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偉

陳家偉博士為新界婦孺會梁省德學校校長,學校位於大埔大元邨。陳校長深信卓越的教育可以成就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天空和人生的舞台。

陳家偉為資深的教育行政人員,曾任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校長,德萃教育機搆幼、小、中教育總監專責全人發展。陳校長對資優教育、品德教育、中國文化及照顧學習差異有豐富的經驗。陳校長不單樂於學習,不斷進修,更筆耕不輟,先後出版各類書籍共12種,也在不同媒體發表專欄文章及主持文教節目。

腦的退化,愛的增加
作者:陳家偉2015-04-21
對筆者以言,生活上最大的改變和挑戰是母親在2013年左右出現了腦退化症的問題,記憶力衰化得很快,非常健忘,剛說過的話,一轉眼就忘記得一乾二淨……
國際交流 增進視野
作者:陳家偉2015-04-14
交換生計劃、休學外遊、以及工作假期,都是年輕人出外擴闊視野的好機會。30歲是個重要的分水嶺,要把握機會,志在四方。
平安是福
作者:陳家偉2015-04-07
我相信健康不是垂手可得的,要自己保健和防病。新一年,希望大家都活力,健康就是福!
謝謝你,Stand by me
作者:陳家偉2015-03-31
《多啦A夢》已成為了經典,可以跨越時代,歷久常新。21世紀的今天,筆者已由小學生變成了小學校長,但我的兩個孩子,一男一女也喜歡看《多啦A夢》,分別的只是角色的譯名。無論是漫畫,還是動畫,小朋友和大朋友都喜愛,真的做到「誰都喜歡你」,難得是幾十年來都"stand by me"。
強政勵治
作者:陳家偉2015-03-24
如果要用一個詞語去形容李光耀這位叱咤風雲,縱橫政壇50年的強人,我會用強政勵治……曾幾何時,香港的曾蔭權特首曾自稱是政治家(politician),並想以強政勵治的方法去管治和帶領香港,可是,曾先生能力有限,距離強政勵治,差十萬八千里。
科學與科技的盛事
作者:陳家偉2015-03-10
最令人興奮的是,香港新一代協會將於今年8月中舉辦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雲集全國800多名科技比賽一等及二等獎的得主來港比賽,可說是香港科學及科技教育的盛事。中國人口眾多,以比例計,科學的尖子人數也必不了,加上中國的經濟轉強,願意增撥資源發展教育和科研,相信科學及科技將會有高速的發展。
也談學習中史
作者:陳家偉2015-02-24
每一個民族都要經過不斷的奮鬥才能屹立於世,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會有好的時候,也會有壞的時候。每個人都要有文化的承傳,有家有國,人才有根,才可安身立命。
理想是原動力
作者:陳家偉2015-02-17
政府正諮詢把公務員的退休年齡延遲到65歲,讓經驗豐富且還身體健康的人繼續貢獻社會。但也有人的夢想是提早退休,要環遊世界,享受人生。如何保持自己的積極性,好好善用時間,都是每一個現代人都要所思考和計劃的事。
妻賢夫禍少
作者:陳家偉2015-02-10
現今社會不但男士要出外工作,女士也投身社會,所以現代女性比古代女性更忙,身兼兩職,內外兼顧,令人佩服。但夫妻之間的溝通很重要,雖然有不少男士都有大男人主義,不愛與太太商量事情,但我卻認為「妻賢夫禍少」,太太應該是丈夫最親密的「戰友」,可以患難與共,榮辱共享。
對新一代的關注
作者:陳家偉2015-02-03
社會現在除了大家熟悉的宏觀的撕裂,包括政治的理念南轅北轍,種族的仇殺和貧富的懸殊外,還有微觀的撕裂,包括家庭、社區、職業及信仰各方面的撕裂……希望每個人都能積極尋求復和,大家才可以再顯歡顏。
美化環境,環保心靈
作者:陳家偉2015-01-27
我認為教育機構,保持地方整齊清潔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現今有各種不同的傳染疫症相繼出現,如沙士、禽流感、豬流感、猩紅熱、手足口病、紅眼症及第五病等,學校不得不加強衛生,以保障學生的健康。除了基本的清潔,綠化環境也很重要。
朋友的六大功能
作者:陳家偉2015-01-20
令人快樂的其中一個好辦法是結交不同的朋友。良好的人際關係至為重要,我們都需要和不同人相處,若能互相了解、尊重和合作,那是令人愉快的事。心理學家 McGill 是研究友誼的專家,他舉出友誼(friendship)有多種功能。
三大方法提升學習興趣
作者:陳家偉2015-01-14
近年,學生能否積極投入學校生活已成為熱門的研究課題,香港大學心理系在過去幾年作了一個跨國的研究,探討初中學生在校的投入情況。所謂投入(school engagement)主要包括情感、行為及認知三方面,參加研究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歐洲諸國、中國和南韓,橫跨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先進國家。
五十而學《易》
作者:陳家偉2015-01-06
其實《易經》是很高深莫測的學問,如司馬遷所說「究天人之際」,研究天地才三者的互動。簡單而言,是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元素的配合。要順利,要成功,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溝通是必須的,「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人與天,人與地,人與人三組都能感通相交,事情就可以和諧圓滿。通則吉,不通則凶。
從視帝視后的感想看人生
作者:陳家偉2014-12-30
人既偉大,卻真是很渺小,人不能自大,以為自己無敵,目空一切。人要學懂感恩,學會知足,才會喜樂。我喜歡看人真情流露,頒獎典禮是一個平台,讓人學懂感恩,然後才會更努力不懈,做好每一天。
虎父變貓爸?何不當個鳥爸?
作者:陳家偉2014-12-23
香港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和明愛機構近年進行了一次有關父母管教和子女表現的調查,發現香港的家庭出現了「虎媽、貓爸」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顛覆了中國傳統的嚴父慈母,使之變成嚴母慈父。也許,不少父親都只是「病貓」,在管教子女上幫不了忙,實在令人難過。但除了貓和虎,或許我們可向鳥類學習。
香港文壇奇葩——金庸
作者:陳家偉2014-12-16
金庸是香港文壇的一個奇葩,在港寫了十多部暢銷小說,並創辦《明報》的出版王國,白手興家,名成利就,是中國鮮見發大財的讀書人。有人問他為何能有那麼多的創意,創造出眾多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他說寫小說要天份,無法學習。
李小龍的接班人
作者:陳家偉2014-12-09
李小龍逝世,是香港電影和香港武術界的一大損失,可說他的地位無人能代替,雖然也出現了一批模仿者,不過沒有李小龍的威猛精彩。筆者認為可以稱上在李小龍之後的武打巨星只有「宇宙最強」的甄子丹。甄子丹是現時灸手可熱的武打巨星,他演活了霍元甲、陳真和葉問等角色,這些角色也和李小龍有多少淵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作者:陳家偉2014-12-02
初中的時候,常常聽到中史科的老師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來總結中國的歷史。各個朝代的治亂興衰都是大同小異,朝代的發展有相似的軌跡:開國之初,立國之時,通常都是群雄並起,各方勢力逐鹿中原,最後勝者為王,翦滅所有的反對勢力。打江山的時候當然是「生於憂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光耀的政治智慧
作者:陳家偉2014-11-18
36歲的李光耀在1959年已當上新加坡自治邦政府的第一任總理,少年得志,大展平生抱負。他在1965年領導國家走向獨立。到2015年,新加坡便立國50周年。新加坡雖然缺乏土地和天然資源,人口不多,但能夠成為一個繁榮而安全的城市,而且在許多方面都具國際競爭力,成就非凡,新加坡這50年的成績可算是一項奇跡。
楊柳的有趣民間傳說
作者:陳家偉2014-11-11
因為柳樹的獨特性,垂下搖曳和柳葉細長,許多成語和文學作品都與柳有關,「百步穿楊」表示箭法甚準,所謂「楊」,就是楊柳葉,故事是出自《戰國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美荷樓的集體回憶
作者:陳家偉2014-11-04
閱讀《美荷樓記》感慨良多。舊式徙置區可說是貧民區,地方狹小,環境擠迫,衞生惡劣,要共用廁所和浴室。小朋友根本沒有活動和遊樂的空間,走廊就是小朋友的玩樂之地,在那裏捉迷藏、跳飛機、跳梯級就可以令孩子們樂透一天。有些學童也只可以在天台學校上課讀書,日灑雨淋。這個年代的孩子的父母都要為口奔馳,兄弟姊妹人數眾多,要温飽也不容易。所以孩子要學會逆境自強,要潔身自愛,免誤入歧途,要努力讀書,力爭上游。
人生的焦點
作者:陳家偉2014-10-28
對我而言,人生的焦點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轉變,有不同的風光和風險,順境逆境,上山下山,都是路途的一部分。或許,中外都有高人智者指路,但我們還是要走自己的路。
楊柳小蠻腰與白居易
作者:陳家偉2014-10-19
柳樹是很獨特的植物,所以我喜歡它。一般植物的葉子都是向上的,樹枝是堅硬的,可是柳葉是垂下的,柳枝是柔軟的。我相信老子和我一樣也一定喜歡柳樹,因為它也處下、柔軟和謙卑。老子愛水,上善若水,也許「上樹也若柳」,因為柔軟,所以不怕強風掃落葉。
國學奇才南懷瑾
作者:陳家偉2014-10-12
第一次聽到南懷瑾這個名字,大概是10多年之前的事了,當年我校有一位司機叫李叔,雖然只是一個小職員,但多才多藝,懂攝影,會種花,對烹飪、太極、書畫都有些研究,絕對不可看輕,有不少事情,我也向他請教。李叔喜歡旅遊,更喜歡閱讀,他對我說南懷瑾是一位奇人,學問很高,他正在看南氏有關《金剛經》的書。
中國應善用傳統文化平天下
作者:陳家偉2014-10-05
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開展了改革開放,二、三十年間,經濟躍進,尤其是沿海城市如深圳特區,發展一日千里,令人眼前一亮。可是中國的發展每每引致別國的擔心,美國更是擔心強大的中國會影響「地區的穩定」。美國學者亨廷頓(S. Huntington)近20年前提出的文明的衝突(clash of civilizations),為後來的中國威脅論奠下理論基礎。
重新認識群育的重要性
作者:陳家偉2014-09-21
香港有一類學校叫做群育學校,專收錄成績不佳,行為偏差的學生,令人誤會群育只是管教情緒有問題或誤入歧途的學童;但真正的群育是要人學會貢獻社會,貢獻國家,不應視停留於一己或家之私利。
正視藝人吸毒對青少年的影響
作者:陳家偉2014-09-14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為毒犯的利潤太高,所以仍以不同的手法,「渡人升仙」,以所謂「軟性毒品」包裝,以糖衣毒藥去荼毒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