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1:26:2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潘星華
潘星華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71年畢業生、新加坡《聯合早報》前資深記者、李光耀《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首席研究員及中文版主要作者。
灼見評論
新加坡模式的民主——評2015大選
作者:
潘星華
2015-09-14
每次採訪完反對黨群眾大會,回報館趕稿時,我都會喃喃自語:「慘了慘了,PAP 完蛋了。」可到了開票時刻,PAP都能安全過關。後來我總結出新加坡人一個現象,就是投票時都很理智。
灼見評論
新加坡模式的民主——評2015大選
作者:
潘星華
2015-09-14
每次採訪完反對黨群眾大會,回報館趕稿時,我都會喃喃自語:「慘了慘了,PAP 完蛋了。」可到了開票時刻,PAP都能安全過關。後來我總結出新加坡人一個現象,就是投票時都很理智。
灼見評論
為南洋大學貢獻良多——敬悼黃麗松校長
作者:
潘星華
2015-04-12
香港大學日前公布,其歷史上首任華人校長黃麗松教授,4月8日於英國安詳離世,享年94歲。新加坡著名傳媒人潘星華,特來稿敬悼這位為科研及教育奉獻一生的偉大人物。
灼見評論
李光耀給新一代議員的話
作者:
潘星華
2015-03-23
1985年2月,李光耀以人民行動黨秘書長身份,寫了一封《致行動黨新議員》的信。他勸新議員要尊敬老議員,實踐儒家敬老尊賢的精神。重讀這封信,讓我備受感動。
灼見評論
李光耀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
作者:
潘星華
2015-03-22
做「大當家」的政治考量,也許不是很多老百姓能了解。如今新加坡人身處國泰民安的舒適環境裏,重新審視這段歷史,會同意李光耀說:「我承認這是損失,但這是無法不付出的代價,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熱門文章
「蘭得有心人」蘭花展明起香港公園 設免費導賞
編輯精選
馬斯克走人 改革仍繼續
王弼
趙靈敏:特朗普向普京示好只是一廂情願? 中國國力日益強大 美聯俄抗中戰略為何無出路?
本社編輯部
美關稅掀環球美國經濟危機 劉寧榮:特朗普欲迫他國談判取利
本社編輯部
清明雨送別三位朋友
廖書蘭
赫拉特的故事
張信剛
美國的「計劃」經濟
何國良
長和出售港口事件的啟示
袁彌昌
校園性侵事件頻發誰之責──教師性侵女生案的啟示
鄒秉恩
AI是跨學科研究催化劑 卸任後專注AI for Science──專訪科技大學副校長汪揚教授
本社編輯部
麥萃才教授:美國關稅戰為什麼對中國有利? 特朗普自製經濟大衰退 真正目的何在? 財經專家深度剖析
本社編輯部
鹹出情緒病?中醫指古醫書有載 精神科:忌節食、勿走碳水、宜靜觀訓練
本社編輯部
《哪吒2》包場傳播優秀文化
編輯精選
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21世紀並非亞洲的崛起 而是歷史在復位? 民主不是萬能藥? 中美角力為何將無止境?
本社編輯部
從巴拿馬港口交易 看中國走向蔚藍的大時代意義
關品方
陳坤耀:環球政經大趨勢對人力資源發展的啟示
編輯精選
債市風暴迫特朗普暫緩全球對等關稅 唯中國貨照徵125%
本社編輯部
腹有詩書賽前講座 潘銘基、賴慶芳、蒲葦分享學好中文之道
本社編輯部
長和事件的解讀與警示
張炳良
台海戰雲密布 盧兆興:軍演是遏制台獨親美反中的姿態展示
本社編輯部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