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為何也是避稅天堂?

歐盟這幾年窮得叮噹響,一些成員國本着創造就業、拉動經濟的初衷,如愛爾蘭和荷蘭,敞開大門,「引狼入室」,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跨國企業前來「合法避稅」 ,其商機利大於弊。

天堂文件是「合法避稅」產物

今年11月,天堂文件(Paradise Papers)橫空出世。

耐人尋味的是,天堂文件都是「合法避稅」的產物。從文件裏浮出水面的公司和個人,借避稅港合法理財,即便曝光,也只面臨倫理和道德層面的非議,很難被繩之以法。

曝光的天堂文件顯示,全球有大量機構和基金在使用「稻草人」(即名不見經傳的法人代表)作為背後推手的擋箭牌。而「稻草人」後面,是太多不能顯山露水的「高大上」人物,以及太多無法澄清、不可告人的秘密。倘若和盤托出,世界恐要大亂。

相對於去年曝光的巴拿馬文件,天堂文件涉及的範圍更廣,牽扯的國家和人物更多,令區區老百姓瞠目結舌,也令未能倖免的歐盟汗顏。歐盟委員會和歐盟議會立刻決定開會,從法律法規層面着手,尋找並堵上所有可能的稅務漏洞。

然而,有趣的一幕出現了,歐盟因而產生了取向迥異的兩大陣營:一邊是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等國,另一邊則是英國、馬耳他、塞浦路斯、愛爾蘭、盧森堡和奧地利等國。前者義憤填膺,是可忍,孰不可忍,認為如此猖獗的避稅行為,政治意味實在太強,歐盟不可坐失良機,必須趁熱打鐵,從法律層面改變現狀;後者則處之泰然,並擺出顧全大局的姿態,請大家冷靜,不要一鍋端,理由是避免與現有法律形成不必要的衝突,造成公眾恐慌。原本11月14日要召開的大會,也因此泡湯。

迄今為止,天堂文件對歐盟範圍內的「揭秘」,除了幾個政要外,大都與跨國公司利用歐盟成員國的稅務政策實現避稅相關。這些成員國不願歐盟大動干戈,是因囊中羞澀,還是面子思想作梗,或者另有苦衷?

天堂文件的主要數據來源於毅柏(Appleby)律師事務所流出的1,340萬份海外投資文件,除涉及大量公司、企業、機構和基金會外,12萬名有頭有臉的人物也因之浮出水面,比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毅柏律師事務所總部位於百慕大,在英屬維京群島和開曼群島等重要離岸金融地點都設有辦事處,提供離案法律服務。

買斷天堂文件的《南德意志報》,去年曾將巴拿馬文件曝光。今年,《南德意志報》聯合一百家媒體,合作調查這批數量巨大的天堂文件。調查過程中,耐克、臉書、蘋果、微軟、麥當勞、優步、安聯、西門子和eBay等多家美國公司,全部名列其中,避稅額高達數十億美元。

如果說體育明星、藝術家、工業巨頭或政治人物們喜歡高枕無憂,將巨款藏到避稅小島便心滿意足,那麽大公司們卻不愛這一招。因為錢生錢才是企業生存之道。如何保證資金流動,進入再生產環節,是那些避稅企業最花心思的一件事。

歐元危機爆發以來,不少歐盟國家的經濟一落千丈,失業率也隨之飆升。(shutterstock)
歐元危機爆發以來,不少歐盟國家的經濟一落千丈,失業率也隨之飆升。(shutterstock)

「官官相護」或成最大心病

於是,隨着天堂文件相關記錄的陸續曝光,跨國企業在歐盟的避稅花招,也水落石出。歐盟這幾年窮得叮噹響,一些成員國本着創造就業、拉動經濟的初衷,如愛爾蘭和荷蘭, 敞開大門,「引狼入室」,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跨國企業前來 「合法避稅」 ,其商機利大於弊。

的確,歐元危機爆發以來,不少歐盟國家的經濟一落千丈,失業率也隨之飆升。在尚無統一稅法的歐盟,經濟窘局為一些跨國公司制造了乗虛而入的好時機,尤其是當這些公司吃透某些歐盟國家的稅務制度後。跨國企業在低稅率歐盟成員國的遊刃有余,得益於一個關鍵詞,即授權費。授權費可能是商標使用,也可能是專利轉讓,或者是關鍵技術轉讓等,比如麥當勞賣商標連鎖,星巴克賣咖啡烘焙技術。

一般來說,跨國企業會去包括德勤、普華永道、畢馬威和安永等在內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諮詢,搞清在落腳國家註冊企業如何徵稅,尤其是企業資金往海外輸出的上限,以便確定授權費的百分比,之後借離岸機構,安全轉帳。耐克在荷蘭,蘋果在愛爾蘭,都是「借雞下蛋」的成功案例。

不過,以筆者觀察,力拒歐盟稅務透明化的成員國,心思之縝密遠非常人所想。歐洲式的「官官相護」,才是這些國家的心病。當年奧地利等國搞銀行帳戶實名制,許多錢財不翼而飛,其中就不乏官商勾結。如今歐盟為了打擊金融犯罪,意圖整頓稅務,頗有點兒摘星撈月的架勢。路漫漫其修遠兮,歐盟該做好上下而求索的心理準備了。

原刊於東方財經雜誌微信公眾號,獲作者授權發表。

東方財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