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青年商會就近年社會出現的學生壓力問題,於2017年5月至6月期間,對學生及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並邀請來自不同界別的專家,包括精神科醫生苗廷璋、藝術治療師鄺啟德、遊戲治療師陳可宜,分享對此議題的看法。以下為藝術治療師鄺啟德的演講內容:
我同時是中學的視覺藝術科教師,一般人對藝術治療的認識都不多,表達藝術治療是表達藝術和心理治療的融合,透過創作緩和情感上的衝突,提高當事人對事物的洞察力或達到情緒淨化的效果;透過對作品的自由聯想與分析,幫助人得以洞察,將潛意識的思維提升到認知層面,從中得到解決問題的策略或認識自我的困境,促進正向轉變;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轉移身體的病痛,抒發與轉化心中的不安、恐懼和焦慮。而不同的媒介適合不同人士,需要情緒宣洩的可使用較軟性的陶藝、黏土、手指畫顏料、水彩,而需要增強控制感和有強烈自我界線的人士,就可嘗試使用木顏色、鉛筆、粉彩等較硬性的媒介,各適其適。
我曾遇上一個案,16歲的男生,留級兩年,就讀中二,他生長在單親家庭,欠缺家庭溫暖,在學校與友儕關係疏離,因成績差而未能投入校園生活。根據艾力遜(Erik Erikson)的人生八階理念,如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需求獲得滿足,就會有自我認識的能力,反之就會對前路感到迷亂。於是,鄺老師針對當事人欠目標方向、學業成績不如意和自我保護意識強的情況,採用較能控制的媒介進行治療,包含油粉彩、木顏色、現成素材,在過程中他首先以傾談,然後交由男生創作,老師再解說,加上聆聽與接納,逐步把他引導至正向思維。
我曾接觸一個案,就是一個被校園欺凌的學生,更可能會有學業成績差、懼怕老師等等的原因令他不敢上學,可是他卻對這些原因感到難以啓齒。不同的原因都要利用不同方法都解決,有機會是他對學業不感興趣,在藝術上有天賦,我們亦可加以培育,給予他更多在課堂上畫畫的機會,慢慢建立上學的誘因,先上學,再提供其他配套,而不是強迫他完成課業,抹殺其他才能。
預防學生壓力 鼓勵學生動手創作
學生的壓力問題需要預防,我有一套藝術治療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校園設裝置藝術,提升學校整體的藝術氛圍,增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課程統整上,在視藝科增加個人成長內容;把感恩教育加入藝術治療,營造良好師生、同儕關係;設多元輔導室,讓學生表演及休息,以視覺藝術形式為主導促進學生的幸福感。
有興趣與子女以藝術作為溝通方法的家長作出建議,第一是作品沒有對錯美醜之分,沒有分數;着重每個人的獨特性,不需競爭與比較,更不用抄襲別人;第二是不要隨意分析子女的作品,應尊重創作,鼓勵創作者分享。而創作者則需真誠表達內在情感與想法,方能提升自我覺察、人際、情緒發展及解難能力。
如何可令孩子透過藝術成長?這可從兩方面說起,你到底是想孩子成為一個藝術家,還是一個全人發展的人?如果孩子有興趣,你可以栽培他,給予他更多機會;在學校層面來說,全人發展是重要的,小孩子在出生時的創意是最高的,只是後來大家給他的框架—你想他畫寫實作品等等,令他的創意愈來愈低,到中學初期,如果你再不栽培他,就不能再發展了。 我自己在學校任教時也不會讓學生使用電子媒介繪畫,讓學生以實質上的、手作形式創作,始終會比單純在iPad上向左掃、向右掃更好。做藝術需要周圍走、跑跑跳跳,這些實際經驗可融入生活,iPad則不能。
培養孩子對藝術的興趣,最基本就是正面的鼓勵,坊間亦有一些畫室可能會叫孩子抄一些名作品的技巧,令他們小小年紀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有明暗、立體,但這並不是我們在藝術教育上想達到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孩子的興趣,不單只評論美醜,而是令他們可以樂在其中。就以自己作為例子,我小時候運用一些紙巾盒、紙皮箱砌成了一件作品,家人說「無所謂啦,都唔洗錢,你做啦」這些鼓勵性說話,我從小到大也沒有參加過任何畫室的興趣班,到了中學時期我覺得對藝術有興趣,就繼續就讀藝術科,考了會考、高考的藝術科考試,最後就留在這方面發展,所以我認為藝術是「無得迫」,需要自發性。
鄺啟德簡介
現為中學視覺藝術科科主任,並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現屆會長。畢業於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榮譽)學士,主修視覺藝術,及後於香港中文大學修畢中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視覺藝術);香港教育大學照顧不同學習需要深造證書;香港大學表達藝術治療碩士。獲註冊教師及註冊藝術治療師(表達藝術)資格。2013年及2016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傑出藝術老師獎」,2017年當選為首屆賽馬會創新教師力量創新教師夥伴。其任教學校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獎2016」。
延伸閱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