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5:57:2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雷鼎鳴

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經濟系榮休教授、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榮譽總監、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芝加哥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畢業。曾任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等管理職務、北京大學訪問教授、大連工學院工業科技管理全國培訓中心美方教學團成員。雷氏除為全國港澳研究會、美國經濟學會在內四間學術機構會員外,也歷任27份國際專業經濟學報和劍橋大學出版社編輯顧問、委員或審稿員,包括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觀察》與芝加哥大學《人力資本學報》(Journal of Human Capital)。

雷氏亦為香港特區太平紳士、銅紫荊星章獲得者。歷任香港特區政府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扶貧委員會等十多個諮詢架構或法定團體成員。他也是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委員會、台灣陸委會的成員。榮獲第二屆全球傑出華人暨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2008年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范克廉傑出教學獎。多篇論文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其中四篇獲選入「經濟學關鍵性著作國際文獻館」,並著有《坐港觀天──從香港向外看經濟》、《用經濟學做眼睛》等13本書。另近年部分文章被編入《香港超越內耗》、《香港顔色密碼》等6本書內。

學生要與違法及不道德切割
作者:雷鼎鳴2017-09-19
教大學生會的回應使人失望。若認為「株連」不公,最好便是使僱主相信大多數學生不會有此惡劣行為。但學生會不但不切割,還替涉事者辯護。
訂立《國歌法》合情合理
作者:雷鼎鳴2017-09-12
任何對國歌不莊重的舉止,不單應為法律所不容,亦應是道德上被譴責的對象。
從風災看港澳的發展策略
作者:雷鼎鳴2017-09-05
我們不用當事後孔明,但也可看出澳門政府在基建上表現只是普通。
袁國強這次做得對
作者:雷鼎鳴2017-08-29
年輕人關心社會的確值得支持鼓勵,但現在的上訴及判決要打擊的,只是「違法」的一部分,絕非追求公義之心。
林子健驚奇
作者:雷鼎鳴2017-08-22
也許有些人特別喜歡陰謀論,對一地兩檢有情意結,在杯弓蛇影的心態下,才會一葉障目,盲撑林子健。
評任志剛的公共理財觀
作者:雷鼎鳴2017-08-15
政府現已擁有巨大的財政儲備,可應付將來不時之需,現時政府的財政政策是否可以更進取一點?
一地兩檢與免責條款
作者:雷鼎鳴2017-08-09
「一地兩檢」被視為林鄭要拆掉的政治炸彈之一,作出政策決議前,首先要做的便是效益與成本的比較。
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
作者:雷鼎鳴2017-08-02
要判斷將來人工智能帶來的影響,必須看清楚它對不同行業所起到的作用,有些人會得益,有些受損。
被DQ的議員何去何從?
作者:雷鼎鳴2017-07-26
去年宣誓時,有一大批人毫不莊重,亦不真誠接受宣誓的內容,已是港人有目共睹之事。
認識中國 香港才可浴火重生
作者:雷鼎鳴2017-07-20
自1978年以來,中國的實質GDP增長了34.5倍,帶動了全球增長,香港的經濟也早已主要由內地帶動。
蘇州過後無艇搭
作者:雷鼎鳴2017-07-11
港人連現在內地帶來的機遇也沒好好掌握,將來在更急劇的因科技創新而出現的變化,又怎能應付得到?
北韓三年內有洲際導彈?
作者:雷鼎鳴2017-07-05
倘若北朝鮮真的有了洲際導彈,最受影響的應是美國。
回歸20年的中港關係
作者:雷鼎鳴2017-06-27
本來香港的政治環境是可以不用劍拔弩張,中港雙贏,但這需要條件。
人工智能將如何衝擊香港?
作者:雷鼎鳴2017-06-20
李開復認為,中美現為人工智能發展的兩個領先大國,而四成三的AI應用程式已是由中國人編寫。
中國的信貸評級與債務
作者:雷鼎鳴2017-06-13
穆迪把中國的主權信貸評級從Aa3降了一級至A1,前景從穩定變為負面,並順帶把香港也降低一級。
香港終究會被垃圾圍城?
作者:雷鼎鳴2017-06-06
解決都市固體垃圾,不能單靠一個方法,要多管齊下。
UGL事件的攻訐策略
作者:雷鼎鳴2017-05-30
這個UGL事件的委員會本來無疾而終的機會頗大,但卻突然爆出了周浩鼎一事。
道可道非常道的林毅夫
作者:雷鼎鳴2017-05-23
林毅夫深受道家思想影響,「常無」與《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一脈相承。
本土與排外
作者:雷鼎鳴2017-05-16
假如把本土變成是排外或甚至是仇外(或仇內地)的藉口,那麼所謂「本土」也就立時變得自相矛盾。
應否找陳美齡當教育局長?
作者:雷鼎鳴2017-05-09
她有教育專家的身份,在港若與人辯論教育問題,誰敢斷言可一定勝得過這位外表柔弱但卻有着強大自信的人物。
新政府有無誘因重啟政改?
作者:雷鼎鳴2017-05-02
從政府的角度看,香港的矛盾可以是意識形態的,亦可以是社會經濟的。
為何美國航空服務如此差勁
作者:雷鼎鳴2017-04-25
世界最大的3個航空公司幾乎都屬於美國,它實力強橫,但為何服務品質卻如此差劣?
泛民造王失敗後,林鄭的重要任務是什麼?
作者:雷鼎鳴2017-04-04
新任特首不要忽視民間這種潛藏於不少人心中的願望。如何做好工作化解撕裂,的確是林鄭月娥的重要任務。
應否容許奶粉賣廣告?
作者:雷鼎鳴2017-03-21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此種做法其實不利業內人士的競爭,對消費者不利,是一種保護主義。
補貼港鐵車費與乘車成本
作者:雷鼎鳴2017-03-14
從經濟學的理論看來,補貼價格並非一定是好事。
特首選舉博弈策略
作者:雷鼎鳴2017-03-07
無論投票機制如何設計,只要有多於兩位候選人,那麼投票者便必定有誘因進行策略性投票。
曾蔭權案與七警案
作者:雷鼎鳴2017-02-28
按法例而言,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立法原意雖好,但有時容易矯枉過正。
政策篩選與林鄭的財策
作者:雷鼎鳴2017-02-20
林鄭的教育政綱裏有一項是增加50億開支。對社會來說,這是一項好事,但對政府的預算,卻仍是一種壓力。
林鄭與鬍鬚的異同
作者:雷鼎鳴2017-02-13
就政治任務而言,兩人都知道未來政改脫離不了8.31框架,而且23條要立法,二人都算是務實主義者,差別又大得到哪裏去?
選戰中的退保爭議
作者:雷鼎鳴2017-02-06
林鄭在電視節目中被問到為何反對不論貧富的退保方案,回應說是基於有關的公共理財數據,而這些數據是「財政司司長那邊說給我們聽」。曾俊華隨即表示奇怪,說自己未計過這些數。曾俊華並沒有說謊,但他的回應過於滑溜,不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