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2:32:2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沈言
沈言
中西文化的觀察者,香港文化的追夢人。
無問西東
年度漢字中的香港
作者:
沈言
2025-02-03
十個年度漢字,串起香港十年,記錄香江往事,承載市民記憶,既是浴火重生的香港故事,亦是心手相連的中國故事。
無問西東
文明的心光
作者:
沈言
2024-08-21
香港商務印書館於110周年之際,出版《文明的心光──一萬個太陽畫集》,即旨在喚醒公眾對自閉症特殊群體真正需要的關注,藉此開啟一條通往自我探索與社會認受之路。
無問西東
城寨傳奇
作者:
沈言
2024-05-10
無疑,九龍城寨是香港的一種生存空間、一個象徵符號、一段都市傳說……在城寨清拆三十年之際,《九龍城寨之圍城》在江湖恩怨之外重塑了熱辣滾燙的城寨故事,為曾經的「黑暗之城」加添溫情與暖意。
無問西東
我來自北兮,回北方
作者:
沈言
2024-04-18
返鄉期間,筆者無意中發現所住居所與中學舊址相去不遠,難掩興奮,即刻按圖索驥尋訪學校蹤跡,紅磚白柱的三層高教學樓舊址在晨光微熹下映入眼簾,為《巨流河》書裏書外的故鄉重逢,寫下新鮮熱辣的現實註腳。
無問西東
飲食男女
作者:
沈言
2024-03-15
時隔七十載,有幸捧讀《食經》,聽老饕經驗之談,憶文人交往之誼,在行雲流水美文之間,尤感歷久彌新、口頰生香。飲食男女,由食到愛,無論熱烈如火抑或溫柔似水,都是最撫凡心的人間煙火吧。
無問西東
追憶滬上年華
作者:
沈言
2024-03-06
劉以鬯在《酒徒》中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借助文字的力量,不同代際的上海作家,紛以各自筆觸追憶滬上年華,令一座城的潮濕記憶得以保存和綿延。
無問西東
繁花落盡見真淳
作者:
沈言
2024-02-21
黃河路上的燈紅酒綠、聲色犬馬、人面桃花,夾雜着吃吃喝喝、情情愛愛、生生死死,反映了滬上市民階層的悲歡離合與是非成敗,折射出時代巨輪下的社會發展與城市變遷,書寫着十里洋場有關名與利、情與愛的記憶和遺忘。
無問西東
芳影香江
作者:
沈言
2024-02-02
物以稀為貴,那些年極其有限甚至稀缺的相片,無疑為那個早已逝去的時代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影像紀錄。地處中西方交鋒前沿地帶的香港,作為西方攝影術在東方世界最早的落腳點之一,影樓承載了那些年獨一無二的光影記憶。
無問西東
記憶若有限期
作者:
沈言
2024-01-19
無論是馬路的喧囂、石階的幽美、戲院的斑駁,還是鄉野的靜謐、繁花的繽紛、霞彩的斑斕、日落的絢麗,無不飽蘸畫家生於斯,長於斯的情感,藉親切動人的筆觸,定格獨一無二城景美學印象,追憶吾心安處的家園似水流年。
無問西東
西泠孤山的鴻雪印跡
作者:
沈言
2023-11-27
人間正道是滄桑。在無垠的宇宙中,兩個甲子不過彈指一揮間,卻也總有飛鴻踏雪泥,一如西泠孤山的鴻雪印跡,任憑滄海桑田,不變的是守護文化的初心與風骨,不改的是問道金石的志業與氣度。
無問西東
似曾相識的香港
作者:
沈言
2023-10-20
創辦於四十四年前的「油中」,自創立之日起,便定位為人文社科專門店,當中尤以文史哲書籍品類最為齊全。在「油中」遇見「似曾相識的香港」,秋夜有書香盈袖,便是香港書業邂逅香江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吧。
無問西東
何以金庸?另類金庸!
作者:
沈言
2023-10-13
大俠逝世五周年之際,一場名為「從金庸小說到金庸文化」的展覽正在尖沙咀鬧市一間書店舉行。意猶未盡的「金迷」朋友,大可以來一場書中漫遊,在風起雲湧的武俠世界之外,再下一城,探索變幻無窮的金庸世界。
無問西東
幕後英雄的電影人生
作者:
沈言
2023-09-22
提及電影,觀眾首先想起的,自然是活躍大銀幕的演員,以及編織光與影的導演和編劇。殊不知成就一部電影所牽涉的人力物力甚鉅,絕非僅限編導演三駕馬車而已,每部電影的背後更有一位重要推手——製片人。
無問西東
似是故人來
作者:
沈言
2023-08-30
資深多媒體創作人司徒衛鏞新書《似是故人來》以17位已故香港流行文化代表人物為主軸,從演員、歌者、導演、填詞人、廣告人,到作家、畫家、音樂家、娛樂鉅子等,憶舊日往事,致敬香港流行文化的光輝歲月。
無問西東
民國大家的為父之道
作者:
沈言
2023-06-16
彼時,在古今中外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根深柢固的父權社會岌岌可危,傳統父親角色遭遇空前挑戰,於是乎,開明之士不僅在東西文化之間探索救亡圖存之路,而且尋求突破傳統的為父之道,親身演繹求新求變的父愛故事。
無問西東
人間有知音
作者:
沈言
2023-06-02
置身碎片化的時代,就連生活亦難免變得支離破碎。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愈來愈傾向於享受電子郵件、手機短訊和社交媒體的速度,卻幾乎忘卻了手書信函的溫度。
無問西東
閱讀這件「小事」
作者:
沈言
2023-05-12
今時今日,靜心閱讀一本書以淨心,已經變得愈來愈稀缺,愈來愈奢侈。但是閱讀「事小」,卻茲事「體大」。
無問西東
龍城記憶
作者:
沈言
2022-10-19
關於龍城的記憶,於我而言,既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之內,亦在平凡的人間煙火之中,它不只是暖暖的舊日時光,更有着濃濃的人情故事。
無問西東
魔法的救贖
作者:
沈言
2022-08-20
英雄救宇宙,魔法救英雄。魔法世界中有關善良、正義與愛心的救贖,讓每一個宇宙、每一個時空,都充滿信念、希望與力量。
無問西東
愛情只是古老傳說?
作者:
沈言
2022-08-04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溫情的承諾,在人間煙火中白首不相離,這才是愛情應該有的模樣。
無問西東
疫下宜讀 因閱而悅
作者:
沈言
2022-04-22
不會讀書的人,只活了一次;會讀書的人,活過一千次人生。
無問西東
夏日最後敞篷紅色小跑車
作者:
沈言
2022-02-22
「師太」亦舒在晚年寫就的「紅色敞篷小跑車」故事,依然可以引發老中青不同代際女性的共鳴,只因那是關於青春的悸動記憶,滿溢着年少時的怦然心動與黯然神傷。
無問西東
我的少女時代
作者:
沈言
2022-01-26
對於花季的執念,或許早在小學時期已經萌芽。在娛樂生活尚不豐富的年代,青春劇《16歲的花季》風靡一時,裹挾着將臨花季的期待、正值花季的觀照、走過花季的懷念,橫掃大中小學,令一代人為之着迷。
無問西東
我的香港夢
作者:
沈言
2021-12-31
遙想舊日,鮮衣怒馬,美人如玉劍如虹。但願,香港文化可以歷劫重生,苦盡甘來,鳳凰涅槃。但願,無數你我他的香港夢,亦可有美滿結局。
無問西東
歸心似箭
作者:
沈言
2021-12-10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縈繞不去的故鄉。對於安土重遷的中國人,鄉愁是鄉土情結的永恆主題,或許有朝一日垂垂老矣,故鄉會是生命的燭火,寄託着葉落歸根的盼望。
無問西東
似水流年──73歲國際超模梅伊‧馬斯克(Maye Musk)
作者:
沈言
2021-11-10
作為「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母親,相比成為「某人的媽媽」,梅伊更在乎做自己。
無問西東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作者:
沈言
2020-06-06
在疫情籠罩下,己亥年的冬天匪夷所思地漫長,庚子年的春天姍姍來遲,以致對於春的饑渴不可遏抑,內心生發出對春天前所未有的執念。
無問西東
口罩迷城
作者:
沈言
2020-05-11
各色口罩如綻放的妖嬈花朵,白、藍、綠、黃、紫、粉、紅、橙……比彩虹色還要絢爛,但疫情籠罩下的人類社會,幾時才能經歷風雨再見彩虹?
無問西東
倏忽一年
作者:
沈言
2020-03-21
倏忽一年,對於宇宙而言,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白駒過隙的剎那光陰,對於個人而言,卻可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回首剛剛過去的一年,經歷了夢想的幻滅、至親的死別、疫情的衝擊,有太多的沉痛欲語還休。
無問西東
一個女人的黃金時代
作者:
沈言
2019-06-06
蕭紅在世之時,卻總是被拋棄、被傷害、被漠視。在愛情上,她是「棄女」,有「花自飄零水自流」的無奈,卻也是「烈女」,有「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任性,直面「比青杏還酸」的宿命。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熱門文章
長和賣港口風波──做足功課 理智應對
黃賢
馬斯克走人 改革仍繼續
王弼
「可以選,我選自由自在」──專訪黃修平導演
馮珍今
趙靈敏:特朗普向普京示好只是一廂情願? 中國國力日益強大 美聯俄抗中戰略為何無出路?
本社編輯部
長和繼續爭取出售港口 學者籲交易雙方須顧及中方商業利益
本社編輯部
國際生愛香港國際化、港大英語教學、大灣區多工作機遇
本社編輯部
香港《財政預算案》是一盤帳還是兩盤帳?
羅祥國
清明雨送別三位朋友
廖書蘭
科大入學處處長:科大着重創造知識 而不只是傳授知識
本社編輯部
杜寶玉貼地氣的水墨情
益行
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
張灼祥
感懷「新」世:兒時‧光陰
李偉民
赫拉特的故事
張信剛
何志平:特朗普為何急須霸佔巴拿馬運河? 中國怎樣透過多元運輸戰略 不受美國牽制?
本社編輯部
長和出售港口事件的啟示
袁彌昌
迎接創意
李志強
AI是跨學科研究催化劑 卸任後專注AI for Science──專訪科技大學副校長汪揚教授
本社編輯部
一個遺願及一段跨越生死愛情 醫學院創院院長蔡永業夫人梁桂釗四億贈中大
編輯精選
從巴拿馬港口交易 看中國走向蔚藍的大時代意義
關品方
特朗普向全球汽車業宣戰 進口車徵25%關稅 習近平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
本社編輯部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