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2:18:0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胡孟青

英國列斯特大學經濟學士及香港城市大學財務碩士,畢業後任投資部副主任至主任。其後先後任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投資部主管、高信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股票代號: 0007)及高信證券有限公司交易董事、滙豐金融服務(亞洲)有限公司副總裁 、香港財經資訊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等,擁有超過16年證券研究分析經驗和超過六年財產保險基金投資管理經驗。同時也是有線電視財經資訊台《交易所直播室》及《Money Cafe》節目嘉賓主持和新城財經台《開市直擊》及《傑青新一代》節目主持,更於《明報》、《AM730》、《iMoney》及《晴報》專欄撰寫財經評論文章 。

股票印花稅因加得減 得不償失
作者:胡孟青2023-02-15
市民大眾關心會否派糖,作者反而擔心香港政府錢從何來?指出香港稅基狹窄,限制了財爺出新招想像空間,最怕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恒指值幾點?
作者:胡孟青2023-02-01
基於不肯定的因素眾多,1月來預測全年股市走勢,即使有數據作為基礎,但很大程度上也是斷估。個人估計,最少有待3月底業績期完結,市場對盈利前景及預測有所更新之後,方向或資金配置才會較清晰。
微型藝術展傳承傳統工藝
作者:胡孟青2023-01-18
現在科技發達,很多傳統工藝已逐漸失傳。傳統紮作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微型藝術家以此藝術方式將傳統工藝傳承,實在難能可貴。
發展與規管 取捨與妥協
作者:胡孟青2023-01-11
副手梁鳳儀接任證監會第一把手,算是順理成章,談不上是意外。她具金融行業經驗,唯對證券市場規管經驗有待累積。
2023亞洲金融論壇強勢回歸
作者:胡孟青2023-01-04
展望2023年,外圍環境依然複雜多變,相信市場仍然充滿挑戰,但有危便有機,配合中港通關的良好勢頭,香港應抓緊各種機遇,以2023亞洲金融論壇打響頭炮,重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聲威。
小蠔灣 大發展
作者:胡孟青2022-12-21
近日港鐵宣布「小蠔灣」項目,反應熱烈,惹多家地產商參與競標。將打造「小蠔灣」成為生活配套完善的新社區,預計未來建成的公私營兩萬個單位。
公式化之亂
作者:胡孟青2022-12-14
公式化的打卡,公式化的排隊,要朝聖的可能是半廣告式被推介過的食肆等等,已經成為近年生活的一部分。沉悶又公式化的我們,遇上同樣是沉悶又公式化的市場。
估值壓縮趨勢有待突破
作者:胡孟青2022-12-07
幾大催化之下,市場走勢仍然是暫時易升難跌。可是,樂觀的走勢其實是建基於市場之前過分悲觀,兩者交替造成鐘擺效應,當估值回升至市場認為回復一個合理值後,屆時才會有真正考驗。
降準杯水車薪 防疫政策與貸款需求主導大市
作者:胡孟青2022-12-01
11月內地政策變動頻密,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加上持續防疫清零政策,這會影響內地金融市場嗎?明年整體的投資市場走勢如何?
明年會如何?天曉得!
作者:胡孟青2022-11-23
明年會如何?天曉得!雖然如此,幾個大方面需要留意,這亦對投資市場的資產配置有影響。
巿場鐘擺下的旁觀者
作者:胡孟青2022-11-16
近期股債市場同時反彈,惹眾人矚目。內地放寬部分防疫政策令市場預期樂觀,但市場的通脹走勢依然難料,美國終端利率進一步調升,未來市場究竟會如何走勢?
HK is back, market is crashed
作者:胡孟青2022-11-02
明年,環球經濟衰退風險增加,香港才剛起步加息,金融峰會能否沖喜,我們還須自求多福,穩守風險,切勿誤信見底!
人才政策忌架床疊屋
作者:胡孟青2022-10-28
老實,從各大商會及商界之前的公開言論,他們所要求的門檻不高,而且簡單,就是盡快放寬更多入境檢疫政策,盡快實現「0+0」,奈何至今仍事與願違。
美債危機 一觸即發
作者:胡孟青2022-10-19
財政部現在考慮出手,間接證明美債市場已出了問題。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明年利率會升至5厘,亦代表債息易升難跌,債息到底要升到哪個水平才是市場不能承受之高,答案很快會有。
諾貝爾獎伯南克憑什麼?
作者:胡孟青2022-10-12
究竟市場上似樣嘅經濟學家係唔係已經死晒?如果連伯老也可以攞獎,那麼格老是什麼?死鬼雪茄伏應該都被激得由棺材彈返出嚟!
在防疫與生意之間
作者:胡孟青2022-09-14
隨着其他競爭對手已陸陸續續恢復正常,香港在兩者之間似乎已很難再有平衡可言,這是一個大難題。但如果要堅持將問題不斷拉至極端,將放寬等同於躺平,那就不如算了吧。
比加息更大的市場風險
作者:胡孟青2022-09-09
因應俄羅斯再中斷天然氣供應,歐盟計劃推出措施,包括壓縮電力需求,價格管制,增加市場流動性,以及考慮暫停電力相關衍生市場交易。據統計,歐洲目前天然氣儲量夠應付今個冬季,但之後又如何?
央行的慣性 市場的陋習
作者:胡孟青2022-08-31
解決高通脹,人人要埋單。相比之下,當年引入量化寬鬆措施,一次又一次印錢,所產生的正面作用又是否令到社會中上下階層平均獲分配?
致逝去的風光──打工仔們須提早準備禦寒
作者:胡孟青2022-08-24
受制於政府收入結構長期過分依賴來自賣地收入、補地價收益及股票印花稅,看香港股市連續14個交易日主板成交額低於1000億元,說是本港財赤危機重臨,雖未必有太驚嚇成分,唯亦不能不居安思危。
薩默斯之眼
作者:胡孟青2022-08-10
美國勞動力市場過熱,通脹難以回落,因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已傳導至消費者,且觸發薪金通脹,通脹未受控。經濟學家薩默斯認為聯儲局行動太遲太少。
磚頭負債低 抗逆能力高
作者:胡孟青2022-08-03
可見將來,商舖租金以至租值及估值前景均較悲觀。至於寫字樓亦因營商環境未改善、在家工作WFH趨勢持續令樓面需求下滑,影響估值。
ESG金錢遊戲
作者:胡孟青2022-07-28
究竟坊間有幾多以ESG作招徠的投資產品,會切切實實負責任地投得其所,兼對投資者負責任地做好匯報工作,抑或在成功集資後即鬆毛鬆翼話之你,真不得而知。
華資跨國企業
作者:胡孟青2022-07-20
在眾多華人企業中,長江集團明顯是最成功走出去兼躋身跨國集團的表表者。
中美角力冇贏家
作者:胡孟青2022-07-13
政治掛帥,經濟民生淪為犧牲品,有寬鬆貨幣政策損人利己在前,貨幣政策收緊損人不利己在後,佢贏你輸,佢輸你都冇得贏。中美全方位角力,全球皆輸。
雙高一低 + I. R. F.
作者:胡孟青2022-07-06
如果經濟一如目前市場預期有衰退可能,但通脹無法子降至政策可調整的水平,聯儲局無彎轉,歐洲問題就更大。滯脹對上一次是七、八十年代,現今全球財金巨頭,哪有一位撫心自問有能力有經驗應對?
美版一帶一路 笑到碌咗喺度
作者:胡孟青2022-06-29
美國要搜刮民脂民膏去抗衡中國的崛起,以其今天修整基建設施的效率,只及內地速度的一成,只怕最終淪為東施效顰,畫虎不成。
不應混淆虛幣與區塊鏈
作者:胡孟青2022-06-22
近期流動性趨緊,虛擬貨幣市場亦極為動盪,連帶區塊鏈都被誤以為等同於虛擬貨幣,混淆了許多概念。
震雄逆市奇葩 資金再工業化
作者:胡孟青2022-06-15
閱讀上市公司年報是了解企業營運管理的第一步,最經濟就是生活,先由傳統藍籌起步,切忌未學行先學走妄想一步登天。老牌工業股震雄集團便是其中之一,市場對公司全年業績充滿信心。為什麼?
保險雙循環 連繫大灣區
作者:胡孟青2022-06-08
隨着疫情緩和,經濟活動逐步恢復,不同行業都要探討疫後的發展路向。香港的未來格局,取決於如何聚焦內地市場商機,並能否在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科研醫療教育成就未來
作者:胡孟青2022-06-01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公立醫院急症室已經嚴重超出負荷,亟待優化改善,刻不容緩。李嘉誠基金會捐款1.5億元助中文大學醫學院,進一步提升香港醫療體系的效率和效益,為香港以至全球病者締造更先進及完善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