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Mar 30 2025 09:52:3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彭智華

香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從事教育31年,擁有中外教育及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現為香港香港大學輔導碩士課程實習工作坊導師。同時,亦為香港小學學生輔導專業人員協會榮譽顧問、香港幼兒教育人員協會榮譽顧問。 於2005年成功研發《9S®全腦開發九攻略》,讓教師及家長更能為學童提供全方位的感官刺激,特別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途徑,更能奠下良好的基礎。於2009年,《全腦開發九攻略》論文更獲第二屆中華婦幼健康大會評爲優秀論文一等獎。

課堂上的管與教
作者:彭智華2020-11-23
教師應該怎樣平衡班房裏的「管理」和「教學」呢?本文將探討管教不同學生的大原則和小技巧,以及管與教之間的微妙關係。
戲劇與人生
作者:彭智華2020-11-09
究竟是創作戲劇者,是根據人生經驗來寫劇本,反映人生的眾生相,還是純粹天馬行空地創作劇本,脫離現實呢?究竟戲劇與人生有什麼關係,有什麼意義呢?
引導子女駕馭資訊科技的要訣
作者:彭智華2020-10-21
現在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大學都實施網上學習,透過網上發放不同科目的材料,讓學童能夠接收到老師的筆記、習作,甚至視頻教學,期望學童可以維持學習的機會,究竟網上學習有沒有副作用呢?
面對憤怒的十個選擇
作者:彭智華2020-10-07
當處理憤怒狀態時,大家有沒有選擇,可以有更理想的出路,或更好的安排嗎?現在提議面對憤怒時可能有的十個選擇。
做個好學生的十個原則
作者:彭智華2020-09-17
究竟有什麼原則可以讓莘莘學子成為好學生呢?以下有十個原則可供參考!
做好家長的十個榜樣
作者:彭智華2020-09-03
孩子成長過程中,以致長大後都仍然能夠「身教」他們的第一位人生老師,其實是他們的家長。以下是家長可以為子做的十個榜樣。
學童在暑期可做的十件事
作者:彭智華2020-07-02
疫情期間因停課的空閒已經令孩子可長期接觸電子遊戲,難道暑假也要放任他們天天玩遊戲機打發時間,最終淪為電子遊戲機迷?所以,這個暑假的活動安排更是令大家不可忽視,和學童進行益智的活動才為上策。
不怕「煩惱」的十大好處
作者:彭智華2020-06-19
凡人總會有煩惱,若我們以討厭的態度去面對,日後可能會有更多的麻煩和煩厭的事情;大家不妨易轉對煩惱的觀感,主動尋找煩惱所帶來的十大好處,使自己養成不怕「煩惱」的境界。
面對逆境的十個步驟
作者:彭智華2020-06-03
人生的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究竟我們遇到這些逆境時,自己需要怎樣面對呢?
鍛鍊自理的黃金機會
作者:彭智華2020-05-20
針對現在的新冠肺炎疫情,子女有非常充足的時間及機會,是鍛鍊自理能力的最佳時刻,不容錯過,家長可以讓子女擔起自己的自理任務或一些家務。
善用報紙的十大用途
作者:彭智華2020-05-04
家長應該在子女年紀愈小的時候,愈能培養他們有興趣閱讀報紙。現在有十大的報紙用途,可供參考,希望大家善用。
疫情下的視像會議
作者:彭智華2020-04-15
不少老師和學生在疫情下使用網上學習弄得叫苦連天。原來這種技術並不是十全十美,而我們的經驗和技術不足也使我們未能完全掌握這種科技。
停課的十大親子減壓法
作者:彭智華2020-03-26
家長需要為子女提供多元化的親子減壓方法,改善大家在停課期間的緊張關係。
減少抗疫分歧的要訣
作者:彭智華2020-03-12
我們在煩惱如何應對疫情時,還要考慮如何解決家庭中的衝突,一定會增加心理壓力,甚至影響睡眠的質量、降低抵抗力。戰疫在前,一家人需要減少抗疫的分岐,達成共識!
解拆人生苦悶
作者:彭智華2020-02-25
人類悶了一陣子,就會產生苦澀的感覺,會做成一種心理困擾的感覺。從字面解釋,「悶」字是門把心困住了,我們應怎樣解「悶」,就是要把門打開,令新事物和新鮮感可以進入我們的心靈呢!
抗疫能否達成共識
作者:彭智華2020-02-10
我們在煩惱如何應對疫情時,還要考慮如何解決家庭中的衝突,一定會增加心理壓力,甚至影響睡眠的質量、降低抵抗力。戰疫在前,究竟一家人如何達成共識呢?
留學的意義與必須的準備
作者:彭智華2020-01-21
不論貧富的家長都應該讓子女在學生階段,擁有體驗留學的機會,因為他們需要有足夠的見識,同時具備適應未來社會的心態及能力。
剖析安全感的成因與治療
作者:彭智華2020-01-07
若子女安全感不足,不願意踏出安全領域、難於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機會,家長需要使用適當的方法進行輔導。
問責與責問之別
作者:彭智華2019-12-17
遇到問題時,理應好好地解決,但為什麼有些人能轉危為機,有人些將問題愈弄愈糟糕呢,能否解決問題,就會考驗我們是採用了是責問,還是問責的態度!
抵擋手機成癮的要訣
作者:彭智華2019-12-02
由於手機有太多便利之處,也是現代科技的大趨勢,所以我們沒有辦法,似乎也沒有可能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因此現在建議家長轉變心態,嘗試集中教育孩子如何適當地將使用手機融入生活之中。
看通自衛機能
作者:彭智華2019-11-06
一個人健康的心理狀態,就應該能從逃避性或自騙性的自衛機能,轉移至攻擊性或替代性,最終能夠使用建設性的類別,讓自己蛻變成長,大家嘗試反思及觀察別人正在使用什麼的自衛機能,就可以更與對人建立真正的溝通。
面談破裂的七級應變
作者:彭智華2019-10-30
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時時展現愛心與關懷,能提升所處的社群有更佳的對話機會!
智能手機對五育的衝擊
作者:彭智華2019-10-14
當今世上,大家都普遍使用智能手機,究竟對中國人傳統的五育有什麼衝擊呢?究竟在那一方面有好處,那一方面有壞處呢?
拼思多明Brainstorming
作者:彭智華2019-09-25
「拼思多明」就是结合了水平創意思考方式和垂直邏輯思維,可以使大家先開放一點,有包容的胸襟接納不同人的意見,便會更容易或更有效结集不同人的智能,令自己及自己的團隊思考方法變得更立體,更完整!
撕裂的思想 期望喚醒香港人獅子山下的精神
作者:彭智華2019-09-09
有些家人因為政治分歧而爭吵,甚至大打出手,因此使我回想起《獅子山下》的另一些歌詞,如「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處海角天邊,擕手踏平崎嶇」,是否適合香港現時的境況?
駕馭互聯網
作者:彭智華2019-07-09
大家必須提高心理素質,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學懂駕馭互聯網,成為網絡世界的主人,便能從中得益,而不是成為網絡世界的奴隸。
遊學交流的必然趨勢
作者:彭智華2019-06-21
有部分家長感到學生所需要的遊學經驗,為自己帶來了不少的經濟壓力,但請家長盡量為子女尋找資源,使子女的學習經驗不會與同輩太脫節。
請讓學生當暑期工!
作者:彭智華2019-06-03
在二十一世紀有不少管理員工的階層發現青年人入職時,無可否認他們學歷是高了很多,但工作技能及心態是遠不及七八十年代的年輕人,為什麼呢?
學界物流應變體驗
作者:彭智華2019-05-17
不論外界是否看重與否,物流業卻在香港屹立不倒,而且已漸漸提升至學術層面,現在已有物流業的專業課程。隨着全球一體化及香港特有的地理位置,物流業是很有發展的潛力,絕對值得香港的中學生多加關注。
透視沉迷玩手機的原因
作者:彭智華2019-04-26
很多家長希望尋找解決學童沉迷玩手機的方法,但我建議家長為了對症下藥,適宜盡快分析為何學童沉迷玩手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