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r 31 2025 05:36:2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馮文正

風采中學前校監。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士,1970年起入職為小學老師,任小學校長26年後退休。教育評議會1994年成立後,多年來出任副主席、執委。曾任教育委員會、教育統籌委員會、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委員,津貼小學議會主席。現任多所小學校董、津貼小學議會顧問、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及小學教育領導學會執委。也曾擔任《信報》、《星島日報》專欄作者及教師中心刊物編委,寫作範疇包括教育政策、學校領導、小學與幼兒教育。

財政緊縮下 學校領導的準備
作者:馮文正2025-02-28
政府的年度《財政預算案》由4月開始,但學校的撥款9月開始計算,即是說,本財政年度撥款即使縮減或凍結,也由9月開始執行,這個時間空間,學界應該好好盤算。
教育的未來:融合科技與文化的創新學習之旅
作者:馮文正2025-01-22
首屆生成式AI中學各科教學微視頻大賽,主題是「生成式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旨在鼓勵中學教師與學生組成團隊,利用生成式AI工具,製作與學科相關的教學微視頻。
教師們應該深入思考的事
作者:馮文正2024-12-16
以往讀歷史、地理,總說香港獨處一隅,現在大灣區(灣區經濟)的概念成熟了,政策上有鼓勵,是時候勇敢些,出外闖闖了。老師們、家長們同意嗎?
歌者非歌
作者:馮文正2024-11-05
差不多全部學者都說,AI絕不會代替老師,因為AI令世界變得更快,孩子更需要教師的陪伴,面對快速變化的不同環境,他們會觀看、模仿,着重教師所看重的。
我會怎樣去檢視香港特區2024年《施政報告》?
作者:馮文正2024-10-04
筆者多年來,都習慣了留意有關報道,尤其是教育政策,亦會不時發表一些意見。我盤點了一下,2023年10月《施政報告》發表後本人的關注點,並與讀者分享。
三十而立:祝賀教育評議會、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成立30周年
作者:馮文正2024-08-28
1988年,香港中文大學第一屆小學教育學士學位兼讀課程開辦,至1992年頒授學員學士學位,文正想在此特別感謝3位在中大講授課程的老師,及分享當年我學習到的一些心得。
閒談後的總結:校長的責任
作者:馮文正2024-07-23
近年來,國家領導層一直風塵僕僕地前往各地視察民情、推動重大政策,為國家發展鋪路。而特區政府領導亦不遑多讓,緊隨其後。
教師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作者:馮文正2024-06-12
面對科技日新月異,最近人工智能協助學習,甚至代替學習之際,我們一定要了解,教師應着力於什麼角色。
香港人的心境:由2024年《世界幸福報告》說起
作者:馮文正2024-04-30
時代變了,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否也可以變動一下?以往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策略,今天是否可以實踐共同富裕?那麼,整個族群的幸福感,是否可以「水漲船高」,一起上升?
仿效社區客廳 從速建立分區幼稚園學生活動中心
作者:馮文正2024-03-18
幼稚園上課時,活動空間不足,對孩童的成長有何影響?大家應該心中有數,尤其一孩家庭的兒女,其體能及社交上的障礙,不問可知。在此筆者再次呼籲當局,從速建立分區幼稚園學生活動中心。
建設國際專業考評、認證中心 打造香港成國際教育樞紐
作者:馮文正2024-02-05
香港人對於本港居住人口減少、資金外流、經濟活動減少,有沒有危機感?我們應該大聲疾呼尋找對策?還是麻木了?
一個好校長的基本特質:能夠與老師互動去完成工作
作者:馮文正2023-12-22
校長的責任是透過不同持份者去合作完成學校工作,若能與同行者加強溝通,不斷互動,必然事半功倍。
《施政報告》與城市宜居指數
作者:馮文正2023-11-14
假如我們把今年6月,英國學人智庫(EIU)的香港宜居指數,與明年相若時間的數據作一比較,或許可以看到港人對本年10月《施政報告》施行後的效果的真正滿意度。
教師們,說好自己的故事
作者:馮文正2023-10-06
最近常聽見社會領袖呼籲大家一起「說好香港的故事」,我希望做老師的,說好自己專業發展的故事,做學生的,與教師一起說好自己學校的故事,每一個市民,努力說好自己個人的故事,並與他人分享。
唱好香港之我見
作者:馮文正2023-09-01
我覺得學者們,教育界應該更深入去了解「甚麼是香港文化?」然後才可以擇優傳承,繼續說好香港。
本學年結束前 與校長及教師們的對談
作者:馮文正2023-07-21
在面談分享時,我邀請其中一位教師及一位校長做筆記,總結報告時大家都吃了一驚,原來說的有那麼多,嘆氣之餘,都思考如何面對?
三十而立
作者:馮文正2023-06-08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真是大智慧。30歲,才是開始呀!難怪有外國學者說,30歲以上的機構,可以說是長壽的了。這令我再深思,教育統籌委員會,在30歲至40歲之間,為本港教育界做了什麼?
縮班殺校
作者:馮文正2023-05-08
學齡人口下降,引起小學「縮班殺校」潮,縮班殺校不只是教師職業保障的問題,更是學校的生存權的問題。辦學人士,校友,家長的心血及冀望,誰關心?
在小學裏最重要的一個學科
作者:馮文正2023-03-10
任何比賽項目,都需要你不斷從對手裏學習,提升技巧。有什麼練習你不需要答案,可以自己批改,了解自己的進步?最直接的答案是體育科,我當日撰文對大家說,要訓練反思批判,最好用體育科。
如何培養健康的孩子?
作者:馮文正2023-02-01
最近我想:若我在一年、一個學期裏只能選取一個周訓,我會選什麼?再三思考後,我決定選「勤勞」,為什麼?
《施政報告》:雖然遲起步,但走對了路
作者:馮文正2021-10-20
細看立法會的研究報告,本港推行STEM教育,浮現的問題很多。人才培訓不足,科技產業及產出收益,最後都是空談,令港人再一次失望。
《施政報告》前瞻:速度與效率
作者:馮文正2021-09-15
香港龜速成立公務員學院,與內地主動向本港招攬公務員,可以說為本港的「人才爭奪」響起警鐘。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小學校長會成立25周年記
作者:馮文正2021-08-30
2006年9月在前線退下來,至今已有15年了。今天有同工問及26年的校長工作,另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教育的基建:再談幼兒教育
作者:馮文正2021-06-03
中國的智慧是:三歲定八十,更多的父母希望贏在起跑綫,房屋建在沙土上,結果會如何?幼兒教育是基礎的基礎,基建的基建,教育的百年大計,為政者怎樣看?
解決深層次矛盾
作者:馮文正2021-05-03
我們看見的問題如貧富懸殊、樓價高企、青年缺乏向上動力及歸屬感,是因還是果?若是現實的果,那麼因是什麼?
為香港把脈
作者:馮文正2021-03-29
香港在得道多助下,會繼續發展得好,我們要感謝前人,在今天也要努力去做我們下一代會感謝我們的工作。
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小學教育的三大熱項
作者:馮文正2021-02-25
近年不少教師及家長逐漸形成一個共識,就是態度重於學科成績,和諧勝於競爭,這是合適的。
未來教育的關鍵
作者:馮文正2021-01-22
今天本人在「承先啟後25年,人文精神與科技創新教育」研討會就當天的一些啟發,講出兩個我個人認為具重要性的關鍵點,拋磚引玉,期望就教於高明。
香港教育系統的優越及缺失
作者:馮文正2020-12-21
宏觀上本港教育系統的優越性,足以與世界一流國家/地區比拼,亦是過去本港教育成績走在世界前列的一些原因,至於缺失,即要注視補救的地方,有下列兩點。
2020《施政報告》評議──青少年發展及教育
作者:馮文正2020-12-02
特首本年的《施政報告》在押後宣讀個多月後,終於出爐了。我們今天利用一些篇幅,講述一些對青少年發展及教育方面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