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r 31 2025 06:04:1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陳文鴻

香港珠海學院黃廷方·信和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1992-2016年為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2010年兼任香港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曾任世界銀行顧問,中國政府的港事顧問,香港中央政策組珠三角研究小組成員、香港新機場諮詢委員會委員及香港規劃遠景及策略研究小組的專家顧問。2013年2月開始為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經貿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 近年研究重點為中國的發展戰略,從歷史、全球化以至地區和產業。並從中國出發,聯繫至中國與歐洲發展的比較,以及東亞地區的產業和經濟競合。

中美關係
作者:陳文鴻2021-11-17
中國要珍惜拜登現時的政策緩和,可借機會整頓國內,修補國際關係,或許可助拜登一臂之力,但不能忘記美國對華的戰略敵視。
香港台灣福禍相依?
作者:陳文鴻2021-11-16
美國與台獨的維持現狀實際上是為了加快去中國化,綑綁台灣社會於美國仇華攻華勢力之下。北京對此能不焦急?能不求急統,以挽狂瀾於既倒?
攻台之法
作者:陳文鴻2021-11-10
北京現時制裁台獨人物,便表示武統還未到時候,制裁是經濟壓迫台獨方法之一,後續者還是經濟圍堵,這需要幾年時間的攻勢。
制裁台灣
作者:陳文鴻2021-11-09
只要北京多增加幾個制裁人物,台灣政壇和社會、企業界便會有大震動,效果比內地軍機飛入台灣上空影響更大。
人民幣升值
作者:陳文鴻2021-10-22
人民幣升值,只要有節、有序、有理,會是中國經濟與社會鞏固現有成就並進一步發展的利器,不應放棄。
抗衡美國
作者:陳文鴻2021-10-19
當前國際之中,只有中國才有足夠的財力、生產力、社會組織力與政治意志與美國抗衡。中國便是肩負天下安危了!而美元升值或貶值便是美國勢力增減的標誌。
深港連接?
作者:陳文鴻2021-10-13
邀請內地企業投標承包整個工作,保證在5年內開工建造,符合中央及廣東、深圳提出在「十四五」規劃期內加快深港西部快軌的建設。
中美戰爭
作者:陳文鴻2021-10-08
當前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失敗之後,軍方士氣低落,社會畏戰之心重,即使特朗普亦無力發動對華戰爭。不過,特朗普與美國極右派還是有不顧一切的可能性。若特朗普在2024年當選總統,中國不可不防。
國際疫戰
作者:陳文鴻2021-10-05
與疫並存是一國棄守,清零是一國嚴守。二者是相互衝突。前者是準備禍延他國,後者是自救救人,只有多國清零才可全球逐步清零。
健康碼通關
作者:陳文鴻2021-10-01
通關是恢復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連接,不但直接使香港消費增加,各種從供應鏈到價值鏈的活動可部分復原,推動香港經濟往前走。
資本主義不是鐵板一塊
作者:陳文鴻2021-09-28
共產主義最先發展的國家是德國,早於俄羅斯,也是最早把共產主義向市場化修改,不同於俄羅斯向政府管制主導方向修改。無論是共產主義或修正的社會主義,德國都率先全球作出示範。
香港離岸化
作者:陳文鴻2021-09-14
國際對以免稅、免外匯規管,乃至免金融監督的離岸金融中心發展已多加抑制,香港作為中國的離岸金融中心應有一定的積極功能,但中央政府要嚴加追蹤監管,稍一放鬆,便會出大問題。
前海方案
作者:陳文鴻2021-09-09
橫琴方案是粵澳共商,前海方案是單方面粵深開放給香港。香港缺乏主動,故可能效果不大,只希望前海擴大,不會只是香港企業避稅避外匯管制的離岸特區。
連累台灣
作者:陳文鴻2021-08-26
美國是否能戰?便成為於阿富汗敗退後其他國家對美國的最大疑問,也很自然便引發另一問題:美國能否與北京戰爭來保護台灣?
還是要清零
作者:陳文鴻2021-08-24
清零要加大力度,內防外防,亦要有與疫共存心理準備,處理危困的社會民生。
中國關鍵
作者:陳文鴻2021-08-19
塔利班重奪政權,反映出它已改變中世紀極端的宗教主義。中國為首的國際社會應全力支持,也可借此進一步打擊美國的霸權主義,促使其更快沒落。
教協歧途
作者:陳文鴻2021-08-10
教協走上歪路是司徒華將之政治化,與支聯會一起,為了議會選舉政治。司徒華自以為可恰當把持,不會失控。但他死後,支聯會與教協都同樣被激進政治所挾持。一是議員高薪厚祿的吸引,二是外力的滲入。
與疫共存
作者:陳文鴻2021-07-30
至少今年至2022年,香港社會將要與疫病並存,經濟民生不會迅即恢復。香港朝野現時還在觀望幻想,可是時不我予!香港可能需要中央再出手,迫使轉型。
劏房問題
作者:陳文鴻2021-07-21
中央開始關注香港房屋問題,可惜讓特區政府轉移到劏房問題,變成本末倒置,也解救不了香港日趨嚴重的社會政治問題。
大學內地化
作者:陳文鴻2021-07-08
內地化並不是使香港的大學帶領香港與內地以創新的融合、競爭發展,而是進佔內地市場,爭奪內地資源。不重教育學生,不支援地方發展,香港的大學內地化有何效益呢?
東西兼敗
作者:陳文鴻2021-07-06
俄羅斯用武力,中國用經濟力,美國在東歐必然大敗,敗後還有力攻擊中國嗎?
認真備戰
作者:陳文鴻2021-06-30
人事變動的討論,不應集中於出身不同,製造香港文官與武官之爭的虛假謬論。變動的重點應是香港面對什麼挑戰,怎樣的人才可較有效地應對挑戰。
還需慎防
作者:陳文鴻2021-06-24
內地防疫力量強大,也極有決心,但國外疫情未改,內地與國際的來往,包括國人的出入國門,不可能禁制,海外病毒便有入侵的機會。
象與太空
作者:陳文鴻2021-06-21
中美對比,便是建設進步與破壞落後、善良與邪惡對比。美國用美元堆砌出來的反華輿論,可以維持多久呢?
脫胎換骨
作者:陳文鴻2021-06-15
香港能否再生,決定於怎樣改變港人的心態與取向,這不是回歸一制,內地一制也正在改。
疫病威脅
作者:陳文鴻2021-06-03
廣州、深圳、香港是一水之隔,廣州有疫,深圳未必可免,香港亦深受威脅。這說明疫病變異不斷帶來新的威脅,也突顯病毒的韌性和愈來愈嚴重的傳播性。
資本主義
作者:陳文鴻2021-06-01
西方資本主義沒有這些種族滅絕的強盜行為,沒有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劫掠,會壯大成長嗎?可以打敗傳統的帝國嗎?中國或其他國家要移植西方資本主義與民主,是否也要採取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手段,掠奪他國呢?
制裁白俄羅斯
作者:陳文鴻2021-05-27
立陶宛以白羅斯民主化推動者自封,這是追隨美國、歐盟以政治干預別國,同時亦暗含立陶宛極右勢力、當權者的政治幻想:恢復中世紀的波蘭─立陶宛王國,可是百害而無一利。
台灣教訓
作者:陳文鴻2021-05-18
香港現時的形勢還好,卻一如台灣,不能保證安全,防疫的措施不可能放寬。現時政府的作為,似乎還是心存僥倖。
宗教世俗化
作者:陳文鴻2021-05-17
若不解決以色列的猶太復國主義、政教合一,以巴的衝突便可變成千年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