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03 2025 08:23:2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馮文正

風采中學前校監。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士,1970年起入職為小學老師,任小學校長26年後退休。教育評議會1994年成立後,多年來出任副主席、執委。曾任教育委員會、教育統籌委員會、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委員,津貼小學議會主席。現任多所小學校董、津貼小學議會顧問、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及小學教育領導學會執委。也曾擔任《信報》、《星島日報》專欄作者及教師中心刊物編委,寫作範疇包括教育政策、學校領導、小學與幼兒教育。

特首為什麼要押後宣讀《施政報告》?
作者:馮文正2020-10-22
為什麼原定宣讀《施政報告》的日期,竟然是深圳慶祝改革40周年大慶的會期?主席南巡發表重要講話的日期?特首原定不會參加上述重大事項的日期?是巧合?是刻意?那會釋出什麼訊息?
特朗普競選連任奇招迭出
作者:馮文正2020-09-15
特朗普是現任總統,掌握了某些主動權,同時他亦是一個詭計百出,好作驚人之舉的人,在10月內蓄意製造一些突發事件,爭取選票,扭轉暫時民調的劣勢亦極有可能,可用的手法亦不勝枚舉。
新老師的憂慮
作者:馮文正2020-07-15
因為疫情關係,本年2至6月間的停課,當然對各校師生家長都是衝擊,在生活和學習上帶來很大的轉變,對新老師來說,影響更大。
特朗普可以連任美國總統嗎?
作者:馮文正2020-06-10
今年以來,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滑等事件,對其連任有何影響?也有不少分析,今天,我也趁熱鬧說一說。在今天這一刻,我個人覺得他可以連任,有三大理由。
自省時刻
作者:馮文正2020-05-11
這幾個月在身邊發生了很多事,相信大家都同意,此時此刻,是重要的反思時刻。我驀然發覺人類的發展進入了第四階段,就是同時要「與天爭、與獸爭、與人爭」。
2020年愚人節預言
作者:馮文正2020-04-02
今年是好特別的一年,我決定把2020年愚人節預言公開發表。現在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壞的時刻,我個人相信這預言的命中率是100%。
疫戰有感:對外溝通與聯繫
作者:馮文正2020-03-02
由於「停課不停學」,電子教學平台、視像教學、網上學習、網上教學資源等,是近日熱議的題材。
香港學生最要學習的兩件事
作者:馮文正2020-01-30
此文刊出之日,又是新一年的開始,我借此機會呼籲家長們、老師們,好好檢視子女們、學生們「盡本分」及「公德心」這兩個日常生活裏應有的思考和態度。
回顧香港初等教育的發展
作者:馮文正2020-01-22
當天在研討會的教育論壇裏,多位講者以香港初等教育的回顧與前瞻為題發表談話,由筆者首先發言,以下為筆者發言撮要,謹與讀者分享。
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成立25周年記
作者:馮文正2019-11-29
1988年,香港政府第一個為小學教師正式設立、度身定做的小學教育學位課程開課,從此,本港小學教師便進入全面學位化的通道。
從2019《施政報告》看香港的未來
作者:馮文正2019-10-29
本人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對政治議題的認識有限,本文旨在抛磚引玉。本港前途與青少年工作息息相關,盼望大家多多關注。檢視施政只是其中一步,如何制定一系列長期政策及持續推行,才是重點。
希望《施政報告》為大學的雙學位課程注入新動力
作者:馮文正2019-09-23
本港大學過去偏重純學術或服務性行業的學科,而工程方面的學科又缺乏實習、創新發展、就業機會,若能與外地或內地共同發掘合作項目,舉辦雙學位課程,開拓另一片新天地,為本港青年闖出一條新路,何等美好!
記暑假遊河南與青島
作者:馮文正2019-08-23
中原文化,春秋戰國間百家爭鳴,在旅遊時耳濡目染,時空交錯,深有感受,若政策不變,中國文化復興,指日可待。
誰要為校長的管治素質負責?
作者:馮文正2019-06-20
校長管治校政的素質,應該由誰負責?我個人覺得不能一句到尾。
高中通識科應轉為中學文憑試選修科目
作者:馮文正2019-05-30
一個制度實行了一些時候,應該重新檢視效能,聽聞課程檢視現正進行,而大學收生亦起了一定變化,我懇切呼籲大家認真思考把通識科轉為選修而非核心必修。
電子煙荼毒人生
作者:馮文正2019-03-28
研究顯示電子煙的尼古丁含量雖然較少,但在頻頻吸食下,有毒物質的攝取量是不會比傳統煙少,而由於汽化容易愈吸愈多,吸食者甚至會同時吸食傳統煙。
從特朗普的盲撞性格與野心看中美貿易戰
作者:馮文正2019-02-25
說回中美貿易戰,由於3月1日是談判死線,相信日內將會揭盅,白宮傳出或會把向中國強制徵關稅日期延後60天的說法,可能只是兩手準備,我個人傾向相信3月1日前會有初步協議。為什麼?
特朗普宣布從敍利亞撤軍的啟示
作者:馮文正2019-01-16
說特朗普是狂人一名不為過,但他的撤軍其實是競選承諾,這與他發起中美貿易戰如出一轍,聖誕節前收買國民心,打亂世界秩序,但他出爾反爾是家常便飯,好戲在後頭。
東風勝西風
作者:馮文正2018-12-18
不論內地、港澳、台灣,我們都應拼經濟、拼民生。反觀西方,在美國,美國優先、排他風氣等正蔓延,在歐洲,歐盟也與英國吵鬧不休。看來,這次是真正的「東風勝西風」矣!
普京的熊抱,是特朗普死亡之吻?
作者:馮文正2018-11-06
有分析家預言,若普京想改變對手的身份,把心一橫,不再「保護」特朗普,把特朗普通俄的消息「間接」證實,這一下子的「熊抱特朗普」,便是其死亡之吻,信焉?
為什麼特朗普一定要打貿易戰?
作者:馮文正2018-10-04
不要以為特朗普傲慢無禮,狂徒性格,橫衝直撞,便低估這個人物,其實由開始競選那一天開始,直至今天,所有的舉措都按部就班的去進行。
與美進行長期貿易戰 符合中國向前發展的長遠利益
作者:馮文正2018-08-27
既然中、美貿易戰短期無法結束,究竟國人應該如何面對現實,繼續發展國家?
朝美博奕的大贏家
作者:馮文正2018-06-27
與6月12日特金會後的揣測相反,中朝間友誼不但沒被美方擠壓,反而是金正男事件後最緊密的擁抱。
預防今年冬季流感爆發,你準備好沒有?
作者:馮文正2018-05-30
既然冬季流感季節已完結,教育界朋友又應注意什麼?
靜靜的革命:衝破本港醫療系統的樽頸
作者:馮文正2018-04-23
其實解決專業人手的人力問題,不一定從該專業去解決。香港醫療系統內人手緊張問題,若有其他的支援人員如物理治療師、營養師、中醫、脊醫,公共衛生學人員去幫忙,一定收極大效果。
小三BCA何去何從
作者:馮文正2018-03-09
這幾個月復考小三BCA的爭論中大開眼界,也埋下更多的憂慮:在香港,教育原來還是不屬於一個專業。
戰國時代重臨
作者:馮文正2018-02-13
戰國時代重臨了,不單是世界、也是在香港,原來全球化是真的,不是說說便算。
香港欠缺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規劃
作者:馮文正2018-01-26
本港在宏觀的城巿設計及人口政策,需要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而在教育範疇,不論校舍設計、中小學老師的職級架構、人才互補,亦需要新思維去探討。
由問一個好問題說起
作者:馮文正2017-12-22
近日有一個說法,能夠問一個好問題,又能夠為這個問題找尋最佳答案,是本世紀最需要的一項能力。最近在教育界有兩個問題常被提及。
由全球教育未來指數說起
作者:馮文正2017-11-13
一丹奬特別委託經濟學人智庫(EIU),透過與17位國際專家進行深入訪談,制定全球未來教育指數。指標內容涵蓋教育制度培養學生的不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