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Mar 30 2025 09:44:0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李偉民

資深律師;閱歷豐富文化藝術工作者,包括編劇、電台主持、話劇出品人、舞台監製、報紙、雜誌、網媒作家。作品有《活得更風騷》、《共罪命鳥》、《毗陀羅咒》、《被告:香豌豆》、《佬文青律師》、《佬文青的藝述》、《風流不被雨打去》等。

回顧60至90年代夜市興衰:搞活夜經濟有八大難題!文化夜經濟可行?
作者:李偉民2023-11-25
你看Broadway散場後,大家擠去pizza店宵夜聊天,這文化經濟總比大笪地或商場延長營業時間,更有前瞻性,可以推展香港成為文化之都的深層意義!
埋怨後,讓歸屬感把彼此留在這小島──香港人的5種身份和7個心態
作者:李偉民2023-11-11
只要香港人不要自大、不要懶惰,憑着「明天會更好」的信念,增強對香港的歸屬感,今天,只是下一場精彩比賽的起跑線。
《相約星期二》上演:張可堅、方力申和我,到底是膽大、身痕定硬頸?
作者:李偉民2023-10-28
《相約星期二》誠意邀請你,在舒適的劇院裏,「圍觀」張可堅和方力申如何處女對決,看誰對前人的成績,抗壓性較高?新的組合、新的演繹,訴說一個動人的故事。
香港如何尊崇96歲、最後一位龍獅頭工藝大師黃佳?舞獅有哪13精彩部分?為何是紮撲寫裝?
作者:李偉民2023-10-13
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用水和土成搓揉成泥,捏出人形生命;黃佳老師用了「紮撲寫裝」,造出了一隻隻活獅子,從工場中跳入香港的大街小巷……願黃老師長命千歲,延長他的工藝續航力。
39條人命、近100人傷、3個調查、6次開庭:南丫海難的11年正義迴廊故事
作者:李偉民2023-09-30
法律要維護公義,往往個人和整個社會,都會付出沉重的時間、人力以至經濟代價,但這亦是香港可貴的地方。法律公義,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也是香港法律制度發展了100多年的珍貴財產。
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
作者:李偉民2023-09-15
希望香港有一日「有容乃大,海納百川」,內地和全亞洲的創意人才,都大量來香港工作,那麼,香港出產這些中外fusion文化電影,真的並非好高騖遠的空想。
大律師黎德誠的童年:揭開50年代銅鑼灣神秘面紗,哪三個歷史原因使之車水馬龍?
作者:李偉民2023-09-01
對銅鑼灣印象,黎德誠大律師停留在50年代,我搜索到60年代。年青的你,快快把2023年的銅鑼灣景象用手機拍低下來,特別是怡和街那兩條古怪的行人天橋,70年後,拿給孫兒看看!
霍俊熹:香港5類商場的文化,你認識多少?想濕身還是濕腳?
作者:李偉民2023-08-19
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我挑戰Leslie:「商場,既是代表消費的物質財富,也代表生活的精神財富,可否細列香港的不同商場文化?」
我的生日笑忘章──敢觸「感觸」
作者:李偉民2023-08-05
生日的意義對你是什麼?只是日子的計算?還是讓你記得那月、那天出生?我認為最佳慶祝生日的方法是找個地方安靜下來,望着遠方,思考一番:以後的人生如何走下去?
MIRROR生億萬金蛋後:綜觀全港年輕人最關注《全民造星V》的好與壞
作者:李偉民2023-07-22
我們活在一個「泛感性」的年代,大家很容易嘴巴說出「完夢」、「挑戰自己」等等冠冕堂皇的感性話,但是在背後,多少個每時每刻、鍥而不捨,做到至死方休,戰勝汰弱留強的演藝生涯呢?
我和名牌的戀愛與分手:名牌的銷售伎倆讓美麗變成一種角力。
作者:李偉民2023-07-09
精神生活,永遠比物質生活重要,比起那些名牌,更加有價值的是你;你的一言一語、一顰一笑,都是美的資產。
香港人追求Work-life Balance嚴選工種,到底工作和生活,有哪14種對平衡的見解?
作者:李偉民2023-06-24
所謂的work-life balance,應該是人生整體「埋單計數」,不同階段的人生,追求work或life的不同重點,才是好的balance!否則,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作為精神病疑犯懸案過來人:大眾應如何公平理解鑽石山斬人案?
作者:李偉民2023-06-11
我希望利用今次鑽石山事件分析現況,希望各界可以「扚起心肝」,改善目前制度和執行的不足之處,鼓勵醫生、護士、社工、病人、家屬5方面的真正緊密互動,強化管護的適時性和多元化。政府亦應該檢討目前未理想情況。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梁皓一: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作者:李偉民2023-05-27
56億票房《長津湖》電影電影配樂師梁皓一:「香港人學貫中西,和內地人交往,我們懂得中國人的規矩;和西方人交往,我們又如魚得水。香港人,絕對有實力,協助中外的文化交流!」
文化鐵粉張港欣:名人集郵怎可以協助推動香港文化、藝術?
作者:李偉民2023-05-14
書展期間,看到他一天跑幾場去支持不同作家的講座,然後,”po”上網,免費協助文學宣傳。張港欣很能代表”Me Generation”那追尋自我生活的新思維。
探看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四大國策:香港人還等什麼機會?
作者:李偉民2023-04-29
目前我國展現最大的決心去承先啟後,推動中國人的文化和藝術力量,而在這千秋大業中,香港有幸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人、香港的商人,還等什麼?
香港ACGN潮流明日新星蘇頌文:有才華固然重要,但堅持才會無得輸!
作者:李偉民2023-04-15
堅持過,就算失敗倒下來,也是無悔無憾,因為,我們曾經為理想挺立過;仰望天空,拍走泥塵,舒一口氣,哼,腰肢,還是筆直的……
許龍一奪標,喜見Pareto Principle下港青的鐘擺力和反撞力
作者:李偉民2023-04-01
我感受到香港的部分年輕人開始spiritual awakening,他們成為「二八法則」下的關鍵少數,有些不想成為「金錢奴隸」,有些則不肯「躺平」,有些不甘心被命運輾壓。支持年輕人,相信年輕人!
世界級流行音樂香港製作人胡奕男:年輕人應該如何衝出香港?
作者:李偉民2023-03-18
在香港,流行音樂已不是當年一場淋漓的擁吻,目前,它只是觀眾和音樂貌合神離的手拖手;是故,我們都去了韓國找新鮮的男女朋友!如多些立根香港、探索世界的青年,像Jason Wu,我們將會有新鮮空氣……
轟動全球碎屍案:5點遺產處理的法律有用常識
作者:李偉民2023-03-11
大家很關心蔡天鳳女士的遺產處理問題。這宗凶案,情節太可怕,胡狼似的,我默然,因為不安;不過,作為case study,需要和大家談談法律,讓各位拓廣知識。
稽首:我和顧嘉煇老師的晚年情誼,「城市花園」的密約、「赤軀隨遇」的善緣
作者:李偉民2023-02-25
煇哥的離去,為我帶來傷感,往事一幕幕飄入內心,很不捨,必須在此道出感激。這一年來,太多長輩走了;生離死別,我已感受春夏秋冬。到底,活着是「打斷你的腿,再給你一支拐杖」,推你再上進的過程,我也漸覺疲累。
繩之以法:保護為社會出任公職而易受傷害的人
作者:李偉民2023-02-17
2018至2022年期間,筆者擔任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主席,審理精神病人的去向,當中受到不少投訴及針對,甚至演變成刑事恐嚇及企圖襲擊。幸好這次,我有這麼多人在支持我,若是其他人怎麼辦?
西九文化區回顧和盼望:終於從「十困」中站起來的海克力士,挺起胸膛走出3條大道
作者:李偉民2023-02-04
西九作為重要藝文場地的管理人,不單只是協作者,更應作為啟動者:挑選卓越藝術隊伍,內地或外面力量,策劃及推出頂級作品,在西九打響名堂,之後進軍國際,帶領香港走出的藝文大道!
香港近年的社會文化:點解700萬人變成11種顏色標籤?
作者:李偉民2023-01-21
恨海茫茫,夠了,香港人應把小船向岸回頭;心裏多不舒服,要擴闊容忍幅度,擁有澡身浴德的修養,社會才會有安寧。讓我們在未來日子把標籤放低。
從德國寶到長衫事業 陳嘉賢:我不想長衫變成另一種集體回憶!
作者:李偉民2023-01-06
陳嘉賢是德國寶老闆的女兒,卻跑去追求香港的「長衫」文化。「我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叫集體回憶,那代表美麗的東西已經消逝;我喜歡承先啟後。」她說。
懶得唏噓:忙將新愁蓋舊愁,COVID劫後三年,雞手鴨腳首飛曼谷……
作者:李偉民2022-12-23
3年沒有坐飛機,一切變得雞手鴨腳。以往是「一擊即中」,現在看到電腦版面,竟然猶豫不決,信心跑往哪兒去?生命的安排,上天有數,該留便留,該去便去,兩者以外,往往是噪音。
拔萃男書院前校長及著名文化人張灼祥:哪四個字害壞香港的文化教育?文化是社會教育?
作者:李偉民2022-12-10
張灼祥校長最大的感慨,是「急功近利這四個字害壞了香港很多事情,文化教育如斯、文化發展如斯。文化和藝術,要讓香港人真真正正發展出高尚的人格、智慧、品味。」
後生可畏的年輕指揮家林屴汧:香港音樂教育最大缺陷是什麼?為何音樂是時間轉移的遊園驚夢?
作者:李偉民2022-11-26
「香港人對音樂的接受能力很高,不賴;但是,大部分人仍缺乏對聲音以至音樂的聯想能力。當聽到音樂,我們應該根據生命的體會,編織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這是Stephen對音樂的體會。
婦權運動首代偉人林貝聿嘉:香港女人必須擁有哪三寶,才可以真正釋放自己?
作者:李偉民2022-11-12
Peggy是香港60、70年代無人不識的婦女Icon,非常摩登。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不想Peggy姐姐成為無名英雄,故此,今次把她的一生故事寫下來,讓香港的女性向她致敬。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移民是否適合自己,年輕人要明白香港三大狀況
作者:李偉民2022-10-29
移居,是現代人的權利;喜歡往世界跑,是人的本性,但是,旅遊和居留是兩碼子事,務必小心:不可以用「移民的自由」,換來「生命的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