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環文武廟兩項文化遺產

文武廟是香港殖民地時期,其中一座最早興建的中式廟宇,位處上環鬧市,與繁囂的商業區,形成強烈的對比。

每次經過上環荷李活道文武廟,總發覺外地遊客比本地居民多。許多香港人都知道這間廟宇的存在,但深入認識它的人不多。它其實可稱得上是一座寶庫,展示了香港開埠後華人社會的生活歷史。另外該廟亦保存了一些風俗,其中秋祭最為特別。近年還舉辦文武二帝出巡,復現傳統。

文武廟並祀文昌帝君與關聖帝君,前者保佑人們讀書進步,後者被視為忠義的代表,這體現早年華人信仰,融合了儒道佛三教思想。廟宇為兩進三開間建築,青磚築砌,門框、石柱樑、鼓台和牆基採用上等石材。門前左右有一對石獅子由「上中三市豬肉行」於咸豐元年(1851年)敬送,屋脊上的石灣陶塑在光緒十九年(1893年)燒製。廟內有光緒二十七年(1847年)的銅鐘和咸豐四年(1854年)的化寶爐,觸目皆是古物。

說到最重要的一件文物,就是懸掛在廟宇第一進擋中(屏門)上方的「神威普佑」牌匾。該匾沒有上下款,但中央刻有光緒御筆印章。這是光緒皇帝在1879年送給東華的紀念物,以表揚東華賑濟持續三年的華北大旱災。牌匾原本放在東華醫院禮堂,1983年懸於文武廟內。由於長期受到煙熏,原來的金色變成了灰色,東華最近複製了一塊掛上,原匾將進行修復。

上環文武廟懸掛了光緒皇帝御賜的「神威普佑」牌匾,此為複製品。
上環文武廟懸掛了光緒皇帝御賜的「神威普佑」牌匾,此為複製品。

文武二帝出巡

廟內的銅鐘於光緒二十七年(1847年)由「闔環眾信」送贈,證明文武廟擁有悠久歷史。今年正是文武廟啟建170周年,管理該廟的東華三院在11月5日的秋祭日舉行文武二帝出巡,重現華人社區的民間傳統。與過去不同,這次巡遊在皇后像廣場舉行起步禮,四周是商廈和法院,神輿隊伍浩浩蕩蕩行走於金融中心區,實屬罕見。

文武廟首次舉辦神靈出巡可追溯至同治十一年(1872),那時為慶祝東華醫院開幕。當日一班倡建總理、協理和值事穿上清朝官服先到文武廟參拜,然後用神輿迎請文武二帝像出廟,在儀仗隊陪同下,經過華人社區前往普仁街的東華醫院大堂,當時所走的路程很短。

1906年5月鼠疫再度肆瘧香港,文武廟值理奉請文武二帝出遊,欲藉神恩消除疫癘。遊行分三日舉行,遍及上環、中環、西營盤、石塘咀、下環和灣仔等地區,規模頗大。1908年東華醫院接辦文武廟後,沒再舉行盛大的神靈出巡活動,曾經接載文武二帝像的兩輛酸枝鑾輿(1862年和1885年)一直放在廟內,成為展品。

2014年東華三院轉到戶外舉辦盂蘭勝會,當時已使用新造的鑾輿接載文武二帝和其他神靈到中山公園的經棚安奉,同時亦是近年文武二帝首次乘轎出外。2015年東華三院慶祝創院145周年時,復辦停頓多時的文武二帝出巡活動,並與秋祭典禮結合一起。隊伍由上環文化廣場出發,途經摩利臣街、皇后大道中、水坑口街和荷李活道,最後抵達文武廟。

新造的鑾輿有3輛,在上周日的巡遊活動中,走在最前的一輛安奉文武二帝壐印,伴以香花燈水果五供。第二輛鑾輿放置文昌帝君像,兩旁有魁星和王靈官二像。第三輛放置關聖帝君像,左右脇侍為關平和周倉二像。

東華三院董事局成員扶持鑾輿而行,前有旗幟、高腳牌(又稱執事牌)和羅傘開路,後有10多個表演團體跟隨,包括金龍醒獅、銀樂隊和花式跳繩等,另外還有一班穿上長衫的禮生走在董事局成員前面和後面。高腳牌共4塊,雕滿龍紋,分別刻有「文武二帝」、「列聖宮」、「肅靜迴避」及「污穢勿近」等字,儼如皇帝出巡。牌上還顯示同治十一年(1872)的年份,漆上金油,看來頗為簇新。

神靈巡遊隊伍於上午10時半「起駕」,穿過銀行街,沿皇后大道中步行至上環,沿途有不少市民駐足觀賞。東華三院董事局男成員穿上傳統的長袍馬褂,女成員身穿中式服裝,頗有復古味道。他們在水坑口街稍作停留後,經荷李活道返回文武廟,全程走了一個多小時。

文武二帝巡遊隊伍走過中環商業區,引來途人注目。
文武二帝巡遊隊伍走過中環商業區,引來途人注目。

秋祭大典

文武廟為中上環現存最古老的宗教建築,2010年與毗鄰的列聖宮(約1851年)和公所(1862年)一併被列為法定古蹟。東華三院每年秋天在廟內舉行秋祭典禮,這是市區罕有的傳統習俗,2014年被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這兩項文化遺產承傳了深厚的文化歷史,彌足珍貴。

中國以農立國,昔日農民在秋收後都會拜祭神靈,酬謝神恩,同時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此為秋祭的起源。後來發展成為一項民間風俗,並擴展保佑社會民豐物阜。

神靈巡遊完結後,東華三院隨即在文武廟內舉行秋祭典禮,外面的鼓台有樂師奏樂迎賓,廟內燈火通明。己酉年主席黎時煖擔任主祭,負責向神明獻祭和禱告。應屆主席李鋈麟聯同全體董事局成員陪祭,並由東華三院顧問暨辛巳年主席周振基宣讀祝文,東華三院顧問暨戊辰年主席余嘯天出任贊禮者。首先全體向文武二帝行三鞠躬禮,接着行降神禮、初獻禮、頌祝禮、亞獻禮、三獻禮、望燎禮和辭神禮等。主祭除了奉獻香和酒,還有花紅(帽上飾品)、剛鬣(公豬)、果品、束帛(書本財寶)。整個過程約20分鐘,場面莊嚴肅目。

典禮中所讀的祝文為四言古文,講述文武之道及二帝之職。主祭所讀的禱文內容是祈求神明庇佑東華善業事事順利,全體人員工作愉快,並祝香港繁榮安定,社會和諧。這表達了東華秋祭活動的核心思想,有別於鄉村社會的秋祭。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