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教育家的哲學

中國向來重視教育。幾乎所有有建樹的哲學家都是教育家。「君子」是對中國傳統教育目標最具代表性和概括性的表述。欲闡明何謂「君子」,就不得不先從儒家學派說起。

當代著名哲學家張岱年曾明確指出:「儒家哲學是教育家的哲學。」也就是說,儒家學者是從教育家的立場、觀點來思考哲學問題的。何謂教育家?簡言之,是指這些學者既有豐富和影響廣泛的教育實踐活動,又有基於教育實踐基礎之上的獨到的教育思想、觀點。從這個角度來說,儒家哲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儒家學者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其哲學思想與教育思想是融合在一起的。范文瀾則認為儒家教育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理應是中國教育史的一條主線。儒家學派為什麼會以教育為中心來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以教育作為立國、救世的根本?我們可以通過「儒」的起源和「儒」的職能來解釋這一文化之謎。

「儒家」是先秦時期孔子創立的學派。但孔子本人並未以「儒」為自居。「儒」和「儒家」的概念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儒」是人的一種身份或職業,儒家學派既然以「儒」命名,它和「儒」又有着必然的發展上的聯繫。儒家產生於「儒」,弄清了「儒」的起源,也就能使我們初步揭開儒學為什麼以教育為中心的思想根源。

儒是從事教育的職官

「儒」的起源,歷來為史家所重視。關於「儒」的最初含義,以漢代許慎《說文解字》的解釋最有代表性。他說:「儒,柔也,術士之稱。」可見「儒」本是掌握某些專門技藝以謀生計的人,其成分很複雜。《韓非子.內儲說下》:「齊使老儒掘藥於馬黎之山。」可見醫生也是儒的一種。不過,儒的最重要的成分還是指從事教育的職官。據班固所著《漢書.藝文志》的解釋:儒家流派,大概最早出於司徒之官,司徒是古代一個重要的官職。他們輔助國君,順應自然,明揚教化。涵泳於六經文章之中,尤其注意仁義之事,遠宗堯舜的道統,近守周文王、武王的禮法,尊崇孔子為師表,以此來強調他們言論的重要性,並且在各派道術當中最為崇高。儒家之所以重視教育,就在於所謂「司徒之官」是西周社會主要從事教化的官職。大司徒從事教化的內容,是六德、六行、六藝合成的「鄉三物」:「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 恤;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周禮.地官.大司徒》)十分明顯,儒家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均可在大司徒之職的規定中看到,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及儒學與司徒之職的淵源關係。

不僅如此,《周禮》中還有「師儒」的記載,進一步反映「儒」與教育職官的關係。《周禮.天官.大宰》中記載的「九兩」,就出現了「師」和「儒」的劃分。「九兩」是指諸侯聯繫萬民、不使其離散的九項政治措施。「以九兩繫邦國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長,以貴得民;三曰師,以賢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藪,以富得民。」鄭玄注:「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師,諸侯師氏,有德行以教民者。儒,諸侯保氏,有六藝以教民者。」(《五經正義.周禮正義》)可見,《周禮》所說的「師」「儒」均是西周時期從事教育的官職。由此可以說,儒家重視教育是有歷史根源的。儒家教育的基本理念與教學內容均可以在《周官》師儒之職的記載中找到根據。師儒一方面是朝廷的官員,另一方面又是西周的專職從事教育的人員,這種政教一體的思想,也是儒家教育的基本理念。儒者強調「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儒家」是先秦時期孔子創立的學派。但孔子本人並未以「儒」為自居。(亞新社)
「儒家」是先秦時期孔子創立的學派。但孔子本人並未以「儒」為自居。(亞新社)

儒學地位愈來愈高

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學是顯學,但它畢竟只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而已。儘管孔子、孟子等儒家大哲均有經世之志,希望以仁道思想為指導而從事經邦濟世的政治事業,但當時卻不能將儒家思想付諸實施,所以,儒家的社會功能並不十分明顯。西漢以後,儒學的地位發生了顯着變化,董仲舒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提出「教,政之本也;獄,政之末也」(《春秋繁露.精華》),主張道德教育是「為政之首」。進而,他把儒家的倫理規範概括為「三綱五常」。「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對策建議,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日益成為歷代朝廷均要推崇的官學,並成為佔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這時,儒學的社會功能顯得日益重要和突出,儒學不僅僅只是一門學術,而更是一種影響到其他諸如宗教、文藝、科技、教育等領域的觀念文化形態,同時也衍生成一套國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家族制度。儒學已經成為古代中國人自覺或不自覺的思想意識,對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諸如帝王、士人、軍伍、農民、商賈均產生深刻影響,進而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心理和習性。

儒學為什麼能夠成為支配、指導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及個人行為的主導思想文化,發揮這麼大的歷史作用?一方面,這和那些掌握、傳播儒學的儒士密切相關,同時也與儒家教育鮮明的人文特色有關。儒士是什麼人呢?當然他們首先是儒學的掌握者,是飽讀儒家經典,對儒學有一定程度的思考與研究,對儒家的道德義理有內在的體認和踐履,並在生活中充當「師」的角色。儒士的教育活動包括宮廷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教育對象是君主、王公士大夫以及廣大百姓,儒士通過對這些不同的對象展開教育,從而實現着儒學的社會功能。

儒學的人文主義

儒學的成就不僅僅體現於教育領域,還體現在儒家教育具有鮮明的人文主義特色,崇尚人文教育,倡導「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梁漱溟對中西教育傳統進行過比較。他在〈東西人的教育之不同〉一文中說:從學習的內容來看,西方人學習的是知識,而中國人學習的則是君子之道。中國教育重在情意方面,而西方教育重於「知」的方面。中西教育的不同究其根源其實是中西文化的不同。西方人注重遵循知識的邏輯,而中國人更注重遵從個體的經驗、意見、心思和手腕,其實根本所在就是:西方人關注的是生活的工具,而中國人關注的則是生活本身。

所以,儒家的「觀乎人文」,是以道德義理為主的人文文化。儒家學者首先將對統治者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中國古代的教育目的、教育機構、教學內容,皆是圍繞着道德教育而展開的。西漢以後,儒家經典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基本教材,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清末。儒家經典之所以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就因為它詳盡地載錄了維護中國傳統倫理的各種理論、規範、修養方法等。這一點,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教條》中說得很清楚,「熹竊觀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己及人」,成為一個合乎倫理要求的統治者。對統治者的道德教育要達到什麼目標,必須經過哪些步驟?對此,《四書》之一的《大學》有明確規定。所謂「大學」,朱熹解釋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朱熹認為該書所載的是關於從事國家政治的大人君子的學問。《大學》開篇所列的三綱領,即是對統治者或將成為統治者的士子進行道德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大學》提出了八個步驟,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這便把道德教育和社會政治連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並把個體的道德教育、道德修養置之於決定天下國家政治的主導地位。

新書簡介

書名:君子之學──養成聖賢的教育傳統

作者:閆廣芬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叢書系列:中國文化二十四品

系列介紹

「中國文化二十四品」由著名學者饒宗頤、葉嘉瑩擔任顧問,聯合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十多所高校的學者,圍繞中國傳統文化的24個側面進行深入剖析、展示,充分呈現了中國文化的特徵、結構與精神。叢書文字深入淺出,既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又有較高的學術性,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普及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