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03 2025 08:07:4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釋證嚴

證嚴上人,台灣著名宗教家、慈善家,慈濟基金會創始人與領導人,開創慈濟世界,涵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2010年獲台灣民眾推選為最受信賴的人。1937年出生於台中清水鎮。1963年依印順導師為親教師出家。師訓「為佛教,為眾生」,奉持不懈。1966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以後的數十年來,慈濟世界在上人慈悲呵護下,一步一步堅實的茁壯。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濟人,出現在許許多多有災難的地方,親手拔除人們的苦與痛,秉慈運悲行於菩薩道,同心實踐證嚴上人三願:人心凈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曾獲頒:2009年國際慈善論壇國際慈善功德人物獎、2008年世界佛教友誼會全球佛教貢獻獎、2007年日本庭野和平基金會庭野和平獎、2004年加州美國亞裔聯盟亞美人道關懷獎等眾多國際性榮譽。

最美的語言
作者:釋證嚴2020-01-06
「感恩」與「謝謝」在程度上有很大的不同:「感恩」的「恩」字是心上有「因」──因,就是種子;這顆種子深深種入心田,生根、茁壯,結出纍纍果實,表示程度很深刻。
周休與周修
作者:釋證嚴2019-12-30
現今社會注重休閒,假日眾多,慈濟人則是連假日都「分秒不空一過,步步踏實做」。一般人周「休」二日,慈濟人是周「修」二日。
添壽20年
作者:釋證嚴2019-12-23
人生在世,脫離一切自私、追求的煩惱,為人群而生活,才能自在、輕安,真正發揮人生價值,是真正的人生。
三分之一的實用
作者:釋證嚴2019-12-16
我們應學習人生的經濟學,而非斤斤計較於財物多寡的經濟。俗云:「人算不如天算。」汲汲營營於算計的人生很辛苦,有人為經濟奔忙,拚得一生辛苦、一身病痛,最終收場又如何?
發心的當下
作者:釋證嚴2019-12-09
人生要用心抓住時間,做人處事一切無不是要多用心;把握當下的一秒就是人生的永恆歷史。
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
作者:釋證嚴2019-12-02
人生無常,怎能有期待明天的心?
一年減一歲
作者:釋證嚴2019-11-25
又過一年,有多少快樂?有人會說:「添了一歲。」我就想:是少一歲,不是多一歲。倘若一個人的壽命是80歲,過一年不就是減少一年;多一歲,其實是生命中又少一歲。
生命的勇士
作者:釋證嚴2019-11-18
身體健康時,要好好保護、保養我們的身心。
灑脫的人生
作者:釋證嚴2019-11-11
人家都說什麼事都要學,死不必學。偏偏證嚴法師卻告訴大家:什麼事都可以不必學,死一定要學。
尋找一顆芥菜子
作者:釋證嚴2019-11-04
生命的存在與否,強求不得,存在時要愛惜,留不住時就得放下,這是生命的自然過程。因此,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珍惜緣分,不只是對人,對所有的生命也要愛護,才會有幸福的人生。
返璞歸真
作者:釋證嚴2019-10-28
人生無常,免不了生、老、病、死。過了一天,表示我們的生命已減少一天。因此,我們不能讓時日空過,而要好好把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
意外的收穫
作者:釋證嚴2019-10-21
人生的業力是很奧秘難測的,因此,當下的每一秒鐘都要好好地起握,身不要造惡業,心不要有雜念。因為心力能指揮身體的動作,心一起念,一舉一動無不是業。
回饋眾生恩
作者:釋證嚴2019-10-14
大愛是不分國籍、種族、你我的,只要肯付出,一定能得到相對的回饋,就從我們生活的地區做起,讓天地間到處充滿愛的氣氛,何愁沒有「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的一天呢!
鑽石人生
作者:釋證嚴2019-10-07
尊重生命是把自己的生命時光好好運用,珍惜時間妥善地應用在工作中,讓生命有價值才會受人尊重,我們要多用心,創造一個閃閃發亮的鑽石人生。
三粒玉米糰
作者:釋證嚴2019-09-30
慈濟是感恩、大愛的世界;大愛、感恩不斷地循環。大家所付出的,我們再為社會建設,或者用於救助國內外需要幫助的人,把這分愛匯聚在一起發揮濟世的良能。
越洋送髓一家親
作者:釋證嚴2019-09-23
慈濟立足台灣,將大家的愛散播到普天下,由此也看到許多活生生的人間菩薩。
快樂之源
作者:釋證嚴2019-09-16
人生要有自我祝福的觀念,整天喊苦,還不是痛苦地過日子;如果祝福自己,不就能樂觀地過日子嗎?所以,大家要互相祝福,不只是知福、惜福而已,還要再造福。
童蒙之學 始於禮義
作者:釋證嚴2019-09-09
一塊好布料,若沒有好的裁縫剪下第一刀,也做不出漂亮的衣服;人生也一樣,從童蒙教育開始,就需慎重以對。
人生最後 心安靈安
作者:釋證嚴2019-09-02
助念是人們以至誠的感情和關懷的力量,讓生者心安、亡者靈安,也是法親之間情誼的陪伴。
婚宴從簡 善行為重
作者:釋證嚴2019-08-26
婚禮是給新人終生的祝福,招待親友的宴席若能素食不殺生,不但增添福氣,也造就功德。
天清景明 追思感恩
作者:釋證嚴2019-08-19
人往生後捨此投彼,不需要也收不到子孫燒的紙錢;倘若祖先真的長守在荒涼而雜亂的墓地,子孫卻每年只來探望一次,應該也會感到兒孫不孝、沒有人情味吧!
新年心年 勸善造福
作者:釋證嚴2019-08-12
華人遇到年節或重大慶典時,常燃放鞭炮、煙火。一時的燦爛只是過眼雲煙,卻對空氣造成很大的污染。
戒為制度 愛為管理
作者:釋證嚴2019-08-05
慈濟四大志業涵蓋多種社會功能,許多領域我並不擅長,必須倚賴各主管同仁樹立穩固的組織架構,以有形的章法落實「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的精神。所以,我絕對尊重各領域的專業。
善念循環 共聚福緣
作者:釋證嚴2019-07-29
人生在世,離不開人與人之間。我們若能珍惜人與人之間,不論面對何種人際關係,都把心顧好;做人守根本、家庭有倫理,社會自然平安。期盼普天之下,人人皆能如此,同聚善念福緣,世間將充滿祥和瑞氣。
安分守己 長幼有序
作者:釋證嚴2019-07-22
現代人強調自由。真正的自由在安分守己,進而付出助人,感到身心輕安,歡喜自在;倘若抱着「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如此毫無節制、自以為是的自由,反而可能招致許多不自由的後果。
戒行清淨 圓滿人格
作者:釋證嚴2019-07-15
修習「戒、定、慧」,是以戒護心,心定於正確的方向,智慧因此而生。
防非止惡
作者:釋證嚴2019-07-08
一般人在起心動念之際,總是容易犯錯,但是像故事裏的出家人一樣懂得悔過的人有多少呢?我常說要防非止惡,錯誤的念頭一起,要趕緊停止,才不會犯下罪行。
簡化複雜的生活需求
作者:釋證嚴2019-07-01
人生沒有什麼好計較,重要的是如何能心無雜念,不受污染,生活過得輕安自在。
戒毒者的自白
作者:釋證嚴2019-06-24
聽到那位戒毒者的分享,雖然毒素已經深入體內,但只要有心,他還是能完全改變自己的生命,重新擁有健康的人生。
少汰舊換新,多選耐用物品
作者:釋證嚴2019-06-17
父母用愛付出,孩子會學樣。衣服的功用是讓我們遮體,是一種禮節;再來是讓我們禦寒,保持溫暖,只要整理得乾淨,穿起來合身,用錢買回來的和撿回來的有何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