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04 2025 23:39:5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政局
香港
中國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影視
音樂
財經
投資
地產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研
科普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首頁
名家榜
馮孝忠
馮孝忠
太平紳士、佛教徒,專修淨土宗。現為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著作有《轉工前,停一停想清楚》、《人生禪語》。
色空本無殊
緣生緣滅 不可思議
作者:
馮孝忠
2023-09-06
這次變化也令我感受到日本茶道強調「一期一會」的理由。就算另一次聚會是相同的人、相同地點,但人和自然環境每天都在變,所以每次茶會都可能是最後一次,因此茶主人會全心全力的安排。
色空本無殊
廣結善緣與面面俱圓
作者:
馮孝忠
2023-08-03
正信佛教徒在學佛路途上自然會廣結善緣,在世俗生活或學佛都是修行,都應該是以利己利他為原則。佛教徒在世間事業很成功的大不乏人,都是努力和待人接物以八正道心為準的因果。
色空本無殊
小我‧大我‧無我
作者:
馮孝忠
2023-07-05
我們修行,無論是哪一個法門,都是從觀察內心,由了解緣起性空、放下小我(我執)開始。
色空本無殊
大師們不曾遠去
作者:
馮孝忠
2023-03-08
星雲大師和一行禪師圓寂前的遺教,都是苦口婆心勸勉我們不要執着於他們今生的示滅。只要我們領會到佛法的真理,一行禪師和他的僧團,佛、法、僧三寶都在我們身邊。
色空本無殊
往生淨土與臨終助念
作者:
馮孝忠
2023-01-11
新冠疫情時期,很多病人在臨危之際都無法與家人再見一面,這對修行佛法的人來説是極大的考驗,因爲生命的終點在佛教中是意義重大的。但是其實只要心中對佛菩薩的慈悲有信心,依賴佛力的接引,便也可「往生」。
色空本無殊
從淨土觀察人生無常
作者:
馮孝忠
2022-11-17
這幾年社會的不安和疫情,加上投資市場動盪,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嚴峻和難受的,影響人的身心健康。但正如一行禪師所言︰「痛苦和幸福是分不開的,蓮花的生長離不開淤泥,有痛苦才能有機會滋養理解和慈悲。」
色空本無殊
佛菩薩不是賞善罰惡使
作者:
馮孝忠
2022-06-15
佛教不是「神教」,身口意三業都會創造果報,惡因惡果不是求神拜佛就可以一筆勾銷的。所以,學佛要有恆心,「依教奉行」,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自知不受後有」為目標。
色空本無殊
一切由慈悲和智慧開始
作者:
馮孝忠
2022-06-01
雖然佛教並不提倡祈福,但佛是慈悲的,明白我們有訴苦,私底下懺悔,燃點希望的需要去支撑我們面對無常,應付逆境,持續修行,所以觀世音菩薩是和眾生緣分最厚的菩薩之一。
色空本無殊
疫情 ‧ 考試 ‧ 放榜
作者:
馮孝忠
2021-08-07
身處非常時刻,需要彼此諒解,共度難關。有宗教信仰或共同哲學理念,例如儒家的克己復禮,又或有濃厚的家庭觀念,大家要互愛。
色空本無殊
養生先求淡化執着,再求放下
作者:
馮孝忠
2021-03-05
正確的觀念會帶來正確的決定和行為,可以預防許多疾病和避免藥石亂投。
色空本無殊
治心病和治身病同樣重要
作者:
馮孝忠
2021-02-05
如果我們要力行布施,首先要自己情緒商數夠高,或是經過禪修靜心,經得起對疫情的煩惱和恐懼、抗疫疲勞、社交距離對身心的衝擊,才能散發正能量。
色空本無殊
無敵是因為沒有敵人
作者:
馮孝忠
2021-01-10
一位一向對中國哲學有研究的朋友,介紹一篇論述《道德經》內老子的治國之道和待人之道的文章,說能做到沒有敵人和沒有人視你為敵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色空本無殊
愈來愈多彈性素食者
作者:
馮孝忠
2020-12-06
隨着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加之健康、宗教等多重因素,全球的彈性素食者數量正在增加。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素食是給自己增加善業。而從經濟的角度看,素食是餐飲業的新興市場,值得投資。
色空本無殊
緣起性空不等如消極
作者:
馮孝忠
2020-11-08
我們不要誤解「緣起性空」為一切皆空就是消極人生,毋須為世間事業努力,這類佛系的新詮釋是有點個人意願呢。其實「真空妙有」是積極的人生態度道理。
色空本無殊
品嘗甜品、插花也可以很禪
作者:
馮孝忠
2020-10-17
夫妻情侶可以嘗試一起在網絡上參加一些正念、覺醒、禪修、打坐去調整心態,減少心煩和多些包容。
色空本無殊
請相信你的心
作者:
馮孝忠
2020-09-06
抗疫疲勞,人心躁動、擔心、恐懼甚至憤怒都是可以理解的。今次疫情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是一次大考驗。
色空本無殊
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作者:
馮孝忠
2020-08-09
佛是我們的良師、教主,留下很多法門,一定有適合我們,提升我們的情緒管理、素質和品格的。
色空本無殊
不要給自己的觀念蒙蔽
作者:
馮孝忠
2020-07-05
自律是一種普世人格目標,儒佛法都是殊途同歸。但是歸根究柢的目標,就是認識自己的心,禪宗稱為「本來面目」,不受外緣和概念產生的假我所蒙蔽。
色空本無殊
尋找離苦的道路
作者:
馮孝忠
2020-06-07
疫情感染力強,我們無法不恐懼,對其他人下意識地築起結界。但我們也見到很多具大慈悲心和利他主義而產生大無畏心的善行,全世界的醫護人員都付出了很多。
色空本無殊
真正體會活在當下的意義
作者:
馮孝忠
2020-05-09
佛教如實觀是一種深層次的客觀,學習在生老病死四苦中解脫,明白生命的風險和無常,所以會認真了解疫情和評估風險,以便作出適度預防,以平常心持正面的生活態度。
色空本無殊
佛法以慈悲、抽離克服恐懼
作者:
馮孝忠
2020-04-05
面對來路不明、有點防不勝防的新冠肺炎,又未修到不害怕病痛和死亡,很難不產生恐懼,寢食不安,經常杯弓蛇影。只能朝着小心、不擔心這個目標努力。
色空本無殊
抗疫情要小心,但不過慮
作者:
馮孝忠
2020-03-08
香港在社運後又遇疫情;我們能否活得自在,還是給環境牽動着內心,活在或悲觀,或無奈,或憤怒情緒中,都得看我們能否看清楚內在的我,由內心的真我主導心情、行為,佛教的禪觀能引至正面生活態度。
色空本無殊
我們都是一人扮演多角
作者:
馮孝忠
2020-02-08
僧團除了傳法,還有團結信眾,和顯示人和的典範作用,因為人有很多習性,有群組就有人事問題和煩惱。
色空本無殊
禪在日常生活中
作者:
馮孝忠
2020-01-05
禪修的目標不只是在打坐時產生正念和覺醒,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顯現明心見性、「本來面目」、不為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主導行為。
色空本無殊
覺醒、正念之外的禪
作者:
馮孝忠
2019-12-15
在學會覺醒和正念之前,我們首先要能真正的「停下來」,「現代人感到孤獨、失落、疏離和絕望,便是不能聽的緣故。能停,我們才能重整自己,才能接觸到美好之事,才能感受和散發慈悲和愛。」
色空本無殊
認識死亡真意
作者:
馮孝忠
2019-11-03
近來讀到法忍法師一篇〈淺說西藏生死書〉的文章,原來書的用意是要通過人面對死亡,感覺到世事無常,人也無常,所以一切都不值得留戀,就能放下,不再執着,這可算是解脫的第一步。
色空本無殊
管理好自己的心,包容是慈悲和智慧
作者:
馮孝忠
2019-10-06
當我們以友善、慈悲和仁愛的心來待人,即使對方仍在盛怒之中,或是原來有暴力傾向,也會因為我們的柔軟、慈悲受影響而起轉變,不至以憤怒的心對待我們。
色空本無殊
不落兩邊與忍辱波羅密
作者:
馮孝忠
2019-09-13
現在活在一個充滿分化甚至是撕裂的社會氣氛之下,一個煩惱熾熱的環境的形成,是社群的共業,作為一分子,大家都難脫與這個因果的關係。
色空本無殊
能捨,放下,往生
作者:
馮孝忠
2019-08-15
只要信心產生,我們打開心扉,我們就毋須擔心什麼時候往生,也不會厭離塵世,急於往生。
色空本無殊
健康長壽,繼續修行
作者:
馮孝忠
2019-07-14
在世時活得有意義,臨終時不太恐懼慌亂,減少身心痛苦。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熱門文章
長和賣港口風波──做足功課 理智應對
黃賢
關品方:長和一筆交易牽動國際棋局 中方如何突圍免受美箝制?港口布局只求經濟利益 還是攸關國安戰略?
本社編輯部
「可以選,我選自由自在」──專訪黃修平導演
馮珍今
長和繼續爭取出售港口 學者籲交易雙方須顧及中方商業利益
本社編輯部
國際生愛香港國際化、港大英語教學、大灣區多工作機遇
本社編輯部
香港《財政預算案》是一盤帳還是兩盤帳?
羅祥國
杜寶玉貼地氣的水墨情
益行
科大入學處處長:科大着重創造知識 而不只是傳授知識
本社編輯部
葉秀亮教授:美國步步進逼 巴拿馬運河會花落誰家? 長和不配合北京 將有什麼嚴重後果?
本社編輯部
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
張灼祥
幸福和報告無關?
張建雄
感懷「新」世:兒時‧光陰
李偉民
何志平:特朗普為何急須霸佔巴拿馬運河? 中國怎樣透過多元運輸戰略 不受美國牽制?
本社編輯部
清明雨送別三位朋友
廖書蘭
如何做一個愛國企業家?
陳景祥
迎接創意
李志強
長和出售港口事件的啟示
袁彌昌
AI是跨學科研究催化劑 卸任後專注AI for Science──專訪科技大學副校長汪揚教授
本社編輯部
特朗普向全球汽車業宣戰 進口車徵25%關稅 習近平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
本社編輯部
一個遺願及一段跨越生死愛情 醫學院創院院長蔡永業夫人梁桂釗四億贈中大
編輯精選
提示訊息
您已成功加入電子報名單.
Launch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