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01 2025 09:38:5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陳章華

2000年投身教育界,於香港大學取得教育學士(應用資訊科技於教與學),其後繼續進修,先後取得漢語語言學碩士及基督教研究碩士。曾擔任多年小學校長,現於外地從事教育行政工作。近年來較多關注教育政策、課程發展、語文教學、學生成長等課題,並曾就有關課題及政策發表文章。

教導學生寫中文字有什麼煩惱?
作者:陳章華2019-01-17
在教學上,當我們談及字形的時候,並非說它是對或是錯的,而是我們為什麼採用這個字形,而不是另一個。我們會以哪一個為準則,背後的理據是什麼更為重要。
寫字的煩惱
作者:陳章華2018-12-12
語文老師在低年級一般較着重字詞的筆劃和筆順,字形的結構,好讓他們鞏固漢字的寫法。字要寫得清楚工整,才能表達文字本身的意義和美麗。但怎樣拿捏當中標準,要求到什麼程度才合適呢?這是老師的煩惱。
寫作的功夫──外功框架之時地篇
作者:陳章華2018-11-08
「時間」其實是一個判定我們生活日常的定語,也可能是一篇經世文章的起始。
寫作的功夫──外功框架篇
作者:陳章華2018-10-08
如要孩子寫得好文章,就是要訓練敍事的能力。要有好的敍事能力,除了在內功篇提到的點子外,還要了解到敍事究竟有什麼元素。
寫作的功夫──內功經驗篇
作者:陳章華2018-09-03
如何促使孩子有寫作的動機?首先是寫作的素材,例如經歷了豐富節目一天,才有事可寫,有情感可抒發。相反假如每天只待在家中,手拿着平板或智能電話,那又何來經驗可言?
家長如何令孩子適應小一生活
作者:陳章華2018-07-03
家長幫助入讀小一的孩子成長,讓他們安排良好的學習環境,最重要的因素究竟是什麼呢?家長又扮演着的什麼角色呢?
寫作的功夫──內功日常篇
作者:陳章華2018-05-29
寫作寫得好,多見聞多閱歷肯定會有所幫助。孩子遊歷不同的地方,才能刺激他們的觀察力。
寫作的功夫──內功動機篇
作者:陳章華2018-04-24
內功是寫作的涵養,什麼構成寫作的涵養呢?只要具備寫作動機,即興趣,很多事情都能夠迎刃而解。
21世紀的網絡少年
作者:陳章華2018-02-14
作為成年人,在面對網絡訊息時,也可能感到手足無措,何況是將來的下一代?
背誦的中國語文
作者:陳章華2017-12-11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背誦十分反感,於是大家都說不要填鴨,不要死記硬背,要先理解後背誦。
薪火相傳
作者:陳章華2017-10-10
原來自己走進教育界,希望教好學生,喜歡上語文以及閱讀等等,都並不是忽然而來的,而是透過往昔老師每天每日的教導,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
四聲之美和九聲之美
作者:陳章華2017-07-12
教育下一代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亦要欣賞語言之美。
香港教育可貴之處:非一刀切
作者:陳章華2017-06-09
其實我們應該慶幸,我們能夠有這麼多元的做法,而非一刀切,這就是香港教育可貴之處,學校可按自身的需要或優勢,選擇一套校本的推行模式,讓孩子得到最適切的學習,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專業。
有關普教中的幾點思考(上)
作者:陳章華2017-04-25
不少人會把普教中和粵教中作比較,提出推行普教中不一定勝於粵教中,或是普教中無助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云云。
讓興趣超越操練
作者:陳章華2017-03-01
如果能夠把閱讀圖書和閱讀理解的共通點找出,把功課轉化成孩子們的興趣,那麼自然而然,孩子也不會把閱讀理解視為畏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