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5:57:4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陳文鴻

香港珠海學院黃廷方·信和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1992-2016年為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2010年兼任香港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曾任世界銀行顧問,中國政府的港事顧問,香港中央政策組珠三角研究小組成員、香港新機場諮詢委員會委員及香港規劃遠景及策略研究小組的專家顧問。2013年2月開始為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經貿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 近年研究重點為中國的發展戰略,從歷史、全球化以至地區和產業。並從中國出發,聯繫至中國與歐洲發展的比較,以及東亞地區的產業和經濟競合。

兩韓談判 撇除美國
作者:陳文鴻2018-01-15
沒有了美國駐軍,兩韓可以和解,日本、中國、俄羅斯也可以與兩韓一起協商發展東北亞。
2018年香港如何走下去?
作者:陳文鴻2018-01-08
2018年香港的政局漸趨穩定,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漸漸提高。香港應該利用國家的優勢和機遇,重拾國際化的發展,特別在思想行為上,認識文化態度的轉變。
智慧城市的笑話
作者:陳文鴻2018-01-01
特區政府智慧城市的發展藍圖,不但後知後覺,而且不少是抄襲內地城市早已實行的措施,反映出香港的落後。
油氣決定政治與戰爭
作者:陳文鴻2017-12-25
二戰以來的國際大勢,基本上脫離不了油氣的政治經濟學。至今敘利亞內戰,中東多國為了將天然氣輸送到歐洲,於是敘利亞變成兵家必爭之地。
寄言財政司司長 善用財政盈餘
作者:陳文鴻2017-12-18
香港財政有盈餘,但政府沒有善用。財政司司長的預算案應主動又進取地開拓土地、建設公屋,遏抑地產泡沫。同時建議政府派錢給長者,讓他們可生活在貧窮線上。
連接中越陸路交通 節省運輸時間和成本
作者:陳文鴻2017-12-11
珠三角以廣州為首開始中越班列,方便潮汕地區及珠三角的產品運往越南及東盟,既減少物流成本,也可深耕市場。
香港對內地有何責任?
作者:陳文鴻2017-12-04
香港與內地建立命運共同體的關鍵是香港與內地權責相合。香港憑什麼對內地只取不予呢?
中國在三沙建島建基地,建立國際優勢
作者:陳文鴻2017-11-27
中國海南省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合稱「三沙」。中國如何利用南中國海的優勢,建立國際上的地位?
從加泰羅尼亞談國家分裂
作者:陳文鴻2017-11-20
加泰羅尼亞脫離西班牙獨立,並不是為了經濟利益,不是甚麼天賦人權或民族自決,是地方分裂主義。
特朗普建立的新中美關係
作者:陳文鴻2017-11-13
關鍵便是中國怎樣利用特朗普,借他來牽制美國的外交政策,替中國以及一帶一路建設、世界和平發展爭取時間和空間,也抑制美國任何軍事冒險主義的行動。主動權盡在中國之手。
移民為香港之本
作者:陳文鴻2017-11-06
香港是要發展,抑或是關着門坐吃山崩,決定於怎樣協助中下層的新移民,怎樣加快發展出租公屋,林鄭的置業主導是破壞發展。
中共的學習與創新
作者:陳文鴻2017-10-30
中國制度與美國的差別,是當特朗普談美國優先,實際卻是百分之九十九人口供養百分之一的超級富豪。
十九大中的港澳角色
作者:陳文鴻2017-10-23
林鄭政府忽視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合作,與回歸後政務官主政的結果一樣,挫傷內地對香港的信心。
政務官能以創新科技解決交通堵塞問題嗎?
作者:陳文鴻2017-10-16
施政報告反映出政務官們不懂科技創新,只是東抄西襲,把一些建議或別人的經驗彙集而成。
中美衝突殃及香港?
作者:陳文鴻2017-10-09
林鄭月娥在國慶慶典上說感受到國家的底氣。但是香港不能只感受,需要坐言起行,實實在在的有所作為。
恐怖組織介入緬甸?
作者:陳文鴻2017-10-02
緬甸羅興亞人危機的最大威脅,不是羅興亞人的人道主義問題,而是地方武裝勢力與回教極端主義結合的可能性。
有組織的校園港獨
作者:陳文鴻2017-09-25
校園港獨是一個警號,特首林鄭月娥指斥其為有組織行動,是實事求是,認清現實,而不像曾蔭權等另存歹心。
世界大變的新機會
作者:陳文鴻2017-09-18
若美國攻擊北韓引起戰禍,受害的將是北韓、南韓與日本,間接的衝擊會是美國的世界霸權。
環保要做的事太多
作者:陳文鴻2017-09-11
作為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環保不是驅趕別人,分佔土地割據。
本土化與近親繁衍
作者:陳文鴻2017-09-04
若把一國兩制看作是敵我對立,那是冷戰思維,盲目的意識形態。
打破殖民地框框
作者:陳文鴻2017-08-28
香港的科研與教育,除了急功近利的數量化增長,看不到有什麼實質的進展。
美國的衰落
作者:陳文鴻2017-08-07
美國失去西亞、中東,石油美元的基礎便開始崩潰,在印度洋的海空駐軍便無處依附。
勞福局長親商
作者:陳文鴻2017-07-31
行政機構及主其事者應政治中立,最關鍵處是至少不偏向既得利益集團。
香港第一?
作者:陳文鴻2017-07-24
若不打仗,沒有金融危機,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會繼續高速增長,超越香港。
看着肚臍過日子?
作者:陳文鴻2017-07-10
反對兩地融合的,不是狂妄無知,便是別有用心。
美國將敗
作者:陳文鴻2017-07-03
特朗普只追求勝利的榮耀,其中的代價與風險不管。
廿年功過
作者:陳文鴻2017-06-26
政治方針定下之後,中央政府不再猶豫,特區政府也不敢縱容。
青年參政 不能優待
作者:陳文鴻2017-06-19
政府依法執法,青年囂張的聲勢便一時而絕,投機者雞飛狗走,也使不少青年重新思考。
香港的自欺欺人
作者:陳文鴻2017-06-12
定出原則好建立制度,便是長治久安!
立法會不能再渙散
作者:陳文鴻2017-06-05
立法會議案審理遲緩,積壓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