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飛逝,太空穿梭,香港回歸二十年,歷史是否願意,但總要一筆筆的作出公道記載。筆者常常提出的五部曲,「擺事實、講道理、說感受、明思辯、向前看」先後有序,一層層,缺一不可。另一回歸的再二十年,正靜悄悄等待重新出發,香港再二十年的青春,大家是否珍惜,抑或繼續各憑己意,有權的政、商界繼續肆意運用寡頭的權力?有羣眾勢力的,繼續大聲夾無準,小事要化大、再來過清楚劃線劃界,製造心魔敵人,視港情、國情與世情於不顧,只要有羣眾選票在手在身,甚麼都可以說、甚麼都可以做?香港回歸停滯前20年,再落後20年又有何不可?政治鬥爭,從來都要爭先恐後,一時永遠重要,2047年,香港是否仍保有獨特,仍然可以享一國兩制的優越,總不在考慮之列。
觀眾眼睛不一定雪亮
於是,有如《十年》的電影,不需要建基事實,只要電影創作有多大膽,甚麼故事內容都可被建構出來,是否有短樁的大破壞、大危機的出現,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只要說出十年後,不懂普通話的計程車司機,先有標籤識認,再是普通話不過基準的,這部計程車就不能開進中環,個人臆測,主觀感受勝過一切,2027、37、47的恐懼,步步迫近,九七回歸政權和平轉移,是要不得,2047年必要有悲劇收場,這才是電影預測的偉大,諷刺地,該天馬行空、地獄預測的電影,獲得最佳電影獎,誰說觀眾的眼睛最雪亮?
但教育現場,總得實話實說,回歸二十年,香港教育是否百無是處?只要校監由行政長官擔任,香港的大學教學質素提升就不見天日?香港的德育及公民教育是沒有歐美式的普選,香港就是較英殖年代的倒退落後?過去三個星期,就「香港回歸二十年,香港教育應作如何檢視、優缺在哪裏?」來自兩岸三地的幾家媒體,無獨有偶,都以此大題向筆者進行專訪,套取意見,概括而言,筆者有如下的看法︰
先從兩岸三地,教師學歷的承認說起,英殖年代,凡是英國及英聯邦的學位,一概予以承認,只要學校願意聘請領有英字牌學位的教師,全都可以註冊為「學位教師」,優待的另一面就是歧視,兩岸大學畢業回港的,儘管唸的是中文、數學、體系等專業,學科實力完全不遜於米字旗下的畢業生,但港英的教育署,是一概不予承認,充其量是准予注冊成較「學位教師」低一等的「文憑教師」,薪酬待遇與校內晉升的機遇是完全的不平等。九七回歸後,學歷承認在制度上是一概平等,只要學歷評審局評核通過,概予學位的承認,這是進步。
至於教育的投資,九七回歸開始,董建華先生出任特首,歷史證明,董生對教育的重視,遠遠高於過去英殖年代歷任的港督,首度將教育佔全港整體開支,推高至百分之25的歷史新高;一國兩制下,側重兩制的彈性,鼓勵民間多元辦學、設置50億優質教育基金是開埠創舉,又大力推動教改及課改,在在顯示特區政府企圖改善香港教育意志,亦確實掀起全民對教育重視的歷史高舉。而閱讀、專題研習、德育及公民教育、資訊科技的學習四大方向得到正視。
重燃對香港教育的希望
銅板的另一面,香港教育行兩制容易,一國卻殊甚艱難,港英年代150多年的英國管治,香港人大部分都沒有國民身份,出入境持有的是無厘頭的「身份證明書」,如何實踐國民教育的責任與義務?香港學校教育系統基本不沾手,眼不見為平靜,九七回歸,董建華特首念茲在茲、一國是不證自明,「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知音幾稀﹗甚至成為笑柄。而教育現場出現的,竟是教局課程及考評合力大推通識科,將之為新高中文憑試的四大核心科目,強調要訓練學生的批判能力,最好批判的,當然是政府的各項施政,加上政黨與媒體相結合,通識科已是中學生的顯學,不批判無以言的作用,大行其道。相反,錢穆新亞學派所編織的一國之民,當對自己國家有基本的認識,能實踐國民教育最合宜的中史科,卻因被冠上「悶」名,竟被切割成多個方案學習。一國之無國史科,這是對在香港推動國民教育的一次挫傷,無知者無情,梁頌恆與游蕙禎二人,公開以「支那」侮辱中國及中國人是活生生的惡例。
物極必反,如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女士政綱,清楚列明,要讓中史成為初中獨立必修科目,又公開承諾會每年增加五十億的額外撥款,以作經常使費,特設「特首教育論壇日」以示對香港教育的重視,無疑,一個承認對教育並不掌握的特首,卻對香港教育是如此投入認真,無疑讓港人對香港教育再燃希望,2012年國民教育科事件引致佔領政府總部、2014年79日的非法佔金、霸銅、堵旺、乃至2016年的磚頭暴力流血之夜,肆事主體多是年青人及其背後支持的「大人」與各懷鬼胎的政黨,這讓筆者特別要在不同的場合,都不厭其煩而又鄭重提出,香港未來的任何學校,教育政策,必須要從「香港情懷、國家觀念、世界視野」出發,先後有序、三合一,缺一不可。到今天,香港學校教育並非是爛船,亦不是只有三斤鐵,但當世界各地的各經濟先進體的教育不斷前進,文創與科創繼續跟着青少年行走的話,若香港教育再乏力前進,實在有負一國兩制的好意,小時候,老師常常在畢業同學錄都寫下一句「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願香港教育的未來《十年》再有新篇章。
原刊於《亞洲週刊》,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