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科技園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國科控股)於2017年11月30日合辦科技「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論壇,圓桌論壇環節邀請5位嘉賓(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行長韓寶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深圳市寶安區委書記姚任、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和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徐立)分享關於灣區建設的討論。前一篇提到圓桌論壇中嘉賓談述各自對體制和平台的創新、資金與產研結合的挑戰、大灣區一體化的展望和看法;以下為當天圓桌論壇內容下半部分,並節錄了嘉賓回應台下觀眾提問的內容:
徐立之:剛剛說到不同的城市各自精彩,那是每個地方自己定位,還是讓人才匯總到一個地方?大家都是怎麼看這個事情,是不是要每個地方,每個政府要定位,然後再合作?還是沒有管制,繼續自己精彩,在一帶一路這個話題下要走出去,但要各自走還是要一起走?
黃克強:河套園區是一帶一路的一個縮影,一國兩制的縮影,河套地區是0.87平方公里的一個地方,現在還在建設當中,我認為完全可以作為大灣區的一個發展核心。
樊建平:中國30多年的發展就是競爭和合作。競爭的好處是非常大的。我覺得在9個城市之間,如果保持一個高強度的競爭,那麼對科研企業科研單位是有好處的。如果今天香港能夠開放一個地方,成本低,有政府補貼,我們相信我們先進院也願意在這兒開一個中心,開一個孵化器。河套地區的優勢也就是10年吧。深圳一些企業家已經在屯門買地,他們認為雖然香港政府還沒有在那裏規劃,但從企業家的眼光看,那個地方再過十年就可以開放。他們猜到之後會開發,他們就能賺錢。政府其實就是搭一個平台,哪個地方政府搭建的平台好,創新資源就流到哪裏。譬如深圳的孔雀團隊給一億元,香港給我們兩億元,最後寶安給三億元,誰給得多,我們就去哪裏。
韓寶興:從金融的角度我補充兩點。第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我們的金融服務是各種各樣的,尤其是現在這種FinTech(科技金融)以及網上支付等新科技不斷出現,政府要發揮作用。在有些高競爭領域,有一些屬於公共產品,所有的不同層次的服務要分開來設計,來完善我們的金融生態。
開發性金融過去做得很多,包括扶貧,我們的內容是建立在提供公共服務,支持政府公共服務這一方面。金融生態,在純粹的競爭,或者是一些領域,完全可以市場化的來做,一定要分層次,把金融生態、金融服務這個體系建設好。
徐立:香港是一個很好的走出去的地點。香港代表了一些西方的制度,兩地的差異在於中國對於一些新技術的先行先試,可以說是技術先行,之後再有政策。香港是各種認證,認證完了之後才能落下來,只要能在香港開展的業務,到美國歐洲等地區都可以落地。
但反思一下,從走的速度上來看,某種意義上說,希望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概念可以形成一個更快速更有效的環境。如果有一個更大的聯合政策推進行業落地的話,會有很大的幫助。
觀眾提問:想問一下台上的嘉賓,在扶持科技金融企業入園這一塊,有沒有詳細的規劃,具體的措施,我今天帶着項目來想要入園,整個服務流程中卻不知道找誰,是否可以有人性化的服務和措施?
黃克強:在過去的一年半載,「金融科技」在香港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我們有一定的計劃,但是還在改進當中,科學園裡在做科技金融的公司有很多,我們在這方面扶持的機制也不少,但是不是像硅谷那樣走得那麼前呢?我覺得還需要加強。
姚任:科技園做得很好,但是FDT(香港金融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已經進寶安了。如果你找不到門,再走15公里,無障礙。(眾笑)
觀眾提問:如果我們在香港或者深圳落戶,在數據基礎這一方面,對這一類的直接轉化成果的公司,你們有什麼樣的措施來指導?作為傳統、比較有資源權的銀行,你們對這種直接轉化成果的項目,在投資合作,業務推廣方面有什麼具體的措施,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支持這一層面?
韓寶興:我們有計劃在深圳建立一個金融科技研究院,支持中小企業運作的中心。政府會在在早期投一部分,我們銀行也投一部分,當然使用的時候還會用股票等作為一定的交換。
這些開發的環境不是大陸最大的優勢。大陸有很多的應用場景給你用,比如說blockchain(區塊鏈技術)。我們在想有沒有可能在年底給農民工發工資,用blockchain逼着老闆給農民工發工資,有沒有可能用blockchain讓從大陸來香港買美元的壽險的人又能得到中央政府的監控,順利地流過來。你這個業務有了正道,發展速度會很快。
本系列文章:
「9+2」結合互通 冀完善對接平台——科技一帶一路與灣區建設圓桌論壇之一
平台支援 科企落戶 應用場景尋契機——科技一帶一路與灣區建設圓桌論壇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