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置業夢

內地資金之外,父母為子女置業已成為了風氣,以前如是,現在更屬於必然。

時光飛逝,廿年已過,論財經大事回顧,由當年回歸熱、沙士、到今日資產市場暴漲,愈看得多,市場可能反而愈有信心,樓價即使貴得不合理,但假以時日,將來價格一定會比現在更貴。

誠然,當年一個又一個摸頂盤,極大部分已經浮上水面,甚至有利可圖。可是,市場重視的是廿年來的數字比較,但忽略了在資產價格調整過程中,有幾多當年高追的業主是可以捱到今日?人人說持貨能力,除非涉及金額極低,甚至零槓桿,否則的話,一段長期貸款償還承諾,持貨能力所牽涉其實不限於利息走勢、而是自己份工、家庭、以至健康等等。

彼此也在捱

高樓價環境,社會得了什麼?除政府土地收益及物業印花稅進帳甚豐之外,可能大家也在捱。首先,發展商為催谷市民入市,各適其適的高按揭成數優惠,風險一樣會有,而且為了迎合市場、及要達到貨如輪轉,可能不知不覺已賠上了名聲。銀行貸款更困難,市民就不斷加大借貸。真正得益的,可能只是一批設計專業人士:百幾、二百多方呎的迷你單位,讓他們施展身手,甚至造就更多家具設計,開拓香港迷你版市場。

樓市會怎樣走,很大程度上已轉移至繫於父母一代的財政實力消耗程度。內地資金之外,父母為子女置業已成為了風氣,以前如是,現在更屬於必然。換句話說,他們的財富消耗力,就決定部分將來的購買能力。但如果是父母物業加按,繼而協助子女上車的話,基於新一代收入及人工加幅受制於經濟及市場環境,樓市一旦出現調整,父母一代就極可能出現雙重槓桿壓力。

本港置業能力出現斷層,已是鐵一般的事實,買中六合彩亦未必保證派彩足夠買樓了,而寄望政府政策,最終都是石沉大海。君不見,近十年來的大堆政策,萬變不離其宗,其實要保護的就是銀行體系。若干年後,一如某些分析員預期,只有不足一成二家庭可在港負擔買樓的話,剩下來的置業夢,可能是需要到內地去實現了。

高鐵的開通、大灣區的建設,核心之一就是要加強兩地人流融合;有錢的留在香港,仍然處於拼搏階段的,請到內地,不消幾年,香港就是內地富裕人士的後花園。相比香港,內地深圳至廣州沿線二線城市樓價仍然相宜,與其用四、五百萬元捱一個隨時有價無市的蚊型單位,倒不如北上有買趁早吧!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