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10:39:2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陳許華

漢迪國際幼稚園聯席校長,耀中幼教學院兼職講師,分別於浙江師範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幼兒教育的學士和碩士學位,並曾在新加坡和澳洲進修或工作。主攻課程設計,並倡導從不同文化視角來看待幼兒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積極參與優質教育理念的推廣,致力於幫助家長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給孩子們。

放手何其難?
作者:陳許華2025-04-02
瑪麗·蒙特梭利曾說:「不要為孩子做任何他們有能力完成的事情。」這包括學繫鞋帶、處理學校挑戰,以及成年後的工作與人生。
從嚴父到夥伴:打造溫暖而堅實的父子情
作者:陳許華2025-03-17
父親應該認識到,孩子的幸福感才是成長的基石。與其強迫孩子去追求理想的成就,不如關注孩子的興趣與情感需求,欣賞他所擁有的。
AI時代為何還要抱團取暖──從電影《香港四徑大步走》說起
作者:陳許華2025-01-23
不管是不是AI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扶持永遠都是人類偉大的情感,正如《香港四徑大步走》中的徒步者們,只有互相扶持,才能在漫長的路上找到真正的價值。
如何理解孩子的內在需求
作者:陳許華2024-12-17
多問問孩子為什麼,但是這很有可能得不到任何答案。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也或許不太想講話。我們可以嘗試用「是不是⋯⋯」句型來展開對話。
司馬遷的經濟理論給現代教育帶來的啟發
作者:陳許華2024-11-13
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為教育者,我們毋須給自己加添過多壓力,始終將眼光注視在孩子身上,即使沒有做到盡善盡美,偶有爭論,也無可厚非。
安靜的力量
作者:陳許華2024-10-07
安靜的力量從來不是哪種人的專利,幫助內向的孩子找到他們安靜的力量,引導外向的孩子通過內心的平靜來獲得力量,讓他們在自己的道路上茁壯成長。
從喝茶、品茶、悟茶看教育
作者:陳許華2024-08-29
從喝茶到品茶,再到悟茶,這3個階段體現了教育的不同層次和深度。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教師和父母可以嘗試和兒童不斷探索和成長,追求一種更為和諧、美好的教育境界。
幼稚園畢業生話離別
作者:陳許華2024-07-24
感恩老師們在孩子們的幼稚園階段播下了愛的種子,相信這種子能在未來長成希望之樹,而希望,是我們面對人生各種處境時繼續向前的內驅力。
在香港能推行快樂教育嗎?
作者:陳許華2024-06-13
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孩子最後的幸福感才是我們教育的終點。讓快樂教育成為每間學校教育的基礎,有的放矢地追求學術水平!
如何引導幼兒正確看待個人與他人行為──基本歸因錯誤帶來的啟發
作者:陳許華2024-05-02
通過提供安全而開放的環境和對話,示範正確的歸因方式和繪本故事,可以幫助幼兒開始理解並考慮多種因素對行為的影響,從而避免過度強調內在因素,提高他們的社會認知能力。
始於喜愛,終於熱愛──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自述
作者:陳許華2024-03-19
且思且行,且行且思,幼兒教育已然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或許,這就是生命本身。但無論如何,我知道,我愛孩子,故將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