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墟和太和市的變遷

港鐵東鐵線途徑大埔區,大埔區有兩個車站──大埔墟站和太和站。大家知不知道大埔墟和太和的由來嗎?

大埔曾有新、舊兩個墟市,舊墟原稱大埔墟,今天只留下一間始建於清初的天后宮,已無墟市痕跡。新墟是光緒十八年(1892年)設立的太和市,與大埔墟僅一河之隔,但後來它的繁盛超越大埔墟,因此人們便稱太和市為「大埔墟」,原來的大埔墟改稱「舊墟」。

大埔最早墟市

大埔墟(即舊墟)始於何時?從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大埔示諭》可以窺探。康熙十一年(1672年),鄧祥、鄧天章二人向新安縣申請在鄧孝子祠側立墟,所得收入用作鄧孝子祠的經費。此墟獲准成立,名為「大步頭墟」,嘉慶年間稱「大步墟」,光緒初年改稱「大埔墟」。大埔周邊一帶的村民到來買賣,令該墟成為區內的經濟中心。

《大埔示諭》中提到的鄧孝子祠,在康熙和嘉慶年間編纂的《新安縣志》都有記載。這位孝子是指鄧師孟,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其父親被海寇綁架,師孟以身贖父,待父離開後便投海自盡。鄧氏稱他為孝子,明萬曆乙未年(1595年)在「邑五都大步側」興建鄧孝子祠,但遺跡今已不存。粉嶺龍躍頭的松嶺鄧公祠,仍然供奉鄧師孟的木主。

龍躍頭鄧族與同一祖先的大埔頭鄧族合力經營大埔墟,墟旁建有天后宮(今汀角路),作為墟市的宗教和議事中心。從廟內銅鐘的銘文推斷,廟宇約建於康熙三十年(1691年),當年大埔鄉民鄧日瑛攜同三子祈求天妃娘娘得應,敬送銅鐘一口答謝神恩。今天所見是1937年風災後重建的面貌,兩進三開間建築,1970年加建左右偏殿。

大埔舊墟今天只留下一座天后宮讓人追憶,1970年加建偏殿供奉關帝和譚公。
大埔舊墟今天只留下一座天后宮讓人追憶,1970年加建偏殿供奉關帝和譚公。

太和市興起

昔日鄧族壟斷大埔墟的運作,對鄧氏以外的村民會有不公平的對待。清嘉慶年間,泰亨文氏要求在墟市附近的文屋村開舖招商,但遭鄧氏控告,新安縣衙門判文氏可以建屋,但不許用作商鋪出租。同治十二年(1873年),文屋村毀於颶風,文氏又申請建墟,再被鄧氏控告。

光緒十八年(1892年)5月14日,新安縣衙門在鄧孝子祠內立《大埔示諭》碑,禁止外姓在墟內建鋪。但同年卻准許泰亨的文湛泉與另外六個鄉約(即大埔七約)在大埔墟對岸建市,規模較墟為小,稱為「太和市」。同年七月初八開市,墟期為農曆三、六、九日。

大埔七約是指泰亨約、翕和約、林村約、集和約、汀角約樟、樹灘約,及粉嶺圍彭氏的粉嶺約,合共69條村,大部分為客家村。他們為籌建太和市而組成這個鄉村聯盟,以抗衡鄧族壟斷的大埔墟。

太和市有一條街道(即今天的富善街),最初只有28間店鋪。在街道中央有座文武二帝廟,1892年開光,與太和市開市同一天。廟宇為兩進三開間結構,奉祀文昌帝君和關帝帝君,同時作為大埔七約鄉公所辦事處,並設有公秤房。廟宇已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廟內保存了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香爐及光緒十九年(1893年)的木楹聯。正殿兩旁牆壁有「忠」、「孝」、「廉」、「節」等字,上書「願人常行好事」和「願天常生好人」,顯示廟宇也扮演教化角色。

太和市雖屬後起的墟市,卻不久便勝過大埔墟,原因有賴於交通上的方便。光緒廿二年(1896年),即太和市開市後4年,文湛泉倡議在觀音河(即林村河)興建「廣福橋」,便利人們往來大埔墟和太和市,結果吸引許多村民棄大埔墟而到太和市買賣。文武二帝廟內有一塊「建造廣福橋芳名開列碑」,捐款者中竟有「天主堂」一名,所捐款項為二圓,可見傳教士也參與鄉村社會服務。

港府接管新界後,以太和市附近的圓崗作為行政中心,設有理民府和警署,區內人流增加。1910年10月1日九廣鐵路英段通車,在新界設有沙田站、大埔站(戰後改稱大埔滘站)、大埔墟旗站和粉嶺站。大埔墟旗站在1913年改建為完備的大埔墟站,採用中國廟宇風格興建,別樹一格。該站毗鄰太和市,令墟市成為貨物的集散地,愈加興旺。相比之下,沒有鐵路經過的舊墟,逐漸走向衰落而消失。

1983年九廣鐵路全線電氣化,同年新的大埔墟站落成,代替舊大埔墟站和大埔滘站。舊大埔墟站的中式建築和一段路軌保留下來,1984年列為法定古蹟,翌年改為鐵路博物館,介紹九鐵歷史及多款舊車廂與火車頭。1989年九鐵又加建太和站,以疏導大埔墟站的人流。

大埔區的民間信仰

今天太和市已不存在,但富善街兩旁的店舖依舊熱鬧,文武二帝廟仍有不少人前來拜祭。特別是農曆五月十三日的關帝誕,大埔七約各代表齊集廟宇,向關帝鞠躬、上香、進酒和獻祭品,然後由村民宣讀祝章,希望關帝「佑我大埔,福澤鄉邦」,「七約事業,益顯輝煌」。

1992年太和建墟100周年時,大埔七約鄉公所有感大埔泰亨鄉和林村鄉均定期舉行醮會,但太和市卻沒有,於是在文武二帝廟舉辦祈福醮會,超度墟內亡魂。自此每隔五年舉行一次小醮,十年一次大醮,最近的小醮剛在2017年12月舉行。

 大埔七約鄉公所上月在文武二帝廟舉行祈福醮會,超度亡魂。
大埔七約鄉公所上月在文武二帝廟舉行祈福醮會,超度亡魂。

至於舊墟的天后宮,最熱鬧的日子是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的天后誕。過去有神功戲演出,但自2000年開始改為每三年演戲一次,以節省開支。天后宮為三級歷史建築,2009年進行了一次重修,竣工後舉辦巡遊,反應很好。值理會決定每年天后誕前的星期日組織隊伍巡遊區內主要街道,令沉寂多時的天后宮再次受人注意。

另外,大埔頭鄧族十年一屆的太平清醮(上一次在2013年),啟壇前亦組織龍獅隊伍前往天后宮迎接媽娘到醮場接受供奉,又將天后宮內康熙三十年的銅鐘搬到醮場,說明了鄧族與該廟的密切關係。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