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與「貧窮陷阱」

「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雖是老生常談,卻包含着重大的真理。世上當然有一些人透過艱苦奮鬥和本身的聰明才智致富,亦有一些人因為好食懶非或天生魯鈍而陷於貧困。但問題是:一、他們在社會上屬大多數嗎?以及二、無論貧、富的成因為何,它們是否有自我延續的傾向?
「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雖是老生常談,卻包含着重大的真理。世上當然有一些人透過艱苦奮鬥和本身的聰明才智致富,亦有一些人因為好食懶非或天生魯鈍而陷於貧困。但問題是:一、他們在社會上屬大多數嗎?以及二、無論貧、富的成因為何,它們是否有自我延續的傾向?
 

馬太效應富者愈富

 
社會學家的研究顯示,導致貧富差異的不少因素固有其必然性,但不少亦有很大的偶然性質(如疾病、意外、天災)。而貧富差異一旦形成,它們確有透過「正反饋迴路」而自我延續甚至強化的傾向。「富者愈富」屬反饋中的「良性循環」,學者稱之為「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貧者愈貧」屬反饋中的「惡性循環」,學者稱之為「貧困陷阱」(poverty trap)。
 
「馬太效應」這個名稱最先由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名稱來自《聖經‧馬太福音》的一句:「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舉一個簡單例子:假設一條街道同時開了數間茶餐廳,再假設它們的食物素質、服務水平和價格皆沒有顯著分別,因此彼此的生意在最初也無大分別。但由於隨機性的波動,假如某日其中一間的人客較往常的多,則熱鬧的情況可能吸引更多人前來光顧,結果當然便是一個良性循環。久而久之,由於收入增加了,這所茶餐廳於是可以改善食物素質及服務水平,從而吸引更多客人,最後成為數間茶餐廳中的佼佼者,甚至會將一些同業淘汰。
 

成功衍生更多成功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然有其道理,但社會學家的研究顯示,上述情況裏的「偶然」和「反饋」在現實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較我們所想像的大得多。例如一個藝人某次演出很受觀眾受落,於是獲得更多演出機會,受到更多觀眾歡迎。英語中有所謂 success breeds success(成功會衍生出更多的成功),名成利就的人會更加名成利就,人生自古皆然。(我們還未有考慮那些含着銀匙羹出世的「富二代」、「富三代」呢!)
 
過去數十年來,科學家已把上述的老生常談放到一個堅實的分析基礎之上。基於經濟學家 Thomas Schelling 所提出的構思,兩位學者 Joshua M. Epstein 與 Robert Axtell 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建立了一個名叫 Sugarscape 的「行動主體計算模型」(agent-based computer model)。這個模型顯示,即使初始條件一樣,電腦運算中的行動主體也會先因偶發的因素,繼而透過累積(正反饋)作用,出現了「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
 
信奉自由經濟的人都強調,即使我們身處貧困厄運,都應該自行努力改善生活,而不應依賴政府的施捨,因為「福利會鼓勵懶人」。然而,正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Sachs)在他的著作《貧窮的終結》(End of Poverty,2005)之中指出,墜入了「貧困陷阱」的人固然要努力自救,但如果他們連梯級的第一步也無法攀上,則任他如何努力也是徒然的。世界上不少貧窮國家所面對的,便正是一種這樣的境況。
 
也就是說,要是有人認為市場是「自然地合乎公義」(naturally just)並可解決一切資源分配的問題,他要不是無知便是別有用心。
 
註:上文乃節錄並改寫自作者的著作《反轉經濟學——將顛倒的再顛倒過來》,此書由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社於2013年出版。
 

李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