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11:32:3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陸觀豪

退休銀行家,曾任本地上市銀行常務董事,具30年實務經驗。退休後從事金融研究,最近與中文大學教授合作,研究大中華金融發展,並在《信報》及《信報月刊》定期發表文章。

拆解人民幣貶值「觸發」港元偏強之迷
作者:陸觀豪2015-09-20
簡單的回答是:外匯市場是以美元報價,若人民幣貶值,而其他貨幣不變,則兌人民幣自動升值,港元也無例外,但偏強是另一回事。
拆解人民幣貶值「觸發」港元偏強之迷
作者:陸觀豪2015-09-20
簡單的回答是:外匯市場是以美元報價,若人民幣貶值,而其他貨幣不變,則兌人民幣自動升值,港元也無例外,但偏強是另一回事。
按揭「辣招」政策並非風險管理之道
作者:陸觀豪2015-06-14
今年是人民幣匯率改制十週年,與香港房地產連年大漲小回,內地資金湧港可謂不無關係,而2008年的金融海嘯,又加劇游資泛濫,干擾香港金融及經濟秩序,銀行信貸監管由是加強,實無可厚非。惟若借監控按揭風險為名,「管理」置業需求為實,並非對症下藥,更非「逆週期措施」,過猶不及。
按揭「辣招」反打斷「換樓鏈」
作者:陸觀豪2015-06-07
其實,特區政府2012年換屆後,多番擴大特別印花稅範圍,針對境內外投資者,炒賣早已絕跡,即使加息來勢洶洶,也不會歷史重演。市場正好趁機休養生息,讓供求對配恢復平衡,反而再三緊箍住房按揭,只會影響大眾市民置業安居計劃,令「換樓鏈」被打斷,不但無助房地產市場降溫,更對退休保障影響深遠,枉招民怨。
匯豐會遷冊回港嗎?
作者:陸觀豪2015-05-17
無論匯豐是次最終抉擇如何,乃商業決定。不過,事隔20多年,香港銀行監管架構仍固步自封,滿足於以機關為名,官僚為實之現狀,對爭取匯豐回歸及其他環球銀行遷港,難佔優勢,也欠缺把握。
重溫2008危機看北水南下的游資
作者:陸觀豪2015-04-27
在當前游資捲土重來的背景下,重溫當年資金進出對聯匯衝擊的情況,明顯極具參考價值。……
股市亢奮更應居安思危以防聯匯受衝擊
作者:陸觀豪2015-04-26
長假後復市僅三天,外匯基金已多番承接美元沽盤,先後注資共267億等值港元入銀行結餘賬戶;另一方面,人民銀行剛於本月19日宣布降低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市場估計可釋放資金約1.2萬億至1.5萬億元人民幣,部分必然流入股市匯市。以上兩種情況,互為表裏,背後問題實情殊不簡單。
從歷史淵源看港元聯繫匯率前途
作者:陸觀豪2015-03-15
人民幣正邁向國際化、自由化之途,將負起區域以至環球外滙結算及儲備功能,地位與美元看齊。港元之未來也必然從「外滙」人民幣,轉變為「離岸」人民幣。故此,港元滙率制度也須改革以配合其角色之進化。
比特幣可以取代美元嗎?
作者:陸觀豪2014-09-13
有經濟金融學家預言,美元將步古代「國際」貨幣後塵,終自取沒落。不過,今天美元的國際地位是公推協定,而昔日羅馬金幣或宋代銅錢「國際化」皆約定俗成,並無正式地位,不可相提並論。
笑看比特幣
作者:陸觀豪2014-09-12
網上虛擬「比特錢幣」(Bitcoin) 異軍突起,身價暴漲,人人趨之若騖。有人更預言,比特錢幣將顛覆國際支付系統,甚至取代美元的國際地位。平情而論,虛擬貨幣取代實質貨幣,是不可思議,但國際貨幣制度停滯不前,也是不設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