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r 31 2025 05:42:4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施林海

香港註冊中醫師,從事中醫藥行業,師從歐陽衛權教授和李賽美教授,近年參與李賽美教授主編之《名師經方講錄》系列叢書,擔任副主編。平素醉心攝影、盆景、奇石及舊物收藏,篤信文化和藝術能夠豐富人生。

聯繫電郵:manuscript1976@gmail.com

此情今已成追憶──2014年春古先生廣州之行
作者:施林海2022-01-28
古先生曾談起中國文字,說「昔者倉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認為文字似有神秘力量,可以通神。我的層次沒這高深,文字予我很大的撫慰和寄託,令我紛亂失序的內心得到安撫,更加理性的去面對古先生的倏然離去。
跟着照片去旅遊:中世紀的睡美人──布魯日
作者:施林海2022-01-19
看着照片,我腦海中又泛起了那14世紀的古老排鐘的清脆鐘聲,傳遍整個布魯日城區,仿佛回到了那簡樸的中古世紀。古老馬車踏着輕快的腳步翩然舞過,處處詩情畫意,與看風景的人組成了這座中世紀古城的優雅畫面。
中西田園詩 意涵大不同──管窺香港的田園體驗
作者:施林海2022-01-07
陶淵明固然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體悟,但也有「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的感慨。那西方田園詩又是如何演繹田園生活呢?根據天人合一理論,人類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做田園勞動無非是尋覓到自身本源而已。
慕男症與發花癲──中西傳統醫學中的女性性成癮
作者:施林海2021-12-24
西方傳統醫學對於性上癮的觀念和治療方法已經過時,而中醫傳統治療依然有效。我等凡人均有慾念,分別只是程度多少,以及如何處理和轉化而已。最重要的是,這屬於私人自負盈虧的範疇,道德標準在此顯得軟弱無力。
來自雪山的呼喚──回憶之中的滑雪樂
作者:施林海2021-12-17
人類總有飛翔的欲望,很多人都有夢中飛翔的體驗,也許人類的潛意識裏總想擺脫肉體的拘束,及現實上的種種限制。滑雪的感覺最接近飛翔,是一種自由自在的運動。
哀哉梅艷芳  未聞馬君語
作者:施林海2021-12-10
比起今日,梅艷芳的那個年代給予她選擇的空間少得多,她的人生中並沒有「親人要生」或「保持距離」的選項。我覺得她活在一種與生俱來的家庭責任感之中,只能隨命運安排,身不由己。
「花果飄零」的香港文化
作者:施林海2021-11-25
文化底蘊之建立絕非一朝一夕,需要正確的態度,亦需要時間的浸淫,但前提必須要先了解自身的境況,認清「花果飄零」的慘淡現實,有此自知之明,才能夠補己不足,踏步向前。
現代婚姻何去何從?──從敦煌離婚文書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1-11-14
香港地離婚能否好來好去,看來並不樂觀。一水之隔的內地,問題可能更加複雜。
分手也寬容──從敦煌離婚文書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1-11-13
《放妻書》將問題的重心放在雙方感情不合及因緣聚散之上,再加上傳統報應觀,使雙方心懷善念,接受現實,期盼將來,最終才能夠相互祝福,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好聚也好散──從敦煌離婚文書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1-11-12
比起現在離婚的水火不相容,惡言相向,敦煌《放妻書》以平緩、大度、祝福的態度來了結難續之緣,用不糾不纏、不怨不恨的方式,來和諧處理婚姻破裂,盡顯唐代敦煌地區包容和豁達的婚姻觀,值得現代人借鏡及參考。
學習中文的一流讀物──民國中文教科書
作者:施林海2021-10-22
2010年起,國內掀起了一股「民國課本熱」熱潮,100年前的民國中文教科書的市場行情如火如荼,極受家長們青睞,熱潮延續至今,為什麼呢?
萬里尋親說孝道──萬里尋親故事的背景及内容特色
作者:施林海2021-10-08
明清時代的孝子們歷經千辛萬苦,尋找親人,除了是為了自身生命價值的安頓,也是為了將父母帶回家族和親情倫常之內,更重要的是,孝道更可以遮掩或彌補父母的過錯。
萬里尋親說孝道──古畫背後的故事
作者:施林海2021-09-30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件文物,都承載着豐富的歷史和故事,引導着我們進入另一時空,了解當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前些日子和家人遊香港藝術館至樂樓,引起了我和女兒的強烈興趣。
青藤書屋 心靈淨土──夢迴紹興之四
作者:施林海2021-07-28
青藤書屋主人徐渭特立獨行,代表了在越文化背景下人之性格都秉承了一種剛直勇武,明顯區別於溫婉靈秀的吳文化,自成一格。因此,紹興一帶的園林也比起蘇州園林來得雄渾古拙。
倉橋直街與書聖故里──夢迴紹興之三
作者:施林海2021-07-21
紹興的老街很有味道。我很喜歡一個人獨自走在這些街道上,細看歲月的痕跡,靜聽歷史的低喃。在這些古老的街道大門前,時而坐着幾個老人,平靜地享受着黃昏時光,從他們的臉上能看到歲月的滄桑,也有江山靜好的從容。
陶公闢山 後人覓趣──夢迴紹興東湖
作者:施林海2021-07-04
我等生在和平年代,物質豐盛,旅遊經歷遠超古人,可供翻查的資料也汗牛充棟,唾手可得,差的只是我們能否安頓身心,靜心品味,探求旅遊照片背後的故事和淵源,神遊千里。
坐困香江 神馳千里──夢迴紹興東湖
作者:施林海2021-07-01
愈是大名鼎鼎、趨之若鶩的地方,未必有真趣,旅遊就是這樣。
大人物與皮膚病──曾國藩、馬拉與海爾賽
作者:施林海2021-06-22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依然肆虐全球,不但改變了個人生活方式,也予世界格局重大衝擊,有見及此,疾病與人類的關係更值得我們深思。
參加腹有詩書比賽 國學修養功底大增
作者:施林海2021-06-11
倘若我們對自身文化與傳統只是一知半解,又如何進行有系統的反思和有意義的批判呢?如何教會我們的下一代建立正確的文化認同和身份座標,實乃當前香港的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