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向立法會發表《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當中以「就讓我們一起同行、擁抱希望、分享快樂!」作結,實在是一個十分適切的願景。尤其於今年開學日子,青年人的不安焦慮,總讓人十分擔心。是我們沒有安頓好大環境,孩子都像被迫瘋了,做着奇怪的事,說着奇怪的話,又跟着各方人等譴責追究,結果學生、家長、市民以至整個社會都在受苦。當社會變得如此不安,如何連結人心呢?怎樣與青少年同行,才能讓他們滿懷希望地擁抱挑戰呢?
培養快樂的老師
香港學生在國際評估中一向名列前茅,筆者主持了6屆、為期超過18年的PISA測試,當中香港歷屆的閱讀、數學、科學成績均名列全球首十名。然而,香港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卻低於國際平均值,全球首十名的國家或地區中,香港中學生的生活滿意度連中國四省、澳門及台灣都不如,遠低於芬蘭及愛沙尼亞;另一方面,香港中學生的考試焦慮感及壓力卻又遠高於國際平均值。加上近來青年人種種不安不滿的舉措,無論是家長、老師、市民又或教育界人士,均需要提升心靈素養,以幫助及支援學生面對種種不安焦慮、考評學業以至生活的壓力,進而提高同學們的抗逆能力。
香港中文大學心靈教育團隊以「校本」模式培養老師及學生的心靈素養,他們在這方面已經努力了第十個年頭,這份堅持在如今生活焦慮及評考壓力超重的情境下,尤為重要。心靈教育團隊於2008年開始以「心靈修行」為重點,先由7間「先導」學校開展,再推廣到「種籽」學校及「草青」學校,目標是為大中小學開創一種新的校園文化── 一個「關顧心靈」的文化。
今年首次獲得陳廷驊基金會的資助,對團隊而言是一份難得的支持和肯定。中文大學心靈教育的團隊將於未來三年,為六所中學提供「心靈素養(Spiritual Literacy)」 的培訓以期滋養師生。我們期盼通過這三年的學習,學生在身、心、靈上皆得到均衡的成長。心靈教育切入點為學校的老師,因為我們相信:讓老師獲得身心的滋養及培育的機會及空間,能為學校帶來更大的正向生活力量,培養身、心、靈健康的下一代。
正如一行禪師的近作《快樂的老師可改變世界》所言,培養快樂的老師是首要的任務。一行禪師進一步強調,除了老師之身分以外,他/她可能亦是兒子/女兒、丈夫/妻子、爸爸/媽媽;老師身兼多重身分,應兼負起各個角色的責任。
快樂的老師可改變學生;
快樂的子女可改變父母;
快樂的爸媽可改變子女;
快樂的夫妻可改變家庭……
這一切都互即互入,同樣道理,
慈悲智慧的領袖可改變社會,
快樂自由的社群可改變領袖,
那就可建立一個安穩快樂的社群。
但怎樣才能安穩快樂起來呢?一行禪師說,當下讓人幸福的條件俱已存在──存在於順暢地一呼一吸之間,存在於覺知身體健康存在,存在於覺知心靈自由自在。一行禪師說這麼簡單已是幸福快樂的充要條件。只是我們的生活太忙亂,每分每秒充塞着要完成的事,讓我們誤以為自己過得很充實。學生每天在學校生活約8小時;而老師逗留的時間則更長,還常常要披星戴月,帶着勞累的身軀補習、補課及進修。如何讓老師及家長急促的腳步減慢下來,細味與學生共處的時光?我們心靈教育的重點在於照顧、滋養老師及學生,進而希望老師能將所學都應用在學校及課堂上,並設計出適切的教案、課程及建設學校的氛圍。
我們期盼行政長官亦能與老師、家長一起同行,創造更包容的社會環境,讓青少年能夠擁抱希望、創造美滿而快樂的人生!
參考資料:
Thich Nhat Hanh, & Katherine Weare (2017). Happy Teachers Change the World. Berkeley, United States: Parallax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