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2:28:5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陳文鴻

香港珠海學院黃廷方·信和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1992-2016年為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2010年兼任香港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曾任世界銀行顧問,中國政府的港事顧問,香港中央政策組珠三角研究小組成員、香港新機場諮詢委員會委員及香港規劃遠景及策略研究小組的專家顧問。2013年2月開始為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經貿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 近年研究重點為中國的發展戰略,從歷史、全球化以至地區和產業。並從中國出發,聯繫至中國與歐洲發展的比較,以及東亞地區的產業和經濟競合。

嚴懲侮辱國家民族者
作者:陳文鴻2016-10-16
我不明白為什麼特區政府、立法會與司法系統不對之在譴責之外施加懲罰。
應該逼政府發展離島
作者:陳文鴻2016-10-09
離島的民眾、鄉事組織、環保組織及促進公屋發展組織,都可團結起來逼政府,尤其是趁特首選舉的時機。
政府是否為地主打工?
作者:陳文鴻2016-10-02
市區地價飛升,更拉動全港地價樓價,香港大部分人便成為地主的房奴了,這樣的社會怎能不問題叢生?
橫洲公屋問題 演成政治風波
作者:陳文鴻2016-09-25
橫洲公營房屋發展爭議對梁振英政府來說是公關大災難,災難的根源是政府高層的不統一。
中國發展中亞與香港的關係
作者:陳文鴻2016-09-18
珠三角得益,香港會否能分一杯羹呢?
新一屆立法會試金石
作者:陳文鴻2016-09-11
今次立法會選舉的最大變化,是主張本土和港獨的人當選議員,禁制港獨與否,是新一屆立法會的試金石。
立法會生態有變
作者:陳文鴻2016-09-05
立法會更不安寧,拉布之外會是甚麼呢?他們成功的示範,會否引發出更多的倣效者呢?我們只能拭目以待,而建制派又會否反省檢討呢?
珠三角發展有條件追上香港
作者:陳文鴻2016-08-28
深圳河以北的珠三角正努力不懈地趕上。開始時廣州、深圳及東莞等遠落後於香港,發展的過程犯了不少錯誤,但至少它們願意改正,願意不停重新發展。
中國軍事與國家安全
作者:陳文鴻2016-08-21
歐美國家趁「九一一」事件在法制政策作了許多改動,香港與內地似乎是思想認識大大落後,今後應補課了。
撥亂反正:談香港社會問題的關鍵
作者:陳文鴻2016-08-14
當慈禧提祖宗之法不可改,滿清便連帶中國沒落。共產黨的興起是吸收了歐洲文明,中國學德、學俄、學日、學美。山溝裏出的革命只能在中外文化整合、全球環境下才能理解。香港要在中國的基礎上發展,便得推動多元化,重新學習,再次開放市場與心靈。
港督變特首
作者:陳文鴻2016-08-07
當時中央政府領導的天真,更在於讓董建華單身赴任,不懂現代政治的複雜,不明白香港的政途險惡,還奢言撒手不干預。
若中央輕視港獨 香港將走上台獨之路
作者:陳文鴻2016-07-31
港獨大有可能成氣候,趁現在只是苗頭便強力鎮壓掉,可保香港長年安穩。
南海之爭 內憂外患
作者:陳文鴻2016-07-24
沒錢打也不知道該怎樣打,美國只是紙老虎,中國怕的只是內部問題。
中美衝突下的香港角色
作者:陳文鴻2016-07-17
金融打擊與實質經濟功能退減,市場的信心與心理預期亦會大挫,香港將遭遇1949年工業化以來最大的經濟衰退。
人民幣因何貶值?
作者:陳文鴻2016-07-10
人民幣貶值及預期心理已經把過去人民幣國際化的成就全部毀滅。令人擔心的是,外匯儲備和內地資金持續外流,勢必導致中國經濟再度加重對美元的依賴。
深圳發展急起直追 香港如何力保不失
作者:陳文鴻2016-07-03
港深一河之隔,現在的形勢似乎是深圳急步追趕,香港還可倚靠體制和自由化優勢,卻在經濟表現步步落後,傳統優勢保不住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若香港能打破政治迷執,這是雙贏之道。
一帶一路:香港國際化戰略
作者:陳文鴻2016-06-26
香港要發展的話,一帶一路戰略應成為本地的大戰略。
一帶一路獎學金的爭議
作者:陳文鴻2016-06-19
一帶一路獎學金代表香港社會對未來發展的投資,但投資不在機器設備,而在人才,理由是今後世界發展是靠知識和人才,不是靠硬件和金錢。
把精力投放於香港再發展
作者:陳文鴻2016-06-12
與其爭辯,只會浪費社會的精力與資源,最佳的應對方法是政府與社會把精力、時間、資源集中於香港的再發展,提出可行的建議,制訂有效的政策,幹實實在在的事。
六四紀念淡出
作者:陳文鴻2016-06-05
激進中青年只佔社會極少數,更多的是要求社會安定發展者。既然比例代表制不能杜絕激進派,就讓他們內鬥吧,建制派應把目光放在爭取更大的多數議席。
中俄復興與農業貿易
作者:陳文鴻2016-05-27
據俄方報道,中國的進口將不僅限於小麥,還可擴展至大豆、玉米、菜油等大宗農產品,以及奶類、肉類產品。顯然,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後,中俄貿易不再是中國進口石油、天然氣與礦產,變成互利互補的雙邊貿易擴張。
蒙古怎看一帶一路
作者:陳文鴻2016-05-21
蒙古或許是中國繼巴基斯坦、吉布提之後,又一個龐大的國別投資計劃。
中港的政治發展
作者:陳文鴻2016-05-13
(封面圖片:2016年2月香港立法會補選,圖中為當選人楊岳橋。)   與內地一位精英談論香港與內地的問題,令人驚訝的是他把一切問題歸咎於共產黨,歸咎中國沒有民主,並且說美國制度最好。他的看法似乎與香港本土派無知青年同出一轍,分別可能是精英說得比較儒雅,加上多一些名詞,香港的青年則不加包裝,不懂得怎樣把共產黨、民主與美國連在一起來解釋內地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不過,只要進一步問深一點的情況,便可發覺精英對共產黨、民主、美國等還是一知半解,與香港本土派青年的認知水平,只是50步與100步之差。   該精英是內地名大學畢業,屬高級專業人士,對他工作上的專業水平我不會懷疑。可是,在專業之外,卻知識貧乏又沒有自知之明,且提出他自以為是的見解。在專業方面,是絕對認同他的工作;可作為內地精英,又否定現行的制度,不求甚解地一味崇美。   在談話中我表示慨嘆,指1949年前赴英美留學的與改革開放後才赴英美留學的有着巨大差別,或許根源是1949年前赴英美留學的是帶着中國問題去,近2、30年去的卻只是鍍金,最好是變成美國人回國享受高薪厚祿、特殊待遇。或許更深的根源是1949年前的中國大學與近年中國的大學不同,教育的取向、內容與效果均有差異,結果現在大學培養出來的精英變成高分低能,不懂世事,卻自以為明白一切,中國要依他們的片面理解來改革。   希望這位精英是例外,否則,內地的政治和發展問題會比香港的情況更嚴重!   立法會選舉混戰一場   九月的立法會選舉將會是混戰一場,不但多了公開或不公開的港獨分子參選,激進派亦會有更多人出來競選。泛民正在新老更替,建制派則是老退不下、新的爭出頭爭得不亦樂乎。回歸後立法會選舉的老面孔大部分會離去,可惜新面孔或半新面孔的,很難令人記得住他們的名字,也不知有甚麼表現,只知已在立法會內的,不是拉布便是流會;現時在立法會外的,亦難保入立法會後不會也是拉布與流會。   不論建制、泛民和激進派,現屆立法會的表現是沒有作為和反對作為。新一屆我不相信港獨分子可以憑選票入會,結果還是建制、泛民與激進派三分。就算建制可維持現時的多數議席,在泛民、激進派拉布破壞下,並沒有能力使立法會回復正常運作。   假若只是個別議席、票數變化而沒有根本性的轉變,九月後新一屆立法會相信仍然是沒有作為和反對作為,政府運作將被癱瘓;如果激進派議員數目增加,癱瘓政府的行動肯定會加劇。而在立法會外,未必會有佔中一類大規模行動,立法會內幾個激進派議員便可以破壞政府運作,效果一樣,付出的成本更低。   九月立法會選舉後,最大的政治問題是:如果立法會的運作仍然與今屆一樣,甚至變本加厲,香港社會、政府與中央政府會如何應對呢?抑或再拖幾個月,等待2017年特首選舉的結果?除非到時選出個激進派與泛民都支持的特首,否則的話,香港的政局會有改善嗎? (封面圖片:亞新社)
中國應該重建傳統絲綢之路
作者:陳文鴻2016-04-29
敍利亞之戰已到關鍵時刻。一方面是美俄協議,歐盟推動,敍國政府與反對派開始和談,但進展需視乎戰場上的變化。美國、沙特支持的反對派武裝正節節敗退,此所以美國等正運送大批武器給反對派組織。若反對派守不住佔領的土地,在談判桌上便沒法與政府抗衡。   敍國局面可趨穩定   另一方面,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都把伊斯蘭國(IS)及阿蓋德的分支排除在談判桌外。但真正用力的是俄羅斯、伊朗與敍國政府,也正把IS打得落花流水,後者的佔領土地日益縮減,軍隊與戰鬥力、財力同時萎縮。現時的情況是,若俄伊敍合力光復北部阿勒頗市,便可進而切斷北部土耳其供應 IS 及反對派的物資人力來源,北部地區的反對勢力會全面瓦解,敍國政府軍亦可揮軍東向攻擊 IS「首都」拉卡。如果成功,敍國北部的局面便可穩定,只餘與庫爾德人武裝的談判,美國、沙特、土耳其支持的反對派亦無談判籌碼,敍國內戰便只餘下美國等從約旦滲透的南部反對派地盤。   面對這種形勢,美國必然搗亂,但一如伊朗,大勢所趨,美國難以抗衡,且已與俄羅斯有一定的協議,美國要放手到南海制衡中國。敍國內戰可逐步平息,但戰亂的破壞卻非政府與俄國、伊朗所能修復。   中國剛委任敍利亞特派員,主要是參與敍利亞和談,一如伊朗、阿富汗的先例。不過,還可更進一步,以「一帶一路」戰略領頭重建。阿勒頗及另一名城巴爾米拉屬絲綢之路城市,中國大有理由參與重建。   中國的境外投資   中國在阿富汗、伊拉克是最大的外來投資者,在伊朗的投資亦正增加,於是從阿富汗到伊朗到伊拉克,今後再加上敍利亞,西亞一帶進入和平與發展階段。俄羅斯沒錢,美國沒錢沒力,沙特與卡塔爾則與伊朗敵對,在這個區域唯一可以在和平底下推動發展的只有中國。   中國的陸上絲綢之路,因哈薩克的鐵路建設,已可由新疆出哈薩克,在裏海旁經土庫曼入伊朗境內,可接上伊朗的鐵路網。故此,今年從浙江義烏出發的貨運列車可直達伊朗波斯灣畔的阿巴斯港,節省十多天的海程。按此通道,今年通貨運的東莞至德國列車,也可往阿巴斯港出紅海入印度洋。   伊朗正大建鐵路,中國應該參與,更重要的是怎樣重建伊朗至敍利亞地中海海岸的傳統絲綢之路,例如鐵路和電站,會是伊拉克、敍利亞重建的基礎。伊敍石油蘊藏量不少,中國已投資伊拉克的油田。伊斯蘭國崩潰後,伊敍北部的石油帶可連接。從促進當地的和平與發展看,中國應以國際援助的方式資助,或與伊朗聯手。   中國在巴基斯坦大建火力發電、水電、太陽光與風電電站,在敍國亦可從光電入手,更關鍵的是在和平條件下興建核電站。中國已計劃在阿富汗建核電站,在海外則已簽協議在英國建核電站。核電站能源供應穩定,少污染,供電規模龐大,可促進敍國發展。由阿富汗至伊朗、伊拉克至敍利亞,核電站建設將是推動中國技術出口與當地發展的重要因素,但中國會面對俄國的競爭。   (封面圖片:亞新社)
香港再工業化的路向
作者:陳文鴻2016-04-22
政府與地產商可倣效南韓建設東大門市場的方法,提供相對低價的展銷場地。香港院校已有不少設計系的畢業生與學生,若有場地,可供他們發揮才能,也可刺激香港沉悶的服裝零售業。
香港再出發——定位與戰略
作者:陳文鴻2016-04-15
香港求變有兩個方面,一是要定下方向、定位、戰略,並且要解釋,不是簡單地定出什麼中心、什麼產業便算數。另一方面,港人要自求多福,主動爭取。
香港青年能收買嗎?
作者:陳文鴻2016-04-08
香港與已經非工業化20、30年的歐美相比,情況並不嚴重。年輕人的極右派傾向──本土派、港獨,也是意料之事。
香港的出路
作者:陳文鴻2016-04-02
香港憑視野、國際關係、智慧。只要肯做,還有成功機會。
中烏農貿的戰略意義
作者:陳文鴻2016-03-24
烏克蘭經濟恢復,政治當趨穩定,中國不但爭取一個重要的外交關係,還可借烏克蘭的穩定來穩定俄羅斯與東南歐的地區。
中學生、大學生、西方傳媒關注的中國
作者:陳文鴻2016-03-18
發覺校園與學生的政治化並不嚴重,而從學生熱衷了解一帶一路戰略來看,應該還有不少是願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