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會在灣仔的宗教地標

凡乘搭電車出入灣仔的人,必定見到這幢建於1936年的中華循道公會香港堂。

許多人應該仍記得灣仔軒尼詩道和莊士頓道交界,曾經屹立一座有中式飛簷的紅磚禮拜堂,凡乘搭電車出入灣仔的人,必定見到這幢建於1936年的中華循道公會香港堂。但今天在同一位置卻是一座現代高層大廈,宗教色彩不明顯,一般人都不知道大廈內有間教堂。

該教堂現名「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在1975年之前,「循道」和「衛理」是兩個獨立的教會,但宗教背景相同,源頭可追溯至18世紀英國聖公會牧師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與弟弟查理等人在牛津大學創立的聖潔會,當時他們專向勞工階級傳播福音,因為定出嚴格法規處理宗教事務,一切循規蹈距,故被稱為「循道友」(Methodists)。

美國獨立戰爭後,衛斯理見美國缺乏牧師傳道,因此在1784年按立牧師前往美國,主持聖禮儀式。此舉導致他與聖公會出現裂痕,到他去逝後終告分裂。「循道友」後來聯合而成「循道公會」(Methodist Church),在美國傳教的循道宗教徒其後亦組成「衛理公會」(Wesleyan Methodist Church)。

水手館與紅磚教堂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外國傳教士紛紛赴華傳教,其中英國循道公會義務教士俾士(George Piercy)於1851年自費來港,轉到廣州傳道,建立教會。1882年,11位從廣州及佛山來港的循道教友聯名要求廣州母會在港設立華人會堂,獲得批准,同年在威靈頓街119號租地方設立學塾。1884年改作福音堂,名為「惠師禮會」(1914年改名中華循道公會),此乃中華循道公會在港之肇始。

教會初期以中環為根據地,後來轉到灣仔服務,因為中環與灣仔之間遍布軍營,又設有龐大的海軍船塢,駐軍眾多,加上灣仔設有碼頭供海員和英美軍人登岸度假,是故灣仔酒吧林立,成為軍人和海員的消遣場所,同時亦產生不少社會問題。教會為了牧養他們,1901年在軍器廠街建立「海陸軍人之家」(Sailors and Soldiers Home),俗稱「水手館」,設有宿舍、桌球室、閱讀室和會議室等,為海員和軍人提供服務,並希望將部分人帶回正軌,免得沉醉於聲色場所之中。

老一輩人大概見過軒尼詩道與晏頓街交界一幢4層高的紅磚建築,外牆寫上「海陸軍人之家」,這是1929年落成的第二代水手館,由中華循道公會華南教區的英國建築師梅雅達(Arthur May)設計。4年後,聖公會海員傳道會在告士打道海旁建立第二代的海員俱樂部(The Sailors’ Home),又名「海員之家」,供海員短暫住宿,功能與水手館相似,故此經常被人混淆。

隨着社會日漸發展,中華循道公會決定在灣仔建立華人教堂,在英國循道公會支持和教友捐助下,以5萬元購入軒尼詩道和莊士頓道交界的三角形地皮,由梅雅達設計,僅用一年時間便建了一座樓高9層、具中式風格的紅磚教堂,1936年舉行獻堂禮,是當時灣仔最高的建築物。大樓面向大佛口,頂部有座中式鐘塔,狹長的牆身刻上「中華循道公會禮拜堂」,讓人遠遠便可見到,成為灣仔區的重要地標。

循道會兩代教堂的紀念石碑。
循道會兩代教堂的紀念石碑。

循道與衛理合併

在美國發展的衛理公會,百多年前已有傳教士赴華傳道。中共執政後,在內地的教會難以立足,紛紛南下香港,衛理公會亦轉到香港服務。1953年聖誕節石硤尾發生大火後,突顯了香港的居住問題,當時有許多新移民住在山邊寮屋,生活環境惡劣。循道、衛理兩會攜手合作,十餘年間先後興建了衛斯理村(掃桿埔)、亞斯理村(大窩口)、愛華村(柴灣)和愛德村(大埔),讓大量市民有棲身之所。

當時社會上亦有許多兒童失學,循道、衞理兩會分別在各區興辦中小學和幼稚園,有些設在徙置大廈天台,同時為貧窮家庭提供服務。後來政府在徙置區開辦津貼小學和社區中心,天台學校才陸續停辦,至1972年結束。

由於循道、衛理兩會有相同的宗派背景,秉承約翰衛斯理的神學思想,因此在1970年決定通過聯合草案,1975年正式合併為「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The Methodist Church, Hong Kong)。兩會共有12間堂會,採用共同法規。另外,原屬於英國循道公會的英語堂在1988年也加入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改稱國際禮拜堂。

英語堂原是一所軍人禮拜堂,位於皇后大道東和堅尼地道交界,由英國循道公會於1893年建立。選址該處是因為對面山丘在1873建立了皇家海軍醫院(今天已改建為律敦治醫院),禮拜堂採用英語崇拜,會眾以軍人居多,每逢主日還會舉行軍人檢閱儀式。

戰後英語堂主要為外籍教徒服務,1960年代重建,樓高3層,外牆全以麻石築成,這是當時流行的教堂建築特色,今天已愈來愈少見了。

教會建築先後重建

70年代駐港軍人和海員陸續減少,水手館原有的功能不復存在,遂撥出地方提供社會服務。1989年,水手館終逃不過拆卸命運,教會與發展商合作興建一座21層高、擁有250個客房的「衛蘭軒」酒店,接待訪港旅客,下層用作循道衛理中心。

教會眼見舊建築可變成經濟效益甚高的商廈,於是照辦煮碗,在1990年代與發展商合作拆掉大佛口的紅磚教堂。當時有許多教友反對,街坊亦感不捨,但教會認為重建計劃既不用自己出資,又可增加用地,故最後與發展商達成協議,1998年建成一幢22層高的循道衛理大廈,並模仿舊堂在兩街交界處加建鐘樓。大廈地庫至7樓為教會所用,8樓和9樓為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總議會辦公室,10樓以上供發展商作商業出租用途,為期25年。

教會有了拆建教堂的經驗,2014年底再拆去有半世紀歷史的英語堂,變成一座平平無奇的摩天大廈。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曾在皇后大道東的一頭一尾各有一座特色教堂,顯示不同年代所流行的建築風格,但在地價高昂的世紀已相繼消失。與發展商合作重建教堂的現象,相信還會擴展至其他教會。

皇后大道東的英語堂未拆卸前的舊貌。
皇后大道東的英語堂未拆卸前的舊貌。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