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01 2025 09:51:0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馮孝忠
馮孝忠
太平紳士、佛教徒,專修淨土宗。現為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著作有《轉工前,停一停想清楚》、《人生禪語》。
色空本無殊
心隨境轉和借境調心
作者:
馮孝忠
2017-01-08
佛家的戒律是幫助我們減少作惡業的教條,而不是用來懲罰我們犯錯的法律,所以我們不要因為修禪學佛讀到戒律而增加心理負擔,錯了只要知道懺悔,盡量不再犯同樣的錯就可以了。
色空本無殊
好壞悲喜都是心識
作者:
馮孝忠
2017-01-01
讀者如想學禪修來調控情緒,該很容易找到嘗試性的學習機會,毋須擔心開始時宗教元素過重。
色空本無殊
隨緣‧自在‧放下
作者:
馮孝忠
2016-12-04
我們活在塵世,修禪也好,學佛也好,學習其他修養之道也好,最重要是能抱持平常心,能持多少戒,結多少善緣,都是我們的福分。
色空本無殊
《紅樓夢》中典型的癡迷人物
作者:
馮孝忠
2016-11-20
禪宗主要的教義裏,無非都是教我們擺脫假有的「我執」,無論是真的對前世有感應,還是放不下今生已不能復還的「好時光」,只能徒添傷感,對現在是無意思的。
色空本無殊
自信‧減去‧常樂
作者:
馮孝忠
2016-11-06
寂寞容易打擊我們的自信心,也可能激發我們無窮盡的擁有慾。
色空本無殊
一切由心造
作者:
馮孝忠
2016-10-30
一個人不太自我,自然較為不自私,也不會受無窮的物慾和貪念所蒙蔽,不會經常覺得自己賺不夠和欠缺安全感,就會變得有自信心,對人會較慈悲,自然容易建立友情和親情,不愁寂寞。
色空本無殊
97‧16‧今昔物語
作者:
馮孝忠
2016-10-23
佛教認為世間是無常的,經濟和金融市場也是不斷變化的,2016不是1997,可能是較好又或者較壞,心鏡若能保持澄明,沒有被知識塵和對未知之數的恐懼所蒙蔽,我們對眼前情況的判斷可能會客觀和準確一點。
色空本無殊
防難勝救難
作者:
馮孝忠
2016-10-16
希望全世界都能覺醒,明白因果迴圈的道理,和我們的生命是與大地分不開的關係,共同保護環境。
色空本無殊
環保‧理想國‧淨土
作者:
馮孝忠
2016-10-09
最重要的還是人心,要得到港人在實際行為上的支援,才能有效地改善我們的空氣質素和生活環境。
色空本無殊
學習慈悲、無我、無常
作者:
馮孝忠
2016-10-02
現代物質生活令我們對物慾的追逐和留戀愈來愈大,修行到開悟的境界要有很大的福德因緣、決心和毅力,但是很多參禪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得到心靈昇華,活得輕鬆點、快樂點。
色空本無殊
心窮,真窮,能捨就不窮
作者:
馮孝忠
2016-09-25
能夠對人慈悲自然會對自己慈悲,包括身心和物質,如果能關注身邊和需要幫助的人的身體和心靈健康,自會較易察覺自己身心健康的情況和變化。
色空本無殊
佛菩薩的象徵意義
作者:
馮孝忠
2016-09-18
菩薩給我們的是鼓勵、啟發、相應,尋回佛義的真我。你總不會相信考試不溫習,只是對文殊菩薩祈福就可過關吧?智慧是來自思考、實證,再產生更高層次的精神昇華。
色空本無殊
茶花書畫,借境調心
作者:
馮孝忠
2016-09-11
但我們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身體和名利都無法放下,年紀愈大,背負的自我包袱就愈重,所以無法看清楚真實清況,執迷不悟。
色空本無殊
風動,旗動,心動,股市動
作者:
馮孝忠
2016-09-04
我一邊看着市場,一邊看着天氣報告,心浮氣躁,在那段時間,我學習過的無常觀、平常心、禪修都被拋到九霄雲外了。所以,佛教的修心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很長時間的鍛練,甚至可能是累世積聚的。
色空本無殊
禪心和直覺
作者:
馮孝忠
2016-08-28
禪宗的精髓在《心經》(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相信大家都聽過當中的名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主要就是談如何突破自我障礙和生命的種種局限。
色空本無殊
身體好,心情好,腦袋好
作者:
馮孝忠
2016-08-21
現代佛教注重社會功能,把佛陀的遺教融入大眾的生活中,出家師傅在道場指導大家認識自己,就可以活得快樂點、有意義點,和其他人和大自然相處得和諧點,多種善因,多結善緣。
色空本無殊
行禪,坐禪,生活禪
作者:
馮孝忠
2016-08-14
無論是打坐、行禪或一些舒筋活絡的動作,都離不開專注和呼吸的完善化。
色空本無殊
讓香港人學會微笑
作者:
馮孝忠
2016-08-07
近年有較多市民覺醒,明白到焦躁對身心都是不大好的,所以提倡觀察呼吸、放鬆自己、放慢步伐、學習保持心內平和及面上微笑的禪修班,愈來愈受歡迎。
色空本無殊
探索禪・詩・山水的人生觀
作者:
馮孝忠
2016-07-31
如果帶着小朋友,讓他們多了解大自然和環保的重要性,分享禪詩時又可多點接觸中文,若果真的能參悟一些真理,能活得開心自在點就更完美了。
色空本無殊
結緣‧化緣‧托缽
作者:
馮孝忠
2016-07-24
化緣源自佛陀和弟子們的托缽行乞活動,一方面是佛陀讓修行人培養謙卑心,另一方面讓捐獻(布施)的人培養慈悲心,及累積善緣。布施物是由善主決定的,所以,當時佛和弟子是素或葷食都接納的。
色空本無殊
佛陀會保佑祈願者嗎?
作者:
馮孝忠
2016-07-17
如果你相信一切由心做的話,妖魔鬼怪只不過是心魔、幻境,那唸句「般若波羅蜜」,提醒自己以智慧克服心魔,說不定真的可能降魔呢。
色空本無殊
佛教與素食主義
作者:
馮孝忠
2016-07-11
佛陀和他的僧眾都是托缽維生,亦給予施捨的善人得到修行慈悲心,及累積善的業報機緣。這與基督教「施比受更有福」的教條可謂不謀而合。
色空本無殊
蘋果教主與禪
作者:
馮孝忠
2016-07-03
我覺得 Steve Jobs 另一段講辭也很有意思:「我每天早上照鏡時都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活着的最後一天,今天我準備做的事,我真的想做嗎?(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色空本無殊
佛教修行:談一件企業重組的舊事
作者:
馮孝忠
2016-06-26
我們活着,就有不稱心的事出現,佛學就是提出理論和實踐,盡量去改善,所以無論在家佛教徒或出家的僧侶都不是消極避世的。
色空本無殊
樓價和社會經濟結構的關係
作者:
馮孝忠
2014-11-16
假若仿效新加坡模式,將政府資助房屋比例大幅增加,而每區要維持一些適合中等收入以上家庭的私樓,以減輕對公共設施需求的壓力,尤其是醫療。這是根本上的改變,一方面政府賣地收入會大幅減少,另一方面要應付建屋及其他公共開支。市民是否願意承受較大幅度的加稅和削減其他福利開支?企業稅能加多少,而香港還能保持競爭力?這近乎公共資源再分配,估計需要很精密的評估,亦要一個很有共識的社會和配合的周邊環境,才有機會實現吧。
色空本無殊
學問有常,學風無常?
作者:
馮孝忠
2014-09-25
時代變化,社會競爭愈演愈烈,像我們那個年代畢業前半年才為出路籌謀可能是一種奢望了,但是只要讀好書,從中啟發到人生意義,創意,表達能力,與人相處之道,任何學科的同學都會派得上用場。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熱門文章
四叔金句 畢生受用
胡孟青
長和賣港口風波──做足功課 理智應對
黃賢
一身傲骨 三千詞作夜點睛 76歲詞聖盧國沾告別戲劇人生
本社編輯部
關品方:長和一筆交易牽動國際棋局 中方如何突圍免受美箝制?港口布局只求經濟利益 還是攸關國安戰略?
本社編輯部
冷戰與國際秩序的變化:美式霸權的動態演化
鄭永年
長和繼續爭取出售港口 學者籲交易雙方須顧及中方商業利益
本社編輯部
國際生愛香港國際化、港大英語教學、大灣區多工作機遇
本社編輯部
馬時亨:香港要改革公共財政 實現量入為出
本社編輯部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有港商建言政府改變聯匯 冀減息度樓市寒冬
本社編輯部
邵志堯博士:長和賣港口餘波未了 事前未深思政治風險?商業物業市場未回暖 可引導內地平錢來港?港交所換女CEO後 港股有運行?
本社編輯部
推低美元利率 旺了香港樓市?
何國良
杜寶玉貼地氣的水墨情
益行
樓市的夢醒時分
湯文亮
葉秀亮教授:美國步步進逼 巴拿馬運河會花落誰家? 長和不配合北京 將有什麼嚴重後果?
本社編輯部
律師夢見特朗普 引粵劇名師龍貫天:做人「三要」和「三不要」
李偉民
科大入學處處長:科大着重創造知識 而不只是傳授知識
本社編輯部
香港故宮全新特展「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即日起至6月中展出
本社編輯部
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
張灼祥
感懷「新」世:兒時‧光陰
李偉民
劉兆佳教授:美國如何通過間接管治 建立橫跨五大洲的帝國? 哪14個現象反映大美帝國逐步走向終結?
本社編輯部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