2023-09-26
屯元天有不少公園和綠化空間,為市民提供很多休憩和運動的地方。反思當然可以在書桌進行,但筆者更喜歡到空曠和廣闊的地方。事實上,環境空間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模式。
學期來了,要打氣,要集氣
作者:吳文軒2023-08-24
開學日將至,筆者希望借文與各位同工一起打打氣,分享一些筆者喜歡的小思考和小方法,一起以最佳狀態開始我們本年度的課堂。
學年回顧:教師和學生會否太忙嗎?
作者:吳文軒2023-07-13
筆者認為「減」也是一種關愛青年人的表現,寄望新一個學年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從「減」之中更幸福,更有條件地發展成長。
毅進人有上進心 不該污名化
作者:吳文軒2023-05-29
筆者認為要當專一個專業的毅進老師,首要是要有充分的彈性。其次,毅進人本是充滿毅力,且力求進步,專業的毅進老師心內絕對有一種堅持:把學生好好培育起來。
階段性終結:回看毅進文憑的教學見聞
作者:吳文軒2023-04-17
非毅進同工、朋友和環境氣氛對毅進有負面想法,筆者認為較多是源於環境氣氛和公眾或教育界人士對毅進文憑認知度不足造成。
寵物小精靈.不會變老的10歲
作者:吳文軒2023-03-02
人雖然長大,我們亦由學生變為老師,但人生的探險歷程直到死的一天也永不完結。成年人如老師、家長能否保持童心,能否保持熱血,或者能否欣賞同儕的童心、熱血⋯⋯我覺得非常影響這個社會的氣氛和氛圍。
機會之眼──教導學生看到和抓緊機會
作者:吳文軒2023-01-19
由治及興,除了多告訴年輕人香港、國家和全球有什麼機會,也是時候促進年輕人發展強勁的機會之眼,讓他們能夠鳥瞰世界的機會,借助國家和香港的發展引擎抓緊機會。
生活和學習的編程
作者:吳文軒2022-12-09
借用編程的概念,教師可以把模範生的學習和生活程式向其他同學分享 展示。然後鼓勵其他同學嘗試模仿,並且按個人限制作出調整,教導學生追求卓越。
中層教師需要一頂「團隊教練」帽子
作者:吳文軒2022-11-30
學校需培訓中層教師擁有團隊教練的意識,在職場上做好調解衝突和壓力的角色。優秀的教職團隊可以互相協助、友善溝通,營造出溫馨有愛的職場環境,有助教職員團隊運作暢順並展現團隊成員的價值。
溫度在價值教育的重要
作者:吳文軒2022-09-23
價值教育的關鍵始終在於教師和學生的關係,多和學生溝通,多關心學生,多恰當地讚賞學生,也當適時給予改善的意見,學生總會感受到教師的溫度。
青年興·香港興·再思中學學生會的建設作用
作者:吳文軒2022-07-18
疫情後,學生領袖文化普遍散亂,傳承功能大大減少,團隊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筆者認為學界應該藉此把危機轉為機會,重塑香港學生領袖的優良文化。
教師的廚師帽:擁有教育教練學思維的教師
作者:吳文軒2022-05-12
結合專業教育及專業教練的教育教練,就像專業的分子料理廚師,結合傳統高端的烹調手法及科學化的前瞻技術,把各種差異的食材按食者在特定情境的需要,製作為一道又一道良食。
疫下時代的協作與團隊重塑
作者:吳文軒2022-03-03
齊心抗疫,面對逆境,人心是關鍵。在人類文明發展中,團結協作往往讓人類克服一個又一個大困難。寄望在下者的自己能夠充分配合領導的工作,恰當地建設;在上者的自己能夠有愛地帶領,展現團隊成員的潛能和力量。
健康的「勤勞」價值觀
作者:吳文軒2021-12-24
人生有不同階段,勤勞不可盲目,需要考慮各階段當下自身的不足和發展需要,以恰當定出投入勤勞的程度,做到身心平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